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秋菊
摘要:數學多元表征基于心理學理論獲得發展,可以將同一種數學學習對象通過多種表征形式呈現給學生,有效推動了數學教學的進程,也有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本文基于當前多元表征理論的成果,對多元表征視域下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教學作較系統的分析論述,期望可以為從事小學數學教學的朋友們提供些許建設意見。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教學;多元表征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2-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多元表征理論時,可以實現一個數學學習對象的情境表征、圖形表征、文字表征、符號表征,便于學生快速理解數學知識與原理[1]。另外,多元表征理論可以很好的調動學生的感官系統,激發學習積極性,全身心參與在數學知識的學習中,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多元表征理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得到了較廣泛的應用,在數學問題的解決教學中也有一定的應用,可以較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值得推廣應用。本文重點從三個方面談一談多元表征視域下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現作如下的論述。
1.運用多元表征減輕學生的認知負擔
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在學習與理解時會不可避免的遇到困難,若教師使用的教學方法缺乏先進性和適應性,則勢必無法確保學生建構學習與解題思路。在以往的小學數學問題教學中,教師主要使用語言表征和文字表征,無法有效打開學生的數學思維,且會一定程度上增加他們的學習負擔。針對于此,教師可以考慮使用多元表征,比如在闡述某一個數學知識點的邏輯內涵時,可以使用情境表征、圖像表征、符號表征等,最大限度減少抽象知識點的無效輸出,既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也減輕他們的認知負擔。
以部編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這一節教學為例,基于多元表征理論,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動手和繪制平行四邊形,在此過程中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借助“圖形表征”的理論引導學生學習有關于平行四邊形的知識點,主要是探究平行四邊形的概念與性質,探究時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在相互溝通和啟發的過程中歸納總結出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熟悉和理解抽象知識點,最大限度減少抽象知識的認知負擔。
2.運用多元表征發展學生的數學學習力
在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時,學習力有著十分的重要性,所以是教師重點培養學生的一種能力。在培養學生的學習力時,教師應多方面和多角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吸引他們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將零散的數學知識點濃縮,建構起數學知識體系[2]。在早期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使用的多元表征以兩種為主,一是文字表征,二是圖像表征,且這兩種表征使用時沒有實現良好的結合,導致課堂教學顯得枯燥乏味,學生的數學學習力發展受到限制。為此,教師應該進一步延伸多元表征,不僅要使用好文字表征、圖像表征,而且還應該結合實際情況使用情境表征、符合表征等。以情境表征的使用為例來說,教師應強化情境表征與圖像表征的結合力度,發揮著多元表征的優勢,以此發展學生的數學學習力。
比如在部編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兩、三位數的加法和減法》這一節教學時,為了營造富有趣味的教學課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制作數字卡片。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將數字卡做成頭飾的樣子,用特定的動作表示加法和減法,比如可以使用“胸前雙臂打叉”這一動作表示兩、三位數的減法,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自由“組合”,進行兩、三位數的加法和減法的運算。相信通過這樣的課堂設計,課堂教學可以變得“活起來”和“動起來”,圖像表征與情境表征可以有效結合起來,學生的數學學習力可以“潤物無聲”的得到培養。
3.運用多元表征幫助學生建構問題分析系統
在長時間的發展與運用中,多元表征涵蓋了更多的知識層面,主要涵蓋小學數學中的概念、命題、算法,有較強的復雜性。為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體系,更好解決數學問題,教師應嘗試使用多元表征激活學生的心理圖式。以小學數學中的概念知識和算法知識為例,學生要想內化這些知識,必須經歷自我建構這一過程,對概念知識和算法知識進行全方位的思考。
比如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概念的表征分析時,并幫助他們建構表征問題系統時,教師可以巧妙結合情境表征、圖形表征、文字表征、符號表征。具體來說,在這些多元表征的支撐下,學生更容易分析和理解數學概念知識的邏輯關系、因果關系,當形成表征問題系統后,教師便可以指導學生去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3]。應該說,當學生建構起表征問題系統后,無論是學習理論知識還是解決數學問題,均可以在腦海中建構知識體系,在分析推理過程中理解知識點,后續的解題嚴謹性可以大大提升。除此之外,教師應注意一點,在學生順利建構起表征問題系統后,應將解決問題的機會留給學生,讓他們自主解決數學問題,這也是進一步培育學生數學學習力的一種有效途徑,且有助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培育。
4.結語
多元表征理論的運用優勢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幫助學生很好的解決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在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教學中使用多元表征理論時,教師應該結合好情境表征、圖形表征、文字表征、符號表征,厘清數學知識點與問題中所蘊含的因果關系、邏輯關系,以此降低數學問題的解決難度。
參考文獻
[1]仲崇梅.多元表征下的小學數學可視化教學[J].數學教學通訊,2021(13):57-58.
[2]陳菲.“多元表征”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影響及應用[J].江西教育,2021(09):42-43.
[3]李茜,蔣洪,熊應龍.深度學習視域下小學高段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策略[J].教育科學論壇,2021(0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