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群文閱讀教學被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拓展了小學生的閱讀量,豐富了小學生的知識儲備,提升了小學生的閱讀效率。在日常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應結合教學要求,遵循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開展群文閱讀,為小學生推薦文質兼美的文章,讓小學生自由地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獲得美的享受和心靈的感悟,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閱讀教學;群文閱讀;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09-013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9.061
群文閱讀作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方式,實現了課外和課內閱讀的有機結合,是培養小學生實踐能力和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越來越多的小學語文教師投入到群文閱讀教學中,并且取得一定的教學成果,為深入開展群文閱讀提供了依據。然而,從目前的教學實際來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仍存在不少問題,阻礙了閱讀教學的發展,需要引起小學語文教師的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
一、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文本選擇缺乏科學性
在實際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已經認識到閱讀教學不能局限于教材,會隨機穿插一些課外文本,具有了一定的群文意識。但是有些語文教師對群文閱讀缺乏深入的理解,認為增加了閱讀文本的數量就是群文閱讀,忽略對閱讀內容質量的考慮,給小學生帶來一定的閱讀壓力。還有些小學語文教師在文本選擇上比較保守,造成群文閱讀偏于模式化,缺乏創意,小學生在閱讀后并沒有受到啟發和教育,影響了小學生思維的發散。
(二)群文閱讀目標單一
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目標較為單一,大部分教師認為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的目的就是增加小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而沒有認識到群文閱讀對小學生思維能力和語文素養培養的重要性,忽視了群文閱讀的價值和意義。小學語文教師只是根據教學需要,簡單地補充了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文本,缺少對小學生情感價值的啟發和引導,無法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小學語文教師沒有進行群文閱讀評價,致使小學生不知道自己的薄弱點在哪里,閱讀的目的性不強。
二、核心素養視野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轉變教學觀念,正確認識群文閱讀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很多小學語文教師感覺群文閱讀復雜多變,不像單篇閱讀教學有章可循,群文閱讀的過程不好把控,進而使得語文教學陷入僵局。究其原因,在于教師對群文閱讀認識不足,沒有深刻領會群文閱讀的本質和精髓,教學觀念落后。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轉變傳統閱讀教學觀念,正確認識單篇閱讀和群文閱讀的關系,以群文閱讀的形式對傳統閱讀教學進行拓展和補充,實現文本間的相互詮釋、相互觸發,讓小學生的思維角度變得更加多樣化,促進小學生思維的發展。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閱讀方式的轉變,摒棄“以講代讀”的教學模式,把更多的閱讀時間留給小學生,為小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機會,使閱讀回歸本真,讓小學生在自主閱讀中形成閱讀能力。群文閱讀注重閱讀質量,小學語文教師在實施群文閱讀教學時要全面考慮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發展特點,為小學生選擇適合的閱讀素材,并制訂科學、完善的閱讀計劃,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讓小學生讀文章、品文章,使小學生從群文閱讀中獲得核心素養的發展。
(二)依照單元主題,深入開發群文閱讀
在以往的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普遍采用的都是單篇閱讀的方式,這種閱讀方式雖然有助于小學生的深度閱讀,但卻耗時較多,知識點較為分散,小學生很難建立起系統的語文知識結構。而在群文閱讀模式下,小學生可以圍繞單元主題去閱讀具有一定聯系的多篇文章,深化了小學生對主題思想的理解,使小學生可以全面掌握語文知識,實現了小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了更好地實現單元主題群文閱讀教學效果,小學語文教師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的剖析,了解每篇課文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并在此基礎上挖掘每篇課文的主題價值,確立群文閱讀的主題,實現對教材內容的有益補充,深化小學生的情感感悟,在閱讀中鍛煉閱讀能力,培養閱讀習慣。小學語文教師要依據所確定的單元閱讀主題,對群文閱讀的文章進行合理的選擇,確保所選擇的文章既要符合單元主題,又要符合小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小學生參與群文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小學語文教師還要注重文章的層次性,為小學生選擇不同難度的文章,讓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閱讀需要進行選擇性閱讀,使每個小學生都能參與到群文閱讀中,循序漸進地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三)尋找文章關聯,巧妙選取閱讀文本
閱讀內容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群文閱讀的效果,圍繞群文閱讀的主題來選取合適的閱讀文本是群文閱讀教學的關鍵環節。群文閱讀不是簡單的數量疊加,而是在全面把握《課程教學標準》,深入研究教材內容的基礎上,以教材內容為出發點而進行的拓展閱讀,閱讀文本間存在一定的關聯。小學語文教師在實施群文閱讀教學時,要善于尋找文章間的關聯點,并以此為切入點,巧妙地選取閱讀文本,提高群文閱讀的質量和效果,讓小學生找到學習語文的方向。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抓住單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圍繞課文教學目標去選擇相同或類似的文本,將閱讀內容由課文單一的“點”延伸到課文外的“面”,拓展閱讀內容的廣度。通過對多個同類文本的閱讀,突破概念式的講述,使小學生在自主閱讀和探索共性的過程中獲得思維能力的發展。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結合閱讀主題,跨越時空去選擇文本,可以是同一個作家跨年代的作品,也可以是同一主題不同作者、不同年代的作品,還可以是同一主題不同題材的作品,甚至可以選取一些外國作品,擴大小學生的閱讀范圍,增加小學生的閱讀厚度,將小學生引入深度的探索和思考中,豐富小學生的閱讀情感。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立足于教學文本,綜合選擇與該文本有關的電影、話劇、繪畫等內容,實現跨媒介的群文閱讀,使語文閱讀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貼近小學生的生活,讓小學生在群文閱讀中有所收獲。
(四)求異閱讀品析,感悟群文閱讀主題
群文閱讀不僅是閱讀技能的訓練,更重要的是閱讀思維的訓練。在群文閱讀中,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利用群文的共性,鞏固課堂所學內容,加深小學生對語文知識和閱讀技能的掌握,同時還要引導小學生尋找群文中存在的差異,通過比較分析,提高小學生的思維品質和閱讀理解能力。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寫作風格,即使同一作者在不同的文章中也會表現出不同的風格。在課堂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要幫助小學生從語言、結構、表現手法等方面對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進行分析和比較,在加深小學生對作品理解的同時,感悟作者不同的表現技巧和表現方法,陶冶小學生的情操,凈化小學生的心靈。了解、掌握作者的寫作手法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做一個有心人,善于發現課文中寫作手法的亮點,整合運用了相同手法但表達形式不同的閱讀材料,和課文片段組成群文,在對比中加強閱讀情感,豐富小學生的語文知識面。即使是同一主題,由于作者不同、描寫對象不同、故事情節不同,往往在表達上也截然不同,在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以主題為拓展點,為小學生精心選擇表現同一主題但在表述方式上各具特色的閱讀材料,組織學生進行求異閱讀,在分析比較中加深小學生對閱讀主題的理解。
(五)實施讀寫結合,升華群文閱讀情感
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在群文閱讀中,小學語文教師要開啟讀寫結合模式,以讀帶寫,以寫促讀,指導小學生利用寫作抒發自己的閱讀情感,將群文閱讀推向更高的層次。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要指導小學生找出文章中的共性,并對其進行歸納和整理,總結出寫好一篇文章的要點,鼓勵小學生充分利用群文閱讀的感悟,應用這些要點寫出具有相同主題和自己特色的文章,促進小學生讀寫能力的綜合發展。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結晶,在群文閱讀文本中總會有觸動小學生心靈的地方,小學語文教師可以以此為切入點,讓小學生在群文閱讀中養成寫讀書筆記的好習慣,以手寫心,升華自己的內心感悟。提倡小學生將閱讀中遇到的好詞好句等記錄下來,這樣不僅給小學生創造了發展空間,還促使小學生快速進步。留白是很多文章的寫作特色,小學語文教師在組織小學生進行群文閱讀的過程中,要利用好這些留白處,鼓勵小學生將自己感興趣的作品的留白補充完整,對小學生開展續寫、擴寫訓練,發揮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小學生和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提升群文閱讀效果。
總之,群文閱讀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造了新的空間,既能滿足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又為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鋪平道路。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創新群文閱讀的方式和內容,激發小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讓小學生在課堂上多讀、多練,掌握多種多樣的語文知識和技巧,扎實小學生的語文基礎,促進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 ? 桑紅霞.語文核心素養視野下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81).
[2] ? 蔣超陽.核心素養視野下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開展分析[J].語文課內外,2020(8).
[3] ? 蘇小珍.小學語文核心素養視野中的群文閱讀[J].當代家庭教育,2018(1).
[4] ? 黨春春.核心素養視野下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J].學周刊,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