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曉飛 李曉晨
摘要:本文將圍繞當前手術過程中壓瘡形成的危險因素展開綜述,并進行有關防護護理措施的總結。以期能夠進一步強化手術室護理人員對術中壓瘡的重視程度,為臨床護理對策的科學性、有效性提供保障,在最大程度上控制術中壓瘡發生風險,促進手術室護理工作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術中壓瘡;危險因素;防護措施;護理干預
當機體局部組織處于長時間受壓狀態下,由血液循環障礙引發的皮膚、皮下組織以及肌肉損傷即為壓瘡。在患者接受手術治療過程中,無法利用更換體位的方式進行局部組織壓力緩解,故此該類患者出現壓瘡的風險顯著升高。本研究將歸納、分析術中壓瘡的危險因素以及防護措施,具體報告如下。
一、術中壓瘡形成的危險因素
1.1患者自身因素
有研究指出,患者自身的營養狀況與術中壓瘡的形成具有密切關聯性,不同營養水平之間的壓瘡發生率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1]。另有學者的調查研究顯示,吸煙史、糖尿病史、血清白蛋白與總蛋白含量等均為術中壓瘡形成的危險因素[2]。
1.2術中因素
第一,麻醉因素,在麻醉藥物的應用下,部分患者可于手術期間出現低氧血癥,另外在麻醉組織作用影響下,機體血管擴張,血流速度也將隨之減慢,受壓部分血液循環出現障礙后,皮膚組織缺氧情況進一步加重,同時也無法及時將無氧代謝形成的廢物及時排出,繼而增加壓瘡發生風險。
第二,手術類型,脊柱、神經外科開顱以及肝臟等手術患者均為壓瘡形成的高危人群,另外手術體位、手術時間也是重要影響因素,特別要注意增加局部組織剪切力的手術體位,包括俯臥位、截石位等。
第三,手術特殊器具的應用,各類固定器具將對機體局部皮膚產生壓迫,且骨科手術過程中局部皮膚出現機械性損傷風險較高。另外床墊過硬、墊物不當、長時間約束等因素,也會引發局部皮膚缺氧情況,增加壓瘡發生率。
第四,溫度、濕度以及體溫過高,將增加機體組織代謝需要量,壓瘡形成的易感性也將隨之升高。另外術中患者身體暴露、輸注液體溫度過度、庫存血輸入等因素均會導致機體出現術中低體溫,同樣也會增加術中壓瘡形成的風險。
二、術中壓瘡防護措施
1.1術前評估
在壓瘡預防措施過程中,評估壓瘡形成的危險因素十分關鍵,護理人員可結合評估結果采取針對性防護措施,對壓瘡預防效果的提升具有積極意義。護理人員應積極落實好術前觀察工作,圍繞手術時間長、年齡高、體質差的患者展開重點評估工作,同時也要將患者心理因素、手術部位、營養狀況、手術體位等內容納入評估工作中。
1.2術中護理
首先,給予患者心理疏導,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普遍存在焦慮、緊張以及不安等負性心理,嚴重情況下可能引發機體出現僵持、震顫情況,這也就增加了機體皮膚皮損發生風險,壓瘡發生率也將隨之提高。針對上述情況,有研究學者展開了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強化手術患者的心理支持與疏導工作可有效緩解患者負性心理,可幫助樹立治療信心,提升患者治療配合度[3]。
第二,合理進行手術體位的選擇,當手術體位采用平臥位的方式時,患者骶尾部、足跟部需要承受較大的壓力,故此壓瘡發生風險也較高,針對這種情況應進行海綿墊的放置,需注意的是要保證海綿墊薄厚適中;當手術體位采取側臥位時,需于患者兩膝之間、腳踝部位放置海綿墊;當手術體位采取俯臥位時,需注意體位擺放的恰當性,一旦出現放置不當則會導致耳廓部位壓瘡的出現。在開展手術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協助患者科學、合理地進行體位擺放,既要符合手術操作要求,同時也要注意為患者的舒適性、安全性提供保障。此外,在體位擺放過程中注意保持輕柔的動作,不可用力進行拉拽,以防引發機體局部皮膚破損情況,從而避免壓瘡的形成。
第三,強化術中觀察以及護理干預,護理人員應于手術過程中開展嚴密觀察,針對壓瘡形成的危險因素實施相應護理措施。合理進行手術室內溫濕度的調節,將溫度控制在22-25℃范圍內、濕度控制在35-60%范圍內,同時應用棉被、保溫毯等遮蓋物幫助患者維持體溫。此外,還應注意輸入液體、血液溫度的維持,沖洗液也應于人體體溫相近,注意手術切口保護措施的開展,以防在沖洗過程中出現沖洗液外流情況,為床單的干燥性提供保障。
第四,手術操作完成后注重術后監測以及護理,護理人員應仔細進行患者受壓部位皮膚的檢查,一旦出現急性壓瘡事件,則應及時、準確且仔細記錄壓瘡形成部位、分期體積面積。積極將交接工作落實到位,將護理工作進一步延續,給予患者積極的治療以及防護措施,并填寫壓瘡申報單。另外,手術室護理人員還應針對壓瘡轉歸情況實施追蹤觀察,在此基礎上落實好分析以及整理工作。
第五,積極進行護理材料的改良,有學者指出,應用棉墊可有效保護患者的皮膚接觸點,在整理患者頭面部與頭托之間的對應關系時,可應用鏡子放射原理進行,在此基礎上應注意準確開展整理工作[4]。另有調查研究顯示,在術中預防壓瘡措施的實施過程中,聯合應用醫用透明薄膜與瓊脂墊具有十分顯著的效果[5]。有研究證實,泡沫塑料與壓瘡墊的聯合應用,可發揮理想的脊柱手術急性壓瘡預防效果[6]。
三、小結
綜上所述,術中壓瘡發生率是臨床手術室護理質量評定的重要指標之一,每一名護理人員均應認識到術中壓瘡預防護理的重要性,并針對壓瘡形成危險因素采取防護護理措施,將壓瘡發生風險控制在最低水平,促進手術室整體護理安全性的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鄭曉紅,徐蘇慧.老年患者術中壓瘡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鄉村醫藥,2021,28(12):14-15.
[2]王金霞,李文倩.俯臥位手術患者術中壓瘡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0,5(17):9-11.
[3]張莉,楊旭,錢曉燕,應元婕.手術病人壓瘡風險因素及評估工具的研究進展[J].循證護理,2020,6(04):320-323.
[4]張秀霞,胡潔云,李根英.預防性護理對顱腦手術患者壓瘡發生的因素分析[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20,35(04):102-104.
[5]郭香玲.手術患者壓瘡發生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研究進展[J].中國當代醫藥,2020,27(10):36-39.
[6]楊淑紅.手術患者術中壓瘡的危險因素多元回歸性分析及護理對策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9,9(24):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