羅美玲
摘 要: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拓展空間”欄目形式豐富,內容多樣,意在推動教學從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活動,引導學生走向更廣闊的生活領域,幫助學生開拓視野、深化認識、升華品質。“拓展空間”欄目的運用搭建了課內和課外的“腳手架”,有其特殊的價值所在,本文在充分理解“拓展空間”欄目設置意圖的基礎上,對七年級上下兩冊教材中欄目類型進行大致分類,以實踐活動型為主,結合實例,探索中“拓展空間”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實踐活動型;拓展空間;運用策略
一、七年級“拓展空間”欄目的設置意圖
部編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結構主要由正文和欄目組成,正文是要求學生理解和掌握的主干知識,除此之外還包括“運用你的經驗”、“探究與分享”、“方法與技能”、“閱讀感悟”、“相關鏈接”和“拓展空間”,這些欄目是教與學的重要環節和載體,體現了教材的內容豐富性和結構的緊湊感。位于每一框題末尾的“拓展空間”欄目,既是學習結束后的新任務,又是對課堂教學的拓展,是課內和課外的“腳手架”,也是知識和實踐的“橋梁”。“拓展空間”欄目通過精心的篩選和嚴謹的編排,旨在引導教師和學生把認知體驗和生活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使內在的道德感悟、價值觀念、學科素養外化為活動設計、行動反思、實踐運用,不斷提高學生深入思考、綜合探究的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二、七年級實踐活動型“拓展空間”欄目的運用策略
七年級教材中“拓展空間”欄目形式新穎、內涵豐富,貫穿學生的知識學習與核心素養的落實,聚焦學生生活的實際問題,具有一定的規律性、邏輯性,是為實現課程的育人功能搭建的橋梁。本人在教材的使用過程中,對七年級上下兩冊的“拓展空間”欄目進行初步分類,主要由以下四種類型:實踐活動型、成長反思型、感悟理解型、情境驗證型。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中規定“本課程是一門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的課程”,實踐性是道德與法治學科較為顯著的特點。實踐活動型“拓展空間”是指通過主題班會、校外訪談、小組合作探究、調查活動等各種方式,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思考和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加深對知識重難點的理解,升華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學以致用。
實踐活動型“拓展空間”主要分布在: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少年有夢》、第一單元《享受學習》、第二單元《網上交友新時空》、第三單元《愛在家人間》、第四單元《增強生命的韌性》,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成長的不僅僅是身體》《青春萌動》、第三單元《集體生活邀請我》《集體生活邀請我》、第四單元 《法律為我們護航》《我們與法律同行》等。
實踐活動型“拓展空間”的運用策略一般遵循以下步驟:教師根據欄目背景材料,把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融入到現實、鮮活的生活情境中,塑造適宜情境,引導學生根據情境規劃活動方案和活動步驟,確定主題,通過小組間的合作探究,在實踐的過程中探討交流,總結歸納結論,分享和展示活動成果,深化主題,將成果擴展延伸到更為廣闊的實際生活中。教師對學生的實踐結論要進行適當的引導,也可以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進一步明確從理論到實踐的現實意義,從而得到情感的升華。
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七課第二框題《愛在家人間》的“拓展空間”欄目要求以“愛要這樣表達”為主題,組織一次體驗活動,由學生自選一種愛的表達方式,設定一個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的情境,討論具體做法,并在小組內表演出來。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充分參與,聯系真實的生活,在合作探究、體驗踐行中調動知識、深化知識。該活動形式還可以學生進一步延伸到家庭的真實生活中,鼓勵學生積極、勇敢地向父母表達愛,并付諸實際行動。
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十課第二框體《我們與法律同行》的“拓展空間”欄目在學生學習了法律的相關知識及法律要求的基礎上,落實到具體的實際行動中。欄目設置在學習方面、在遵守法律方面、在依法維權方面,號召青少年在充分認識到“推動建設法治中國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我們要努力為法治中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學生先進行同桌討論,分享彼此的想法,匯總后在四人小組交流,由一位同學代表小組全班分享。然后形成班級的共同倡議,制作倡議書,在班級張貼,以此提醒和督促自己,在成長的道路上,做一個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好少年。
當然,七年級上下兩冊教材中實踐活動型“拓展空間”欄目類型的劃分標準可能多樣,本文所作的分類也只是大致的劃分和初步的歸類,并不是絕對意義上的劃分,其他類型的“拓展空間”欄目同時具備多種類型的特點,活動要求也有類似之處,總體的運用策略也都是起始于學生的學習,落腳于教學的實踐和生活的實踐。
參考文獻:
[1]鐘啟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杜文艷.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踐行與反思[M].哈爾濱: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夏波.部編《道德與法治》教材使用之我見[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6(11).48
[4]魯潔,朱小蔓.部編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教材有哪些新變化[J].內蒙古教育,2016(11).
[5]馬建梅.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速讀旬刊,2017(11).
[6]林曉琴.部編本《道德與法治》“活動欄目”教學功能的發揮探究——以七年級《學習伴成長》教學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