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教育的改革與創新,越來越多新型的教學技術涌入到課堂教學中,轉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豐富了教學手段,微視頻的出現及其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便是信息化技術與教育融合的體現.微視頻作為近年來新興的教學方法,如何將其與物理教學融合,成為了眾多物理學科教師關注的話題,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微視頻在初中物理課前、課中、課后教學中的實踐運用進行了以下幾點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微視頻;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2)05-0118-02
收稿日期:2021-11-15
作者簡介:胡萍(1983.11-),女,江蘇省揚州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初中物理教學研究.
“微視頻”一般情況下以5~10分鐘的視頻資料呈現給學生,以更為直觀的視頻、圖片、音頻方式架起了“教”與“學”溝通的媒介,將微視頻運用在物理學科教學中,可以實現傳統教學方法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整合,提升教師所陳述內容的直觀性、啟發性、有效性,運用視頻、音頻技術為學生的物理學習打造了一場視聽的盛宴,能夠在學生在微視頻所創設的真實情境之中主動地參與學習、構建知識與能力,獲得獨特的學習體驗.但是,因為諸多教師并未掌握微視頻的有效使用方法,或只是將微視頻運用在課堂教學中,而導致微視頻并沒有在課程教學中發揮其應有的教學價值,這個問題迫切地需要解決,也是本文研究的重點所在.
1 微視頻在課前預習階段中的運用
預習是學生學習中的重要環節,有效的預習可以為學生的課堂知識點理解與吸收提供助力,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若是學生們能夠在預習中主動地發現問題,嘗試解決問題,帶著嘗試后未能解決的問題或疑惑進入到課堂學習中,其學習效果必然會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那么,怎樣讓學生實現高效的課前預習就成為了物理教師面臨的教學難題,在過去的物理預習指導中,大部分教師都會給學生布置課前閱讀書本內容的預習任務,但是對于剛剛接觸物理學科的初中生而言,物理課本中所呈現出的物理知識點過于抽象,物理定義與公式難以理解,因此導致學生的課前預習效果并不明顯,甚至還會產生物理學習難的消極心理.面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將微視頻運用在課前預習教學中,指導學生利用微視頻與書本內容結合的方式,完成課前預習任務,以吸引學生對物理課前預習學習的關注度,降低學生物理預習學習的難度,讓初中生可以輕松的、高效的完成物理預習學習任務.
以“功”的課前預習教學為例,這節課的主要知識點是讓學生認識到力學中功的含義,掌握做功必須要具備的兩個條件,掌握計算功大小的表達式等等,在課前預習中若是學生只是通過書本內容的閱讀,很難理解功的定義,也無法準確地判斷何時是有效做功,哪種狀態下力對做工沒有成效.為了幫助學生在預習學習中理解功的定義,初步地學會判斷是否做功,教師從學生的生活中選擇了幾個實例,并將其制作成微視頻展示給學生們觀看,首先視頻中展示了一個小車從靜止狀態到受到推力前行的運動狀態改變,一個木箱子在叉車上從下面運動到上面,一個人站在高樓上,用定滑輪拉動繩子下面的物體,物體受到拉力向上移動.在觀看了這一段視頻之后,讓學生分析這幾個物體在運動的狀態下受到了什么力,并解釋當力對物體的運動做出“貢獻”的時候,我們稱之為做了“功”.接下來,學生繼續播放教師提供了預習微視頻內容,視頻中有一塊大石頭,一個人用了全身的力氣推大石頭,但是因為石頭太沉,絲毫沒有運動,讓學生思考此時力是否做出了“功”,又展示了一個球在光滑的地面上因為受到慣性的作用而滾動,那么此時有沒有力做功呢?讓學生在微視頻的觀看之后,帶著問題閱讀課文中的內容,從生活經驗的視角去主動地理解與分析力學中的功,可以讓學生的課前預習更具針對性,提升學生預習學習的有效性,并帶著問題進入到后續的課堂學習中,為高效的課堂學習奠定了基礎.
2 微視頻在課堂教學階段中的運用
微視頻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可以起到輔助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作用,發揮出微視頻的教學優勢,在新課導入中創設情境,利用微視頻幫助學生理解物理概念,以微視頻攻克物理實驗教學的難關,以提升物理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具體如下:
首先,在新課導入中利用微視頻,抓住學生的眼球.相較于教師的口頭表述,微視頻在新課導入中的運用,可以憑借其聲情并茂的特點快速地抓住學生的眼球,調動學生新知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去探索新知.以“運動的快慢”一課為例,教師在課堂導入中可以給學生們播放2021年東京奧運會男子百米半決賽的視頻,讓學生通過奧運會百米比賽的視頻觀察,說出在這場比賽中誰獲得了第一名,許多學生都激動地說出“蘇炳添”,教師繼續提問:“你是怎么判斷誰跑的快、誰跑的慢的?”,學生說出:“速度,第一名跑的速度是最快的”,由此引出了本節課學習的主題“運動的快慢”與“速度”的關系.
其次,在物理概念教學中利用微視頻,使概念教學更為具體化、生動化.如在“日食”、“月食”的概念解釋中,即使教師嘗試多次的語言講解,學生對于“日食”、“月食”的形成過程以及概念理解仍然不夠透徹,那么此時教師可以借助微視頻動態地展示出“日食”、“月食”形成的過程,在動態的展示中利用箭頭表示出光線照射的方向,可以讓學生在物理微視頻內容的觀察中,由表及里地理解“日食”與“月食”的概念,掌握其形成的過程,了解其形成的原因,這是教師僅僅憑借語言講述所無法達到的教學效果.
3 微視頻在課后復習指導中的運用
課堂上的教學時間有限,教師無法為學生逐一地解答疑惑,但是有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對知識的吸收情況并不好,對于一些知識點的理解不夠透徹,若是這些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學生的疑惑就會越積越多,最終影響了學生的物理學習質量,同時也阻礙了初中生今后的物理學習之路.為了解決學生課上知識吸收不到位的問題,教師可以將課堂教學過程錄制成視頻資料,讓學生在課下結合自己的知識模糊點有針對性的選擇重復播放某一段視頻,反復的觀看之后弄清晰、理明白物理知識點.同時,教師也可以從網絡中選擇一些有助于學生知識點鞏固與能力提升的微視頻資料,以帶領學生走出題海戰術,又能起到查缺補漏的效果,促進學生在課后學習中得到進一步發展.
總之,微視頻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可以豐富物理教師的教學手段,為物理教學注入新的活力,提升物理教學的質量與效率,但是需要正確地認識微視頻作為一種先進的信息化教學手段,是以輔助工具運用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并不能完全代替教師的教學角色.只有做到合理的、適度的運動微視頻教學技術,才能更好地發揮出微視頻的教學作用,為我國的教育事業發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陳曉冉.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微視頻資源的開發與應用分析[J].新課程,2021(17):148-149.
[2] 林曉.微視頻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使用策略研究[J].中學理科園地,2021,17(03):23-24+31.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