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翻轉課堂在化學實驗教學當中的有效運用,化學課堂迎來了新的一次重大變革.翻轉課堂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能夠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讓學生帶著責任與義務去學習.將學習分為了三個階段,每一個階段當中都有明確的任務,并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的化學學習更加高效有趣.
關鍵詞:翻轉課堂;實驗教學;應用;初中化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2)05-0129-03
收稿日期:2021-11-15
作者簡介:楊鵬(1980.1-),男,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人,中學一級教師,從事初中化學教學研究.
1 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的意義
1.1 翻轉課堂的名詞解釋
在翻轉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課前會錄制相應的教學視頻來進行備課,當今社會已經全面走向數字化時代,學生在網絡環境中成長,使這些學生更加容易接受短視頻教學模式.對于學生來說,通過視頻學習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是非常符合現如今學生的行為習慣的,相比于傳統授課模式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并且可以彌補一些學生因為某些原因導致的缺課,視頻的便捷以及重復觀看可以很好彌補這個空缺,并且學生可以有選擇性的進行預習,不會因為其他原因耽誤了學習的進度.通過暫停與回放的功能滿足了各種學生的學習習慣,對于知識的難點、疑點學生也可以反復的推敲打磨,讓學生理解所有的知識點.教師也從單純的講授內容轉變為教學引導,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更加容易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和學生一起進行小組學習討論,有更多的時間去了解每位學生的具體情況,便于展開個性化輔導教育工作.通過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每位學生在完全了解吸收所教授內容的同時更加喜愛學習,使真正差異化的教學變成現實.
1.2 翻轉課堂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第一,將翻轉課堂應用到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當中,能夠將信息技術融入到傳統的教學模式,有了信息技術的加持,初中階段學生的化學實驗學習可以更加趨于輕松有趣.翻轉課堂是以網絡信息技術作為基礎的,在利用翻轉課堂進行授課時,教師首先要通過多媒體設備進行課件和視頻的制作,然后再利用網絡通訊將制作好的課件和視頻發放給學生,以供學生進行觀看和學習,或者是教師將課件與視頻上傳到統一的網絡平臺,學生自行進行下載.因此,利用翻轉課堂進行教學的全過程中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而這一模式也更加適合全新的背景時代之下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方式.
第二,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喜歡去探索一切自己未知的領域,而且具有很強的記憶力,在這一階段中教師展開良好的教育能夠使學生獲得受益終身的能力.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初中階段學生的自律能力還比較弱,有意注意的時間比較短,思緒經常會被外界環境所干擾,即使是沒有外界的干擾因素,初中生也無法長時間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如果教師在教學中沒有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所使用的教學方式不夠吸引學生,
就會導致學生的興趣降低,學習的狀態變差.利用翻轉課堂的模式展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能夠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被新型的教學資源、教學方式所吸引,滿足學生好奇心的同時能夠讓學生感受一個良好的學習過程.
第三,能夠實現綠色實驗.實驗是初中化學學習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實驗都適合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操作,這是由于一些實驗在操作的過程當中所運用到的化學用品會具有一定的腐蝕性、酸性和毒性等等,利用這類化學用品進行實驗很可能會導致學生在實驗的過程當中受傷.比如說,硝酸、硫酸、鹽酸等化學用品都具有很強的腐蝕性,而氯、氟、溴都是有毒的氣體,如果不慎被教師和學生吸入會導致中毒,同時還會對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污染.如果進行實驗會導致風險的出現,如果不進行實驗則會導致學生的化學學習效率低下,這個時候利用翻轉課堂就能夠很好的實現綠色化學實驗.利用視頻展開具體的實驗,能夠讓學生對于實驗過程的觀察更加細致,同時還能夠使得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更加強烈.
2 翻轉課堂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構建
2.1 教師教學過程的重構
翻轉課堂理念下的化學實驗教學十分注重教學前的準備過程,教師會給學生下達明確的任務,例如視頻觀看任務、小組分工合作任務等等,并且在網絡中尋找適合的測試題讓學生完成,以此檢驗學生的課前準備工作是否完成.讓學生進行課前的準備能夠充分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準備過程中難免會有自己無法解決,需要請教老師的難點,學生通過課前準備后能夠帶著任務進行課堂學習,在學習中有所側重,使得課堂學習更加有效率.
另外,學生在課前準備的過程當中,通過翻閱資料、觀看視頻、同伴討論等等模式對知識點已經有了較為深入地了解,在課堂當中教師就可以留出很大一部分空間讓學生進行項目技能的訓練.課堂教學中主要以師生交流、重難點講解、關鍵點示范、小組合作、實踐訓練等環節共同構成,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運用知識,讓學生真正的掌握知識技能.課后的反思總結工作的主要內容是對課堂教學內容、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測驗效果、教師教學方法等方面的總結與反思,對學生在學習中普遍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度的反思,并針對問題整理和研究,找到問題解決的辦法與策略,在反思中不斷完善.
2.2 學生學習過程重構
在翻轉課堂理論下的項目式教學課堂當中,教師教給學生要對學習負責.學習不再是壓在學生頭上、心理的重擔,而是等待著學生去解密和探索.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大膽放手,相信學生,學生在學習時不再受到教師的控制,學生成為了一件自己主動上心的事.學生的責任心、責任感讓他們必須沉下心來好好學習.在進行課堂前的準備、預習階段時,需要精心的、認真地去查閱資料,觀看視頻,針對重難點深度分析,可以和同伴討論,也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自行探究,之后完成課前準備的小測驗.
在課堂的教學當中,教師已經根據課程的重難點制作了微課視頻,學生可以反復觀看,加深自己的理解和記憶.在課堂中學生可以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和同伴進行交流討論.這樣的學習模式,修復了傳統學習模式的很多弊端,學生在課堂當中更像是交談、交流心得,而不是被動地學習.學生在掌握了知識技能以后,教師進行示范操作,在示范的過程中和學生強調技能的關鍵點和操作時需要注意的實際問題,幫助學生理論結合時間,加深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
3 翻轉課堂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當中的應用——以“氧氣的制備為例”
3.1 課前準備
3.1.1 教師準備
將翻轉課堂運用到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當中,所需要的主要教學設備有教學案例、PPT課件、相關的視頻以及教學練習題等等,在這其中準備PPT課件和錄制相關的視頻是教學準備階段當中的重點內容.教學練習題是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學生的學習水平展開的,主要是進行教學的拓展和延伸,具有很強的關聯性.
比如說,在學習“氧氣的制備”這一化學知識點時,教師一方面要對教學的內容和教學的目標展開分析和研究,另一方面還應當在此基礎上積極地整合教學資源,為學生設計相關的 PPT課件、視頻和教學練習題.所設置的練習題難度要不同,并且有一定的針對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自由地選擇練習題,在準備好教學資料之后,教師可以將這些教師資料上傳到教學平臺以供學生學習.
3.1.2 學生準備
學生在課前了解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觀看教學視頻和課件,完成教師布置的自主學習任務.學生首先通過教學視頻配合教學課件了解氧氣的基本性質:氧氣是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質,同時氧氣也是參與化學反應最多的物質之一;接下來認真地去觀察教師所錄制的實驗視頻,弄清楚實驗的制備原理、注意事項和每一個步驟.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性地觀看,對于復雜難懂的部分可以反復觀看直到弄懂為止,如果觀看視頻還是有搞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自己通過查閱教材和網絡資料學習,或者是記錄下具體問題,等到課堂教學時提出問題以待解決,用這種方式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更為課程討論和技能訓練留出了時間.
3.2 課堂學習
3.2.1 教師授課
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已經能夠對這一實驗的基本流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為學生之后的親自操作實驗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考慮至于實驗的繁瑣性,教師在授課時首先應當以答疑環節展開,學生提出這些疑問,教師針對這些重點進行講解,以便學生充分了解關于氧氣制備的全部知識點.然后教師利用化學實驗室為學生進行示范,讓學生在觀摩的同時更加形象地去了解氧氣制備的整個過程.
3.2.2 學生學習
教師可以按照三人一組將全班學生進行分組,組員依次進行實驗的操作,一位組員在進行實驗時,另外兩名組員觀摩的同時糾正這位同學可能發生的錯誤.小組成員在展開實驗時,一定要嚴格地按照操作步驟進行操作,以免發生意外.學生在進行實際的實驗過程時,教師應當進行巡回指導,并且強調實驗的注意事項以及實驗的操作步驟等等,保證實驗安全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地進行氧氣制備的探究.
3.3 課堂小結
在操作結束后,學生進入經驗交流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可以通過隨堂測驗更好的去檢驗學生對于這一化學知識點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比如說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出一些課后問題,讓學生進行解答:(1)經過本次學習后,嘗試著去總結氧氣的物理性質.(2)我們還可以通過哪些反應去獲得氧氣呢?(3)實驗當中所用到的二氧化錳是否可以用其他化學物質所替代呢?為什么?學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探究進行問題地解決,也可以借助各種智能設備在網上查閱相關的資料,幫助學生進行知識內容的拓展和延伸,有效地激發出學生對于化學實驗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作出教學點評,進行點評時可以由學生之間、小組之間互評,在互相評價中找出問題,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加以改善,不斷提高.
3.4 課后總結
教師在做課后總結時,側重點是根據學生在操作中普遍出現的問題和學生在學習中難以理解的點進行梳理和總結.同時,也要注重回歸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表現和感受,搜集學生課后反饋結果,對其整理和分析,并在總結當中找到優化的方式方法,對教學的內容做進一步地完善.這樣才能在課后總結環節不斷完善教學策略,以便今后設計課堂教學方法時,可以更好的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優化教學方式和方法,確保設計的教學內容都能夠切實的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
參考文獻:
[1] 王曉輝.翻轉課堂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知識文庫,2021(20):121-123.
[2] 邵艷清.基于微視頻資源的翻轉課堂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研究[J].智力,2021(08):121-122.
[責任編輯:季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