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志溫
摘要: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是教育改革的新要求,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引起重視。針對地理這一具有實用性的學科,教師可以開展問題式教學,引導學生圍繞問題進行思考,將問題的解決過程融入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增強學生對問題的探究意識,提升高中生的地理學習效果。
關鍵詞:問題式教學;高中地理;課堂教學
一、引言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與人文現象的一門基礎性學科,在高中各學科當中有著重要地位。問題式教學的核心理念是在實踐教學當中創設問題情境,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教學與學習環節,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思維拓展能力以及創造創新能力,是一種常用的高效教學法。對于高中地理學科來說,構建問題式教學情境,既能夠活躍課堂氛圍,凸顯教學過程的靈活性、啟智性、趣味性,同時,對快速解決地理問題、解釋地理現象起到積極的輔助作用,對培養學生的推理思維、具象思維、創造思維以及理性思維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問題式教學在高中地理課堂中的運用
(一) 合理設計問題,激發學習欲望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若想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習質量,就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重視問題設計,借此激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探究欲望,幫助學生學習地理知識。在問題式教學方法中,問題是課堂活動開展的基礎,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探究學習能力的重要載體。在課堂活動中,要結合教材內容,并根據學生的地理基礎,合理設計問題,輔助學生學習地理知識,使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提升地理素養。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優化學生的學習過程,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使學生在地理知識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素質。
例如,教學《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時,教師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全面分析,了解該知識點的基本要求與目的,并對學生課堂學習情況進行分析,思考什么樣的問題更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經過對課本知識的分析,發現該內容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掌握利用地圖分析大氣受熱的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此內容設計地理問題,讓學生對大氣受熱的過程有更加直觀的認識,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有效性。第一,大氣受熱的能量來源是什么?第二,什么是大氣逆輻射?第三,復述大氣運動,并說明其特點與規律。當提出問題后,在課堂上留出三分鐘學生自主預習的時間,引導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探索學習,思考大氣運動的特點與規律。當學生結束討論后,由教師與學生一同討論學習,思考更加深入的知識,以此提高學生自主預習的效果,使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習有效性,為核心素養的培養打下牢固的基礎。
(二) 基于教學目標,搭建教學場景
現階段的高中地理教材在內容上主要可以分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兩個部分,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高中地理的學科特質,將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兩者進行有效結合,根據教材內容搭建課堂教學場景。
以高中地理教材中“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一課為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充分展示我國西北地區未防治前的土地荒漠化程度,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根據西北地區的地貌特征因地制宜地推行荒漠化防治工作。教師通過在課堂上列舉與教材內容切身相關的教學問題,導入本節課的地理學科教學重點——我國西北地區的荒漠化防治,并引導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課堂問題進行小組討論,根據課堂問題的不同,學生可以針對不同地貌特征提出不同的解決措施,并由具體解決措施的不同,逐步推導出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將會給西北地區的土地環境帶來怎樣的影響。將以問題式教學為導向的教學方法融入現階段的高中課堂,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互助協作能力,另一方面將該種教學方式融入現有課堂,并通過相關問題的難度逐級遞增,引導高中生根據現有教學內容深入學習后續地理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高中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理解程度,設置不同難度的課堂難題,在設計題目的過程中遵循啟發式教學的原則,將兩者進行有效結合,能夠確保課堂教學內容的有序展開,激發學生對相關地理知識點的探索熱情。
(三) 小組合作探究,拓展教學深度
為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個人潛質,地理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可以事先將班級學生劃分為若干合作學習小組,讓每個小組圍繞教師拋出的問題,展開熱烈討論。通過這種集思廣益的方法,切實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將個人看法、想法與小組成員共同分享,以揭開事實真相。
以《人口的合理容量》為例。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進度,向學生拋出一個共同討論話題,讓合作學習小組通過討論、推理、分析等方式得到最終的正確答案。比如,“請各小組討論一下,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是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值?能否確定環境人口容量?”。當合作小組接收到這一問題后,隨即進入討論狀態,每一個小組成員結合前面學過的內容,通過熱烈討論和辯論,能夠在短時間內確定問題的最終答案。學生:“環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確定性和相對確定性,即根據不同的歷史時期,環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也存在較大差異。但是,短時間內,科技發展水平、生活與文化消費水平處于相對不變的狀態,因此,環境人口容量也具有相對確定性。”通過這種方法,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小組討論當中,個人潛能在無形中被激發出來,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也將得到大幅提升。
三、結語
問題式教學是新時代背景下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其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可以透過現象抓住核心知識,從而有效提高地理學科核心素養。教師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應以教材內容為基礎,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科學、合理地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對地理知識展開深層次探究,從而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謝恩奇.指向"教-學-評"一致性地理問題式教學實踐——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海岸地貌"為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 2021(13):5.
[2]黃靜,李楊斌.綜合思維素養視域下的高中地理問題式教學實踐——以《風能的開發與利用》為例[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 2021(7):3.
[3]劉一明,吉小梅.核心素養導向下高中地理問題式教學的實踐路徑探究[J].中小學教材教學, 2021(10):4.
158550170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