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峰
摘 要:素質教育思想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深層次、全面地培養學生,利用語文教學內容增強學生文化素質,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意識。為了滿足這一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積極變革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過程參與性,提升學生學習思維的完善性,為學生學習素養的提升和強化提供必要保障。在具體的語文課堂教學中,首先教師要了解教學的基本方向,掌握學生語文課堂學習需求,通過更新和優化教學方法,有效彌補學生語文學習中的不足,推動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更加健康地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教學效率;提升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08-0080-04
【Abstract】The idea of quality education require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 a deep and comprehensive way in classroom teaching, use Chinese teaching content to enhance students' cultural quality, and cultivate students' good emotional awareness. In order to meet this requirement,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change teaching methods in classroom teaching, improv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improve the perfection of students' learning thinking, and provide necessary guarantees for the improvement and strengthening of students' learning literacy. In the specific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first understand the basic direction of teaching, grasp the students' learning needs in the Chinese classroom, and effectively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students' Chinese learning by updating and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so as to promote the students to develop more healthily in the Chinese learn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ing efficiency; Improvement measures
小學語文是學生進入系統教育中接觸的重要課程,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形成扎實的功底可以為其今后語言藝術和文學素養的提升奠定扎實的基礎。絕大部分的小學語文教學效果都體現在課堂教學形式上,因此教師要積極探索如何在課堂上變換形式,準確抓住學生的心理,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要積極探究語文教學路徑,改變平庸的教學風格,使學生輕松學習語文知識。
1.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以特定知識為基礎開展的雙向活動。因此,教師的專業水平、學生的主觀素養等都會影響教學效率。
(1)教師方面的不足
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理念的先進性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效率。小學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教師要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準確把握語文教學的基本特征,提倡使用合作、探究、自主的學習方式,努力構建開放、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但是當前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并沒有從填鴨教育、應試教育等傳統觀念中脫離出來,在課堂教學中傾向使用嚴厲管理、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這會導致學生長期處于機械跟隨、被動聽講的地位,會阻礙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形成。同時,不利于教師與學生平等化的互動交流和聯結情感,很容易催生學生對語文教師的厭煩、畏懼等情緒,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意識和學習興趣,在這幾方面的作用下,無法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此外,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能力的強弱,會影響著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在現代教育背景下,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龐大的教學方法體系,其中包括生活化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思維導圖教學法等。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只有有效利用教學條件,結合學生基本特征靈活實施教學方法,才能獲得明顯的教學效果。但是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的教學方法過于落后和單一,不僅不利于增強語文知識表現力,而且與學生的特點差異不符,導致課堂教學效率較低。除此之外,在互聯網時代下,多媒體工具的應用水平是評價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指標。
(2)學生方面的不足
學生的主觀素養和階段特征是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小學語文課堂視域下,學生的主觀素養是指學生的學習動力、探究與互動欲望、自控意識等等。很多學生嚴重缺乏這類素養,無法在課堂學習中持續集中注意力,語文學習參與度較低,經常會出現搞小動作、溜號、走神等現象,這導致語文課堂知識的接收存在諸多漏洞。同時,小學生正處于人生成長的重要時期,他們的生活閱歷、思維能力、認知方式等具有低水平的特征,例如,存在著直觀認識傾向,不能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抽象思維能力較差等。為了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的主觀意識,與學生的成長特征保持一致。除此之外,部分小學生語文成績出現分水嶺,部分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可以保持充足的熱情,另一部分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則比較盲目,成績下降明顯。這種現象的產生不僅與語文學習內容的難度提升有關,而且與學生掌握的學習方法和語文學習信心有著緊密聯系。在語文學習中,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因此會在日常學習中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無法提升學習水平,慢喪失語文學習自信心,成績嚴重下滑。
(3)課堂教學模式的不足
很多小學語文教師使用的課堂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經常會出現教師主動教,學生被動學的現象。實際上,這種教學模式無法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會導致學生處于消極的學習狀態,同時教師會受到學生學習狀態的影響而缺乏教學激情,最終形成惡性循環的局面。除此之外,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不能充分應用多樣化教學手段。在信息時代下,多媒體設備、信息技術的應用拓展了語文教學,但是很多教師卻忽視了這些引導手段,這會大大降低語文教學的多樣性和有效性。
2.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具體策略
(1)教師調整工作方式,提升教學綜合質量
一方面,教師要優化和完善教學意識。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是中心,教師的教學行為會給學生帶來不可忽視的影響,為此要優化和完善教師的教學意識,改變教師教學思維。站在語文課程的角度來看會發現,現階段小學語文課本內容具有較強的豐富性,合理應用這些教學內容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意識。教師要在教學中給予學生充分的人文關懷,并以人文視角深入研究教學內容,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語文課本內容。站在學生的視角研究,教師認識到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情感和學習意愿。另一方面,教師要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在開展教學研究中,教師要使用多樣化教學手段收集和汲取多種類型的教學信息,實現優化教學的目標。比如,在學校中,語文教研組在提升教師語文教學水平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學校要定期開展語文教學研究活動,鼓勵教師提出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分享自己的教學心得、體會。由于同一學校中,學生狀況相似,因此教師的教學水平接近。通過使用這種方式可以幫助教師積累更多的教學經驗,有效應對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除此之外,在語文教學研究中,教師要積極應用互聯網,通過使用線上講座、線上會議等多種研究形式,獲得最新的教學研究資料。同時,教師可以在語文教學研究網站、微信群中獲得教學信息,其中包括教學視頻資料、微課等,從而縮短教師收集資料的時間,提升教學準備階段的工作水平。
(2)做充足的課前教學準備
為了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做好全面的準備工作,具體而言要做好以下幾點:首先,小學語文教師要深層次挖掘課程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教材內容,靈活應用教材。比如在備課《夜書所見》這首古詩時,教師要以生字詞語、注釋翻譯等為切入點,科學篩選和梳理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防止在課堂教學中出現遺漏知識點、翻譯偏差等問題。同時,教師在備課中要以詩歌的寫作背景、作者生平經歷、詩歌情感等為切入點,保證在課堂教學中帶領學生更加高效、多元化地學習詩歌。其次,教師要科學整合語文教學內容,編制科學的教學方案,外化和拓展教學內容,從而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分析和探究知識。比如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前,教師可以“童話故事”為主題,拓展教學內容,在教學方案中融入多個童話故事。這樣有利于學生深入了解優秀的文化和智慧,在傳遞語文知識的基礎上,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培養學生良好的文化繼承意識,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語文學習興趣。最后,在設計課堂教學結構中,教師要保證知行合一,全面提升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比如在學習《那一定會很好》前,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字詞教學和閱讀教學的前提下,適當融入寫作環節,培養學生發散思維,鼓勵學生將課堂上所學習的內容融入具體的寫作中。通過使用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表達能力,而且有利于大幅度提升課堂教學水平。
(3)科學應用教學資源和校園活動
在現代社會發展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在教學中重點應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通過使用多媒體設備讓學生直觀的掌握更多數據和信息。小學階段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嚴重不足,教師在教學中使用直觀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清晰地認知和了解抽象文章中表達的內容。例如在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課時,很多小學生并沒有去過小興安嶺,為了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形象地理解其中的內容,小學語文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將文章內容更加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對小興安嶺有深入認知。除此之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點關注學生的閱讀拓展,合理利用校園中充分的閱讀資源,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外閱讀活動中,從根本上提高學生詞匯和知識積累量。小學語文知識的學習需要經過長時間實踐,教師可以結合語文教學內容舉辦豐富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提高學生文化活動參與度,使學生在校園文化活動中獲得更多參與實踐的機會,這樣學生便會在日常語文課堂上更加積極參與學習,也會很快實現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4)利用翻轉課堂開展教學
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在課前深度自我學習課中應該掌握的內容,并在課堂上提出自己課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或者與小組學生、教師積極分析和討論。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提升學生課堂學習參與度,改善沉悶、枯燥的課堂教學氛圍,提升課堂教學環境的活躍性。例如在學習《大自然的聲音》時,教師可以在翻轉課堂教學中有效結合微課,并在微課中重點強調課程學習內容,細致闡述學生課前預習要求。對于小學生而言,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利用教師的教學規劃自主學習,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微課中,教師設置的預習要求實際上是一種學習規劃,學生在任務的指導下,站在自身的角度理解和學習文章內容,并從個人的角度準確發現問題和興趣點。這種教學方法與學生個性化學習標準相符,給予學生個人學習意愿以充分的尊重。
(5)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自主性
一方面,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目前,很多小學生都喜歡流行的古風文化,對古詩詞有著濃厚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使用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引導學生強化這一方面的研究,在尊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下,選擇合適的內容供學生學習和研究,進而有效整合課本中不同風格的作品,通過使用整體教學方法開展研究性教學。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自己喜歡的詩詞,并創造詩詞研究小組,努力查找相關信息和資料。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可以講解自己收集的古詩詞資料,增強學生語文學習自信心。同時,小學語文教師要對學生實施鼓勵性的評價措施,給予學生學習研究成果充分的肯定。另一方面,培養學生良好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知識。在小學語文學習中,學生通過認知和研究某一問題,可以獲得相應的知識內容,并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思考習慣。為此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保證選擇的教學內容的適當性,并以學生學習水平為基礎提出相應的問題。要求學生閱讀完文章后,有效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分析文章中個人情感和感受。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而且有利于學生在結合自我生活的基礎上獨立、深入地思考。在長期深入思考中,學生會逐漸認識到思考的樂趣,并在語文學習中增強自我意識與文本意識,形成良好的情感感受能力。
(6)設置語文教學情境,增強教學效率
小學生受到年齡影響對于語文文章理解能力相對較為有限,要想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以及知識理解難度,增強語文教學質量與效率,就需要為學生創造、提供一個語文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當中深入理解、認識知識,有序掌握文章文本內涵以及核心,獲取良好、優異熏陶和啟迪。一方面,在眾多情境教學方法當中,最常見的方法就是聯系學生生活展示情境,拉近語文知識和實際生活關聯性,指導學生積極掌握、了解作者通過文章反映的生活和思想,進而明確作者選材和創作立意、布局、語言應用等各個層面高明處,領域作者要想利用文章抒發的情感,受到真、善、美等各種情感的熏陶和影響。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將教材當中所描繪的生活場面和學生生活有效聯系,通過情景溝通幫助學生掌握生活知識寶庫,讓學生學習效果可以強化。例如:在學習《我們的奇妙世界》這一篇文章時,教師就可聯系生活為學生創造出情景,讓學生結合書中所描述的世界,思考自己生活中的奇妙內容,讓學生互相討論自身在一年四季當中經歷過的奇妙事件,以及自身對于這些奇妙事件的感受。教師此時可以適當針對學生展開引導,讓學生討論從這些事件當中自己收獲。學生通過課文內容想到自身在生活中遇到的奇妙事情,可以充分激發學生對于世界興趣以及文章學習興趣,讓學生深入教師所創造情境當中,更加深入地學習文章知識。
(7)巧妙使用多媒體營造課堂氛圍
學生在小學階段抽象思維不夠充足,更加容易接受直觀的事物和知識內容。而在傳統語文課堂教學當中,受到語文教學條件、教學內容等各類因素限制,教師所采取的語文教學手段、方式相對較為單調,學生很難獲取直觀、形象語文教學情境,整個語文課堂顯得較為枯燥和單調,效率一直得不到增強。所以,在實際進行語文教學時,需要針對多媒體這一教學設施展開科學、精準使用,為學生營造一個有利的學習環境和課堂氛圍,把傳統教師板書教學形式用圖片、視頻、文字等形式進行呈現,吸引學生注意力。例如:在學習《海底世界》這一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將課文中描述的海底世界視頻為學生播放,讓學生欣賞、觀看和認識各種動物、景觀,并讓學生抓住自己比較感興趣動物進行講解,讓學生用“有的像……”句式描述不同動物,并利用具體的語言來詳細感悟、了解海底世界當中豐富景色。在學生認真描述和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為學生播放與文章海底世界有關的水流聲音,結合多媒體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當中掌握知識,感受語文學習趣味性和樂趣。又比如:在學習《司馬光》時,教師可以在網絡搜索與司馬光有關的電影視頻以及歷史圖片資料,在司馬光文章教學之前為學生播放,讓學生在課程開始前對司馬光進行簡單了解和掌握,結合視頻來引出本節課要講解的知識內容,激發出學生對于后續知識求知欲望,以此來增強后續知識傳達質量和水平。
(8)及時反思教學形式優化教學內容
小學語文教學分為三個步驟環節,分別為課前設計以及結構調整和改善;課中語文知識教學;課后反思。在課后反思過程中,教師可積極針對教學方法合適性、學生理解程度進行反思,積極整合、總結語文教學經驗和手段,精準掌握學生喜愛的語文學習形式以及學生知識積累情況。引導學生不斷積累知識,提高學生在課堂當中學習優勢,開闊學生自身視野、想象能力以及知識接受程度,保證小學生可以在語文教學當中一直保持優異的熱情,例如:在學習《荷花》這一文章時,教師可以在引導學生關注景物描寫內容的同時,積極評估、思考學生對于知識把控情況,適當改變授課模式和方法,如在發現學生學習興趣和知識把握不夠充足后,教師可以適當指導學生展開小游戲,讓學生針對課文當中重點字詞進行記憶,每組挑選一名同學在臺上默寫,其他同學在臺下適當提供幫助,之后對比不同小組字詞寫出數量,較為優異的小組可以為其提供簡單小獎品,進而保證學生興趣、情緒可以得到適當改進。
(9)布置課后作業鞏固知識教學效果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課后作業的布置是十分關鍵的,對課后作業的合理布置可以讓學生語文知識得到鞏固。所以,教師需要對課后作業進行關注,結合本節課所學習到的內容以及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布置作業。首先,教師所布置的作業必須圍繞語文課文內容、重點知識進行設置。其次,管控、維持課后作業質量,盡量保證所布置的作業涵蓋各種知識點、作業有著一定價值。最后,可以分層次布置作業,依據班級學生對于文章知識把控狀態、學習基本功以及本節課教學目標、目的展開設置。例如:在學習《趙州橋》這一文章之后,教師就可分層次針對題目進行設置,對于基礎較弱、作業完成度不高學生,要求其熟練掌握文章內容;對于中等或者基礎較為優異學生,就需要讓學生在掌握知識、文章內容的基礎上,適當擴展自身知識積累量。如,讓學生在課后調查、了解趙州橋之后,寫一篇小作文,通過分層次的知識學習,讓不同層次學生均可完成課后作業,從中獲取知識。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尚待解決。為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注重課堂提問方式的有效應用,創造民主的教學環境,使用多種豐富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課堂學習參與程度,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語文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姚瑩.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初探[J]. 語文課內外,20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