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梅
摘要:近年來,學校由于教育體制的陸續變革,促使教學事業獲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就現階段情況來看,學校中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長期采用的中國傳統式教學方法,導致語文課堂枯燥乏味,缺乏活力。老師逐漸成為課堂的主體,對學生的思維方式產生了影響,從而削弱了小學低年級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而游戲教學方法則可以有效防止這種問題的出現,因此本篇重點以對小學低年級語文游戲教學方法進行了剖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游戲教學;課堂創新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2-
引言
中國傳統的教學方式要求學生全神貫注地聆聽教師講解,是一個機械被動的學習模式。當學生長時間處于一個機械、被動的學習中,就很易形成厭學的消極情緒。游戲課堂作為一個嶄新的血液加入到了學校課堂中,利用幼兒喜愛游戲的天性和對新奇事物的興趣,極大的培養了教學興趣,是與小學課堂和傳統學校教學模式根本不同的課堂創新。針對學校當今的教學狀況,我們不但要全面推行游戲教學方法,更要根據工作經歷,不斷總結教學經驗與教訓,使游戲課堂良好地開展下去。
一、游戲化教學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交際能力
學生們在義務教育前一直都處在家長的關愛中,但即便經過了小學義務教育也無法從原來的生活模式中迅速轉換出來,所以,在實際教學中,他們并沒有相應的人際交往能力。游戲教育是小學語文課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帶動小朋友的發展。游戲教學要求小朋友之間的相互交往,通過和他人的交往合作可以訓練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有助于其形成表現自己思想感情的活動方法。在游戲教學中,小學生們可以采用自己最了解、最感興趣的方法向同伴們傳達自己的情意,從而表現自身最真誠的一面。學生間彼此熟悉,更有利于他們走向家長的關懷,從而培養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1]。
2、有助于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受計劃生育的影響,由于中國當代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所以不少學生在自幼就形成了較為孤立的個性。而當前,不少兒童往往以自己家庭為中心,而且在心理承受能力方面并不強大,遭遇某些心靈上的傷害時就難以忍受,甚至有部分兒童產生了極端思想。許多小朋友對家長以及老師都有懼怕心理,根本無法開展正常的溝通交流。采用游戲教育可以轉變他們以自己為中心的不良思維,使他們了解自己表達的方法。此外,游戲教育可以縮短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和老師之間的關系,有利于后期語文教育良好地進行。
3、在開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通過對當前學校中游戲課堂的了解和考察,可以看到部分教師還保留著敷衍了事的態度,沒有完全意識到游戲課堂的真實含義。甚至于有些教師,思維還沒有放開,對游戲課堂教學存有不了解乃至偏執,他們覺得玩物易于喪志,游戲是一個不務正業的教育活動,在思想上也還沒有接觸這樣新型的課堂教學方式。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想要達到目標,只采取較簡單的教學方式,而無法取得在教學改革中的預期成效。而游戲課堂的真實含義,就是利用學生對游戲的愛好并以此為教育媒介,使學生在做游戲的過程中學會書本知識。轉變了以往學校傳統單純的教學模式并以這樣簡單生動的方法教育學生,使他們更愿意接觸新鮮的東西[2]。
二、小學低年級語文游戲教學的策略
1、提高游戲活動參與度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游戲教學中,學習者是游戲活動的主體參加者,而老師則是游戲教學活動的主體設計者。其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習者在游戲過程中掌握有關基礎知識,并訓練學習者的人際交往能力。所以,在進行游戲教育時,老師就必須全面掌握學生的心理活動,并選用學生最喜歡的游戲方法,以便于增加學生對游戲活動的參與性。比如:在學漢語拼音字時,老師應該通過找同學朋友的方法,將寫有字母的圖畫分給學生,并由教師出題,如父母、爺爺奶奶、家,之后再讓學生們自己組隊,最后用時間最短,回答正確的一組獲得小紅花,這就能夠有效增加學生的參與性。
2、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愛好是學校最佳的教師,當他們對所學知識內容充滿濃厚興趣時,教師就會積極性主動性地投身到教學當中,所以課堂教學很良好。小學語文課一年級(上)《秋女孩的信》這篇小學課文閱讀,介紹的具體內容是漂亮的秋女孩向大自然中的大雁、老鼠和青蛙以及山里的小同學好友們等人打電話,上面描繪了一幅幅大雁向南飛、落葉紛飛的靜美大秋圖案。在授課之前,教師還應該引導他們開始傳話游戲,教師說道:同桌好友,你們猜,秋女孩會對大雁、青蛙及小孩子們說些什么樣悄悄話呢,現在我們就來表演一番好不好?接著教師讓他們隨機地分類,和學員們共同商量所要傳話的具體內容,應該是:大雁你該向南飛啦;青蛙你該開始冬眠啦;小朋友你要多穿點衣裳,別受涼等內容。接著再以小隊為單元開始比賽,由裁判員將同樣的傳話具體內容告知每群的首位同桌。采用這樣的傳話游戲,能夠全面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展開教學。
3、看圖講課文式教學
小學低年級語文課本多以生動有趣的插圖作為主體教學內容,但由于低年級學生相比于傳統文字教育來說對插圖更加感興趣,這樣一來就更便于其接觸新知識,從而增強了學習者對教材內容的記憶[3]。也因此,在小學語文課教科書中的一個課文閱讀《蠶寶寶》,老師在授課時,就可以通過插圖對故事情節進行了介紹、說明,讓學習者就能對童話故事內容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并在授課前通過多媒體播放的幻燈片以及錄像,逐步使學習者對蠶孩子的由來和生存的自然環境加以認識,而同時對蠶孩子的生長過程與生長發育變化規律也能夠用幻燈片展示起來。這樣一來學習者在聆聽老師講解時,腦海中就能浮現出栩栩如生的插圖,使其對課本的認識更為深入。
結束語
語文作為小學低年級的重點科目,它對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成才發生了巨大的影響。設計并構建優質的游戲教學方法能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成績學習主動性,可以提升其復習的效果,并增加知識儲備。而目前學校低年級語文游戲教育的方式還有不少,因此要求老師們繼續努力,激發學生想像力,并設計出更為創新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鄭超.低年級語文游戲教學設計與實施探討[J]. 語文天地(小教版),2015,(2):29.
[2]張宇.小學低年級語文游戲教學方式探討[J].考試周刊,2014,(52).
[3] 湯小莉.談小學低年級語文游戲教學設計與實施[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51):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