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在互聯網普及的當下,網絡信息安全問題成為社會關注重點,計算機專業教學應有意識地融入網絡信息安全教育,保障互聯網的安全使用。基于此,文章從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的目標入手,分析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教學中網絡信息安全教育融入的缺陷,結合實踐總結有效融入策略,為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師提供幫助。
【關鍵詞】? ? 中職學校? ? 計算機網絡教學? ? 網絡信息安全教育
引言:
在課程思政教育理念指導下,中職學校應在計算機網絡教學中,注重學生網絡素養的培養,引導學生健康、安全使用計算機。中職學校可在計算機網絡教學中融入網絡信息安全教育,但教育實踐中以網絡信息安全概念認知與網絡信息安全風險分析為主,未能有效提升學生網絡信息安全使用能力,需創新教學理念與方式方法。
一、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的目標
網民中學生為占比最多的群體,互聯網已成為中職學生學習和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面臨的網絡信息安全風險較高,需中職學校開展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結合中職學生的網絡應用現狀,網絡信息安全教育應遵循如下目標要求:
(一)認識網絡信息安全問題
互聯網的廣泛應用使大眾產生海量互聯網信息,易被不法分子盜取或篡改,威脅個人隱私、企業安全,甚至會影響國家戰略安全。網絡信息安全問題已成為社會熱點,在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提高對網絡信息安全問題的重視,使學生認識到網絡信息安全問題的危害,自覺參與計算機網絡教學,明確如何識別、預防各類問題,保障網絡信息安全[1]。
(二)樹立網絡信息安全意識
在明確網絡信息安全問題的基礎上,中職教師應注重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意識的培養,通過實踐→認識→深化實踐→深化認識的過程,提高學生對網絡信息安全的認識,進而使學生在使用計算機網絡時,可以根據計算機網絡的表現,判斷是否存在網絡信息安全問題,并使學生產生網絡信息安全防護意識。
(三)培養網絡信息安全能力
在學生樹立網絡信息安全意識的基礎上,中職教師應指導學生學會保障自身網絡信息安全,在面對網絡輿情時,能夠以理性、客觀的態度對待,嚴禁以訛傳訛;在瀏覽互聯網信息或與人交互時,能夠保障他人與自身的隱私安全;瀏覽健康網頁,舉報淫穢、低俗、暴力或反動等信息,合理應用網絡資源[2]。
二、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教學中網絡信息安全教育融入現狀
在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教學中,雖然部分教師具備網絡信息安全教育融入意識,但并未選擇合適的切入點,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目標難以實現。具體而言,網絡信息安全教育融入存在如下問題:
(一)學生興趣不高
在網絡信息安全知識介紹時,中職教師選擇代表性網絡信息安全問題,期望加深學生認識,實現教學目標。但此類代表性問題集中于國家和企業層面,與學生的生活相距甚遠,如“棱鏡門事件”,不能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學生學習興趣不高,難以發揮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的作用。
(二)偏離學生實際
部分中職教師在融入網絡信息安全教育時,未進行學情分析,不明確學生現有的網絡信息安全意識水平,在計算機網絡教學中,選擇的教學內容難度較高,且采用傳統灌輸法教學,學生難以理解網絡信息安全相關理論,影響網絡信息安全意識形成與發展,使得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的融入流于形式[3]。
(二)不良網絡行為
中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不能協調控制自身的主觀意識與行為,在使用互聯網的過程中,可能受到他人的煽動或刺激,表現出不理性的行為,如發表過激言論,轉發不良信息,隨意傳播個人相關信息等,泄露個人或同學隱私,引發網絡信息安全問題。
三、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教學中網絡信息安全教育融入策略
針對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教學中網絡信息安全教育融入的問題,本文結合中職教學實踐,總結有效融入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的策略,為中職教師開展教學提供有益探索,切實實現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目標。
(一)合理選擇教學素材
針對學生興趣不高的問題,建議中職教師合理選擇計算機網絡教學素材,在向學生介紹網絡信息安全問題或相關理論時,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驅動學生產生學習動機,有效融入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細化來說,中職教師可從本校學生的網絡行為入手,選擇代表性不良網絡行為,作為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素材,以小見大,提高學生對網絡信息安全問題的重視,實現教學目標。以某中職教師為例,結合計算機網絡教學內容,選擇與其相關的不良網絡行為,如發表過激言論、泄露個人隱私等,整合為教學資源,開展案例教學,既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可提升教學成效。
在實際網絡信息安全教育中,該中職教師通過本校的百度貼吧、微博賬號等平臺,了解中職學校的網絡輿情,梳理輿情內容,并獲悉中職學生的網絡平臺賬號,觀察、匯總學生在網絡平臺的言論,分析學生的網絡行為,選擇代表性不良網絡行為作為教學素材。在課堂教學中,中職教師將隱去網絡輿情中的私密信息和學生賬號的個人信息,以圖片形式展示學生的過激言論,組織學生分析過激言論的危害,并為學生提供相關法律資料,引導學生從法律角度深化分析網絡過激言論的影響,提高學生對網絡信息安全問題的重視。
另外,中職教師可利用互聯網收集網絡安全信息教育素材,打造微課視頻,供學生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既可拓展學生的網絡視野,也可將網絡信息安全教育全方面融入計算機網絡教學中。例如,某中職教師通過微信群、網絡教學平臺等渠道,普及網絡安全知識,并組織學生參與全國中/大學生網絡安全知識競答,以新穎方式呈現教育素材,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二)創新應用教學方法
針對網絡信息安全教育融入中的偏離學生實際問題,中職教師可創新應用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上網習慣等實際狀況,選擇合適教學內容,進行網絡信息安全知識的有效傳遞,強化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意識。結合教育實踐,中職教師可采用如下兩種教學方法。
1.案例教學法。在圍繞案例開展網絡信息安全教育時,中職教師應合理選擇案例,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由小到大,有效培養學生網絡信息安全素養。首先利用學生身邊的素材,為學生講解網絡信息安全問題對自身的影響;然后,結合學生專業實踐,選擇企業網絡信息安全案例,使明確學生未來工作中的網絡信息安全重點;最后,從國家層面入手,分析網絡信息安全對國家戰略的影響,逐步加深學生對網絡信息安全的認識,既可從全局角度深化學生的網絡信息安全理論認識,也可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2.混合式教學。混合式教學是指整合線上與線下教學,可將網絡信息安全教育從線下延伸至線上,既可提升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意識,也可引導學生合理應用互聯網,將上網時間更多地用在專業學習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結合目前中職學生的網絡應用習慣,中職教師可選擇教學平臺類APP,如藍墨云班課、超星學習通、學堂在線等,以此為計算機網絡線上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網絡信息安全學習資源,分享網絡信息安全事件資料。以藍墨云班課為例,中職教師可根據計算機網絡教學內容,創建相應的網絡信息安全教育課程,利用藍墨云班課的團隊教學、班課資源、云教材學習、頭腦風暴、題庫管理、答疑討論等功能,組織學生通過自主構建或合作學習,掌握網絡信息安全知識,取得理想網絡信息安全教育成效。
(三)營造健康網絡氛圍
針對中職學生的不良網絡行為,中職教師應在計算機網絡教學中營造健康網絡氛圍,使網絡信息安全教育滲透在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引導學生踐行網絡信息安全知識,避免學生遭受網絡信息安全問題的危害。結合中職學生的網絡應用實踐狀況,中職教師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融入網絡信息安全教育:
1.建設校園網絡文化。中職教師可從校園文化建設入手,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建設良好校園網絡文化,使網絡信息安全教育入腦入心,糾正學生的不良網絡行為,在網絡交互中有意識地模糊個人信息,提高學生網絡信息安全能力。以某中職學校為例,在學生進入校園網主頁面時,滾動播放網絡信息安全標語;在學校的公眾號、微博和教學樓滾動屏等區域,開展網絡安全宣傳,營造良好網絡安全文化氛圍,提高學生對網絡信息安全的重視。同時,中職學校定期舉辦網絡信息安全知識競賽,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作為競賽獎勵,調動學生參賽積極性,以賽促學,提高網絡信息安全教育成效。另外,對于屢次出現不良網絡行為的學生,中職學校可給予通報批評或扣學分等懲罰,倒逼學生約束自身的網絡行為,強化校園網絡安全文化建設。
2.開展班級網絡管理。中職教師可以班級為單位,引導學生共同營造健康的網絡應用環境。以某中職學校為例,教師在計算機網絡教學中,每周開設一節班會課,課堂內容以在線閱讀為主,組織學生圍繞不同主題瀏覽相關網頁,主題內容包括愛國教育、專業知識、行業發展、龍頭企業、就業前景等,引導學生將上網重點放在個人能力素養提升方面,避免學生養成瀏覽不良網頁的習慣。同時,中職學校在班級內設置網絡信息安全員這一職位,網絡信息安全員應與所有學生添加社交平臺好友,通過網絡向學生宣傳網絡安全條例等規范,監督學生健康上網,在發現班級同學的不良網絡行為后,及時制止,情形嚴重者可上報給中職教師,由中職教師進行心理教育,提高中職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糾正其不良網絡行為。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目前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教學中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的融入存在學生興趣不高,與學生實際相悖、學生不良網絡行為難糾正等問題。通過本文的分析,中職教師應從生活中選擇教學素材,創新應用案例教學法與混合教學法,營造健康網絡氛圍,實現網絡信息安全教育融入目標,發展學生網絡信息安全素養。
作者單位:朱炎均? ? 常熟高新園中等專業學校
參? 考? 文? 獻
[1]楚丙奇.將網絡信息安全教育融入到學校計算機網絡教學中的策略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1(03):195-197.
[2]尚娟娟,劉明.將網絡信息安全教育融入到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教學中的策略探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0(11):109-110.
[3]陳偉杰.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教學如何滲透網絡信息安全教育[J].中國新通信,2020,22(07):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