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瀟莎 陸皖靈
摘 要:任務型教學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英語學科素養,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及時轉化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將任務型教學融入教學活動中。本文通過對比任務型教學法和傳統3P教學法的對比,探討任務型教學法的優勢,以及在存在明顯優勢的情況下,任務型教學法為何不流行,探討如何通過在讀前、讀中、讀后設置不同層次、類型的閱讀任務,解決英語學習中的機械記憶語法、單詞等現實問題,讓學生寓教于樂。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英語閱讀、初中教學
一、引言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我國也在不斷加強英語教育,對英語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閱讀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但仍有不少學生存在閱讀遲緩、無法抓住重點等問題,所以提高閱讀能力成為燃眉之急。如今在英語課程改革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教師選擇運用任務型教學法,來幫助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發展語言技能,從而提高交際的語言應用能力。
二、任務型教學法優點及其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近年來,主要以3P教學法(Presentaion-Practice-Production)為主的傳統教學法弊端越來越明顯,已經無法滿足課堂需求,于是新的教學法應運而生。其中,任務型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簡稱TBLT )的優勢突出,更能適應社會發展以及學生自身情況,與傳統教學法相比,主要具有教學目的、課堂情景、課堂活動順序以及評價方式的不同。
TBLT優勢明顯,且頗受推崇,全日制義務教育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教育部:2001)第四部分“實施建議”中第三條明確指出:“倡導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1]。但TBLT教學引進之初在初中教學中應用不是非常普遍。根據王慧的吉林市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現狀調查問卷數據顯示,目前大多數初中教師還是以3P教學法為主,有教師嘗試過使用TBLT教學,但都因為種種原因放棄,且大部分教師從未涉足過TBLT,真正運用TBLT并獲得較好成效的教師極少[2]。而引進多年后,羅歡在成都市區的部分(公立、私立)代表中學和新都區的部分(城區、縣鎮)初中學校(共計20所)的英語課堂的調查顯示,市區中學和私立中學的任務型教學法模式得到了廣泛應用,效果顯著。但在城郊中學和縣鎮中學中,雖然教師在公開課上進行了TBLT教學,但未達到效果,且隨機課堂的情況也相對較差[3]。
總體來看,任務型教學法在中國的發展還是較為緩慢的,一些師資力量較好、小班化的學校對任務型教學的應用更為廣泛,但大部分普通中學仍然以傳統教學法為主。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首先教師并未接受專業培訓,但TBLT需要有科學的指導與實踐。其次中國目前還是處于應試教育,考試成績仍然是評判的標準,TBLT并不能顯著提高卷面成績。在此背景下,多數教師會放棄TBLT。此外中國大多為大班教學,人數較多,TBLT需要學生有較好的基礎,但班級里學生英語基礎不一致,這使得TBLT在課堂上的實踐應用受阻。
所以在進行教學實踐之前,教師要充分深入理解TBLT,進行充分演練,不斷完善自我。合理設計課堂活動,盡量使得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課堂,找尋成績與任務的平衡,既不能落下成績,也不能讓學生每天被束縛在枯燥無味、只為提高卷面分數的機械性操練中。但應試教育和大班教學并不容易改變,教育體制改革任重道遠,我們要積極實行“雙減”,破解“唯分數”、“唯升學”的頑瘴痼疾。
三、任務型教學法閱讀教學設計
在任務型教學法的教學過程一般設計為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后三個活動階段。
在閱讀活動之前,教師可以布置任務,讓學生就當天的主題思考一下自己眼中身邊的具體例子。在社會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從學生的自身經驗背景出發,建構對客觀事物的主觀理解和意義。教師也可以根據文章內容,提供圖片或者視頻,讓學生猜測本節課所學文章的大意,并引出本篇文章的新單詞或者新句型。
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己閱讀課文。認真傾聽學生答案之后,教師要注意給予積極和肯定的回應,增強學生自信心。同時,教師可以根據文本內容,提出一些開放性討論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行討論,進行拓展延伸,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在閱讀完成后,教師可以組織小組合作,根據文章內容制作手抄報,以此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加成就感。
四、任務型教學法對閱讀教學的啟示
閱讀課在英語教學難點,因此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質量,顯得尤為重要。在設計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尤其要注意以下問題:
首先,教師結合學生的自身經歷以及從學生自身的情感出發,就無可避免會涉及到討論表達環節,任務較多,但課程時間有限,學生的討論結果無法一一呈現。教師需在不同課堂中給予各組同等機會,以便掌握全班的學習動態,了解每一位同學的知識掌握情況。
其次,任務型閱讀教學傾向于盡可能讓學生自己思考,減少了直接點明課程重點以及直接闡述答案的環節,這確實推動了學生積極獨立思考,但也會拉長課程時間。
最后,任務型教學法下,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以此來設計有效的教學手法和活動,但實際上教師很難靈活制定不同的任務,需在教學效率和任務多樣性之間取得平衡。
總之,教師需要提高自身的任務設計能力和任務操作能力,為學生創設良好條件,共同創建良好教學環境,呈現一個更好的課堂。
五、結論
任務型教學法可以有效減少傳統教學中的不足,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最終提高老師的課堂教學效率和效果。但任務型教學法不僅對學生的英語基礎有所要求,對老師的教學能力、課前備課和知識儲備更有要求,所以教師需要正確認識任務型教學法,充分了解應用任務型教學法,讓學生能夠對所學習的英語知識進行運用,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而且真正地在快樂學習中提高成績。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討論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錢婷玉: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的現狀調查與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6.
3. 羅歡. 初中英語課堂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應用現狀調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8.
3375500338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