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 要:群文閱讀,是將同種類型,同種寫作方式的文章總結到一起,讓學生通讀一整組文章達到對同類文章整體的理解和把握。本文通過對中學語文群文閱讀中運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進行分析,希望能夠將思維導圖真正運用到中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實踐中去。
關鍵詞:思維導圖? ?初中語文? ?群文閱讀教學? ?應用
引言:閱讀教學在學生成長過程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當前教育改革的關鍵時期,家長和老師對于初中語文閱讀素養的培育越來越重視。通過推動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能提高學生快速獲取知識和處理知識的能力,并且實現預定的教學效果。
一、傳統閱讀現狀
在傳統的中學語文教學中,老師們會帶領學生進行課本上基礎內容的學習,帶領學生一篇篇地去朗讀和理解語文課本上的內容。讓同學們分析出文章的主體含義和大致思想,最后再引導學生們學習課文上出現的一些寫作技巧和對好詞好句進行摘抄。例如,在講述《秋天的懷念》這一閱讀內容時,老師在進行完傳統的那一套教學模式之后,會進行一個中心思想的歸納,有些老師會直接總結,如這篇文章體現了作者對母親的愧疚之情。這種傳統的模式在培養學生語文閱讀核心素養方面具有較大的缺陷。因此,新課標下萌發了一種群文閱讀的新模式,引導學生們探索出新的閱讀方式,這樣學生們在閱讀文章的時候,他們的閱讀能力和閱讀速度也會有一個迅速的提升。
二、閱讀方法新嘗試----群文閱讀
老師在引領學生進行完群文閱讀之后,能夠形成一個整體的知識框架,在以后的閱讀學習中,也能夠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對閱讀知識進行一個全方位的優化整合。當學生們形成這一閱讀方式之后,在課本內容的學習上,老師就可以讓學生們圍繞一個確定的主題,由課堂內容延伸到課外的閱讀,形成學生們自己的閱讀圈,當他們閱讀到同種類型和同種主題思想的內容時,就能輕易的進行主體思想的把握。例如,講到魯迅的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老師會引導學生們了解一些魯迅的寫作習慣和他想要借助文章內容來表達的思想感情。魯迅先生對童年一些趣事,一些回憶,能夠勾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將同學們從課本上的作品引到魯迅先生的其他作品,當學生們進行總體的閱讀之后,再回歸到課本上來進行分析和討論魯迅先生的個人魅力和個人情感,從一篇文章推及到大量相關的文章,這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閱讀上的突破,對他們閱讀量的提升和積累起到極其重要的鋪墊作用。
三、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的可行性分析
(一)思維導圖概念及特征概述
思維導圖是一種以模擬人的思維思維模式所形成的圖形,人們可以將思維中混亂的思想進行歸納,然后建立一個點為中心,劃分出多個以上的分支,不斷的對這些分值進行內容填寫,直到人們將中心點的思考分析出來。思維導圖的內容價值可圈可點,一切都是以書寫者的邏輯思維為主,具有一種自由的特征[1]。
(二)思維導圖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特點
通過借助思維導圖的方式,能將人的思想以圖形的辦法呈現,幫助學生將復雜的事情理清,找出重心,并且以此為中心,延伸出多個分支,對各個分值的知識進行填充,擴大,可見思維導圖能將知識點有效的濃縮體現為更加直觀的方式[2]。
四、 課堂教學中適時采用思維導圖促進閱讀理解
(一)教師開展閱讀教學,運用思維導圖提升閱讀興趣
為了有效引導學生學會使用和理解思維導圖,有效的發揮思維導圖促進學生閱讀興趣的提升,教師可以適當的引導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創作,將課文中的知識難點重點體現出來,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理清文章的思路,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比如:在進行《蘇州園林》這篇課文的教學時,這篇課文是屬于散文外語,讓學生對初中語文閱讀和課文題材有一定的認識,教師可以設計關于題材的思維導圖,通過將題材為中心點,隨后通過引出散文、小說、戲曲、詩歌作為一個分支,將導圖層次分明的方式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大大提升記憶的效果[3]。
(二)開展合作學習方式,運用思維導圖分析課文內容
在進行小說課前預習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將文章的人物和人物關系及故事為核心,讓學生在閱讀過程當中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對于不同的關系進行分析,采用不同的顏色標記,從而更加細致的閱讀小說的情節,從而養成有條理的閱讀習慣。[4]
比如,以課文《藤野先生》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并且對于每小組指定一位組長,引導每個小組按照文章的結構內容語言進行分析,從而繪制出思維導圖,各個小組通過高效率的完成繪圖任務,積極配合,從而將最優質的呈現出每個小組的思維導圖方案。
(三)課堂教學后及時采用思維導圖鞏固復習知識點
通過運用思維導圖,在課后進行復習,可以有效的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并且提高記憶的持久性,從而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再進行復習過程當中針對多種知識點,從而避免思維混亂的情況,可以采取關鍵性的思維,繪制出思維導圖,以關聯性的方式呈現出零散的知識點,有效的加強學生的記憶。
比如在開展文言文的教學過程時,教室可以采取思維導圖的方式來進行學習和記憶。梳理文章的重點和難點。例如,在課堂教授文言文《陳涉世家》的過程時,學生就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模式對本課故事情節的梳理和把握陳勝、吳廣的人物形象,學習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這樣既提高了學習效率,又調動了孩子們的學習激情。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之中,學校和老師要積極的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們課本知識的印象,而且能讓他們提升語文閱讀核心素養。從而有效地提升教學效果,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主動性。與此同時,思維導圖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探究,更加課文的深度和廣度,也是一種自我提升語文閱讀的有效方式。
參考文獻:
[1]思維導圖在初中散文群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D]. 中央民族大學, 2020.
[2]徐秀芹. 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 山海經:教育前沿, 2020, 000(002):P.1-1.
[3]潘小濤. 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 新作文:教研, 2020(2):0165-0165.
[4]向彥姝. 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探討[J]. 課程教育研究, 2020(30).
326050033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