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在信息化時代,“互聯網+”逐漸成為行業發展流行趨勢,高中教育教學也要在“互聯網+”背景下,積極研究制定高中數學教學重點教育教學方案。在核心素養導向下培養學生利用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形成邏輯思維,培養實踐能力,為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打造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本文在信息化背景下,以核心素養為導向,探討了高中數學教學重心的發展之路。
【關鍵詞】? ? “互聯網+”? ? 核心素養導向? ? 高中數學? ? 教學重心
引言:
教育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積極引進以多媒體為媒介的信息化教學設施,配備多種智能化教學工具,推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建設。教師在進行教學研究時要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借助互聯網工具,明確教學重心。通過多種舉措并舉,培養學生高中數學思維能力,數字計算能力和數學實踐能力等多種能力綜合運用。
一、“互聯網+”和核心素養概念
“互聯網+”是指在信息化推動下傳統行業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通過融合創造新的發展機會,對傳統行業進行不斷的改造升級,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推動行業發展進步。高中數學教學在“互聯網+”改革背景下,就是要在教學中借助信息技術,通過豐富的教學手段,利用網絡和教學資源等多種信息化資源,把復雜的知識用學生可以理解的方式進行講解,為學生創造愉悅的教學環境。讓學生提高自主學習意識,掌握數學知識,并熟練運用于生活實踐中去。
核心素養是指人在學生生活過程中積累的適應社會發展和個人生存的各項基本技能,要求在學習生活中全面發展,自我提高。高中學生在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全面發展是指要不斷學習文化知識,學會自主學習,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知識運用實踐活動,把自己培養成有道德有文化有素養身心健康發展的新時代高素質人才[1]。
在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中數學教育重心必須堅持這幾項發展要求,教師要明確數學教學目的,改革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數學抽象知識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舉一反三式推理能力,學會數學公式計算原理并且能夠獨立運算,立體幾何等圖形教學知識的建模能力以及最重要的數據分析能力等六大能力。
二、信息化和核心素養導向下高中數學教學發展現狀
當前“互聯網+”與教育的聯系日漸緊密,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信息化技術的運用逐漸日常化。但是部分教師在信息化教學中存在一定的理解差異。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只是單純地利用多媒體進行課件教學,對于其他的信息化教學技術利用率比較低。
教師對信息化技術的使用還處于初級階段,對信息化教學手段在教書育人方面的認識不足。“互聯網+”在教育中的應用模式需要教師的不斷探討,探討如何實現數學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運用能力,如何進行教案設計的改革,適應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實現學生在數學教學中的核心素養要求。
在教學中使用信息化技術對于一些抽象的數學公式和幾何圖形的理解會更加形象,對于立體空間的建模感受更加直觀。教師借助多媒體等教學設備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同時也降低教案設計課件制作的難度。通過微課堂,線上視頻教學等多種網絡教學視頻資源,學生能夠實現不受時間地域限制的隨時學習,實現自主學習。在多種教學手段的協助下,學生的數學課堂教學環境變得輕松愉悅,學習積極性得到較大提升,教育效率顯著提高。
“互聯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以及在核心素養導向的要求下,教師逐漸明確數學教學的重心,重點培養學生的思維推理能力和數學知識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運用能力,鼓勵學生合作探究,通過實踐探究不斷反思,歸納總結,實現個人成長。
三、“互聯網+”在高中數學教學重心研究中的作用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新媒體時代,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讓每個人都有了展現自己的機會,對高中教育的發展和革新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戰。部分教師在信息時代抓住機會,利用視頻資源共享知識,通過錄制視頻的方式把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教學過程錄制下來,方便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教師和學生觀摩學習,實現教學資源共享。信息的快速傳播使得每個人都有了學習的機會,課堂不再是學生接受知識的唯一來源,通過教育教學新平臺,學生獲得自主學習的機會和渠道。
(二)提供豐富教學資源
核心素養導向下的數學教學重心是培養學生的數學計算,分析等多方面綜合運用能力,需要學生把具體的數學知識進行整合和內化,提高思維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信息化資源起到了重要作用。互聯網教育資源十分豐富,從數學的起源到現階段最新研究成果,從最基本的數學概念到創新型數學難題,學生都可以在視頻資源和網絡信息中找到答案。教師要引導學生合理利用網絡資源,開闊數學知識眼界,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實現數學教學目標。
(三)構建數學整體概念
信息化教學手段更新,教學工具類型不斷增加,教師在教學重心的調整中目的更明確。通過互聯網技術選擇教學工具,廣泛借助教學輔助工具,發揮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教學中來,自主構建數學知識框架,通過實踐探究式學習培養數學學科知識能力,實現終身學習目標。教師要始終牢記數學教學的重心是培養學生數學學習六大能力,最終實現素質教育和人才的全面發展。
四、“互聯網+”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重心研究的策略
(一)充分利用微視頻等教學資源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各種有償或免費的教學資源成為師生課外學習的重要方式。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些線上教學資源,實現線上線下交互式學習模式。教師錄制數學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教學微視頻,重點講解。微視頻的好處在于視頻時間段,內容更精準。學生可以有目的的選擇性學習,縮短無效重復性學習時間。
比如在人教A版高中選修第二冊《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教學中,學生已經學習了等差公式的推導定理和求前n項和的推導公式。教師可以錄制一個微視頻,詳細講解以公差為d的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的推導公式Sn=(a((n-1)/2))*((n-1)/2)。在等差數列的學習中,前n項和的求導公式是學生學習的重難點,教師可以在5分鐘左右的時間里對推導過程進行詳細講解,利用課本中高斯算法的已知公式推導新知識。然后發送到學生的學習群中,這樣學生在課余時間也可以對自己不明白的知識點再次觀看學習。
(二)課堂教學使用多媒體教學課件
多媒體教學課件在高中數學教學課堂中發揮著重大作用。數學知識是一門抽象化的相對枯燥的學科,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出現煩躁心理,降低學習欲望。多媒體教學課件采用聲音、圖像,視頻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的多種感官產生直接刺激。把文字化的數學定義、公式,復雜的幾何圖形變成具體的,形象的圖畫,內容更加具體和直觀,方便學生理解和記憶。多媒體課件能夠引導學生參與數學抽象化知識,為學生提供抽象與具體知識的轉換媒介,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比如在人教A版高中必修第二冊《簡單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教學中,本章節的教學比較抽象,學生需要通過想象把各種圖形的計算變成立體的具體圖形,通過虛線的分割進行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教師可以利用制圖軟件把多面體的三視圖繪制成立體的圖形,通過虛線的輔助讓學生對所求部分的圖形有一個形象的概念。在圖形展示中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幾何體表面積與體積電子課件的制作把抽象的文字變成立體的圖形,比如例題中三菱柱形狀的容器中盛有水,側棱AA1=8,若側面AA1B1B水平放置時,水面恰好過AC,BC,A1C1,B1C1的中點,那么當地面ABC水平放置時,水面高為多少?在教學中,教師只用口述和板書的講解方式容易讓學生出現厭煩心理,如果改用多媒體視頻展示,學生的視覺感官更直接,對于文字的轉述更加理解,從而在計算中思路也更加清晰。
(三)借助多種教輔工具培養實踐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教輔工具也承擔著重要角色。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借助各種教輔工具進行繪圖,統計,測量數據,學生在數學問題的分析和解決過程中也需要借助教輔工具。為了保證測量數據的精準性,教師要把握各類教學輔助用具的優劣,篩選適合學生使用的,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配套工具,發展學生的數學動手能力。教師也可以利用電腦繪圖等制圖軟件教學生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制圖。
比如在人教A版高中第二冊必修《點、線與平面的關系》教學中,本章主要是對空間內點、線與平面的各種位置關系進行講解。這種位置關系可能處于同一平面空間,也可能處于不同的位置空間。學生在繪制圖形的過程中,對于數據和各種平行,相交關系的繪制可能把握不準確,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繪圖軟件,教授學生便捷的繪圖技巧,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繪圖能力。
比如在人教A版高中第二冊《統計》章節教學中,學生要掌握統計軟件制圖的方法,明白計算機技術在人們生活工作中的重要性,理解統計軟件在數據處理分析和數據與可視化圖表轉換中的作用,學會分析計算統計圖。
(四)培養學生數學建模能力
數學知識繁雜瑣碎,學生在學習中對各種數學知識的整體構建能力不強。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遷移和整理,把瑣碎的知識整理成完整的體系。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明確自己的知識薄弱點和教學重難點,在整理過程中加深對各種知識的理解記憶。在鞏固基礎知識,建立知識模板,分析知識邏輯后實現綜合運用[2]。
比如在人教A版高中選修第一冊《直線和圓的方程》教學后,要求學生對本章內容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在繪制過程中理清本章五個小結每節中的重難點,并配上經典例題的解題思路,尤其是第三節直線的交點坐標與距離公式還有第五節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這兩節的各種經典例題都要仔細總結,并要求學生檢測自己的課程知識掌握情況,標記出自己的薄弱章節和知識點,在后續的學習和復習中重點學習。學生也可以附加相關習題的錯題簿,方便后續的復習[3]。
五、結束語
綜上,“互聯網+”為高中數學教育教學提供更加豐富的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和學生課外學習中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質能力,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和數學問題分析解決能力,實現數學知識綜合應用。
作者單位:胡麗梅? ?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四中學
參? 考? 文? 獻
[1] 鄧清,夏小剛.信息技術情境下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探析[J].中小學教師培訓, 2018(12):57-61.
[2] 林芳.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數學建模教學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8.
[3] 馮斌.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學周刊,2018(30):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