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楊莉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我國教育事業發展非常迅速,為我國基礎建設的不斷完善貢獻力量。高中階段數學教材分為必修教材和選修教材,學習的內容以及知識相對比較豐富且難度較大,不同板塊的知識點聯系性也相對較強,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新媒體的利用能夠將不同模塊的知識點進行詳細的拆分,降低數學學習的難度,使數學學習具有更強的針對性。當前,新媒體已經被高中數學教師廣泛地應用于教學過程中。
關鍵詞:新媒體;高中數學;教學探微
引言
我國整體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給予了各行業新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機遇,加速我國提前進入現代化發展階段。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其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也愈加普遍,將教學模式和新媒體進行有效結合,從新媒體視角創新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構建更完善的知識體系。
1利用新媒體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能夠讓學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定理,從而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對于教師來說,可以制作一些簡短的微課,讓學生在課下進行課前預習,從而為課上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比如,在學習圓錐曲線方程時,這個章節的內容相對比較重要,是高考中的重點和難點。這個章節主要學習橢圓、雙曲線以及拋物線的基本方程。在課前預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微視頻的制作向學生展示橢圓、雙曲線以及拋物線的基本定義,在此基礎上,采用動畫的方式向學生動態地展現橢圓圖形的基本畫法,讓學生通過圖形動態變化的過程,了解橢圓的形成過程以及機理。這種方式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橢圓的方程以及定義,從而為課上學習橢圓的實際應用問題奠定良好的基礎。課前預習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使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不至于太過吃力,保證了課堂學習的效率以及效果。
2營造教學氛圍,用情境渲染智慧課堂
想要開展高質量的數學智慧課堂,首先要保證高中生的參與性。這需要教師在課程教學中體現趣味性和情境感,能第一時間緊抓學生的眼球,將學習注意力放在知識點中。對此,數學教師應當合理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通過多媒體、微課、線上教學等多種方式營造深入人心的教學氛圍,利用情境來為學生帶來強烈的學習刺激感,達到渲染智慧課堂的教學目的。
3分層教學,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教師利用新媒體的數據化分析功能,對學生進行科學分層,從以往普通的教學模式轉變為個性化教學,確保每位學生都能找到最合適的學習方式。為此,教師應該遵循系統性、個體性和差異性的基本原則,借助信息技術的統計功能,將高中生多方面的能力考慮在內,進行合理分層,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意識。例如,在課后鞏固階段的分層,將本節課的知識點上傳到網絡平臺,通過知識清單的形式實現查漏補缺,學生參考清單的相關知識點完成復習工作,明確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例如,在“冪函數”的學習工作完成后,學生下載清單,結合自身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開始課后線下復習。為確保所有學生都能掌握一定的知識點,教師為其布置針對性的復習任務,以小組為單位開始交流,將原本A、B、C三個層次的學生進行重新組合,符合“以優帶差”的原則。等到各個層次的學生回答完問題后,教師及時給出對應評價,例如,層次A的學生表達完觀點后,教師要鼓勵和肯定他們的進步。教師應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表現情況給予相同的獎勵,引導學生積極、獨立地思考。
4基于問題精講點撥,推動學生學習進步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構建的過程中,課堂導入部分的問題相對比較簡單,大多學生能夠完成。教師還要為學生出示一些進階性任務,讓學生有效探索。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暴露出諸多問題,如有的學生思路非常清晰,但對公式的適用條件會出現認知偏差,還有一些學生會提出一些新問題,對于這些細節教師都要有效捕捉,并通過精講點撥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和理解。這樣才能夠通過課堂教學使教學目標真正高效地達成。以“隨機事件的概率”這部分知識的學習為例,對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隨機事件、確定事件學生可以形成初步判斷。而對于隨機事件出現的概率,在計算的過程中,學生就會遇到一些困難。這時候教師要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概率發生的頻率和概率之間有什么關系,讓學生明白頻率是概率的近似值,頻率本身是隨機的,而隨著實驗次數的增加,頻率會在概率附近。運用新媒體通過大量重復實驗,可以利用頻率來估測概率,以更好地讓學生把握數學問題解決的有效方法。教師的點撥和精講,不僅要讓學生看到表面問題,更要使學生明白問題所反映出的實質,以幫助學生查缺補漏,融會貫通。
5利用多媒體建立網絡交流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建立一個網絡交流的平臺,比如釘釘、微信等,讓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在家里的學習時間。通過構建網絡交流平臺,教師可以隨時隨地與學生進行交流,并及時為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還能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也能通過網絡輕易地聯系到教師,并通過網絡工具隨時向教師進行提問,且能得到教師詳細的解答,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6利用新媒體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
高中數學核心素養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點和解題技巧,而且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品質。所謂數學品質,是指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其是衡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基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數學知識點的講解過程。教師在講解數學知識點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提煉相關的要點,從而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另一方面是在講解例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思考從不同的角度實現問題的解決,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寬度。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媒體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被廣泛應用,能夠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教師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楊金晶.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04):231-232.
[2]芮偉芳.創新教育背景下高等數學教學方法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10):61-62.
[3]孟煥義.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J].赤子(上中旬),2016(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