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偉哲
摘要:初中綜合實踐課的構建目的是“促進學生在實踐中進行有效地感悟,進而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在教育教學中采取構建實踐活動的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通過教師的教育引導形成正確的思想觀與價值觀,進而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與發展。教師在構建實踐活動時應將德育教育融入其中,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取正確的認知,將正確的思想觀與道德觀融入自己的思想意識內,并成為自身行為的指導思想,實現學生朝著正確、健康的方向快速成長。
關鍵詞:初中綜合實踐課;實踐活動;德育教育;滲透策略
目前,我國當前的教育目標是實現素質教育,需要各學科、各學科在教育教學中將德育教育有效滲透在內,進而不斷感染學生思想意識并促進學生道德素養水平不斷提高。初中綜合實踐課注重的是學生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各方面知識、產生正確的認知與思想意識。在構建實踐活動課時應將德育教育融入其中,讓學生在實踐中去認知正確的思想觀與道德觀對自己成長具有的意義、對社會與國家發展具有的意義,進而能夠在面對各類事件時能夠運用正確的觀念與行為進行解決,進而實現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與發展的教育目標[1]。
一、在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中融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青春發育期,具有較強的叛逆心理及好勝心,會因思想不成熟及青春期的影響而產生錯誤的思想與行為。因此,需要在初中教育中注重德育教育的開展,利用有效的德育教育引領初中學生健康成長。由于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展方式是引導學生進行實踐的過程,幫助學生正確認知各項事物,是有效促進學生從實踐獲得真知的重要措施。因此,將德育教育與活動課程相融合,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認知到德育觀念的正確性、對自己成長與發展具有的重要作用,特別是能夠解決初中學生內心的疑惑而實現學生擁有正確的思想觀,進而實現初中德育教育的目標[2]。同時,綜合實踐活動課擁有非常廣闊的題材與環境,比如愛國教育中可以利用當下發生的實事、歷史事件開展活動,進而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升愛國情懷;在生活環境中存在豐富的德育行為、在我國各地區都擁有歷史博物館、英雄紀念碑等,可以作為愛國實踐活動開展的場地,進而實現良好的愛國教育。另外,綜合實踐活動課具有較強的社會實踐性,改變了以往德育教育只融入課堂中,可以利用社會實踐激發學生學習德育的興趣,并在實踐中達到了提升學生道德素養水平的教育目的。
二、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滲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明確德育教育目標并構建活動課內容
要實現綜合實踐活動課與德育教育良好地融合,第一步應先確定出德育教育的目標,并根據此目標創建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內容,進而讓學生在實踐中進行感悟,并在感悟中將正確的思想觀與道德觀融入思想意識中,進而成為學生的行為準則實現健康成長與發展的目標。
例如,在德育教育中的第一項應為愛國教育,原因是“有國才有家,才有學生良好的學習與成長環境。”因此,設定德育教育目標為愛國教育,并根據愛國教育這一目標創設綜合實踐活動。在構建綜合實踐活動時,應改變以往學習英雄事跡的德育教育方式,原因是在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中已經廣泛開展這類的活動,無法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并降低了德育教育效果。在構建綜合實踐活動課時,可以積極運用綜合實踐基地,在基地內可以根據不同的德育教育目標構建相應的教學情境、創建系統性教育體系,進而讓學生能夠在基地內充分的實踐,并在實踐中提升愛國情懷實現教育目標。比如,在基地內可以融入我國各領域的實踐活動,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其中一個領域進行實踐。在活動中,要將這一領域的發展歷程展示出來,還要將這一領域在國際上所占據的地位展示給學生,進而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同時,還要讓學生模仿這一領域的工作人員進行工作的過程,并引領所有參與這一領域中的學生共同研究這一領域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通過這一實踐過程,除了可以提升學生民族自豪感外,還能夠促進學生樹立自己的理想,進而能夠積極學習與成長,并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實現了愛國教育良好滲透的目的。
(二)融入家庭教育提升綜合實踐課活動融入德育教育的效果
在我國教育不斷發展下,認識到家庭教育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可以說其影響要顯著高于學校教育。因此,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時,應積極與家庭教育相結合,讓家庭教育配合綜合實踐活動課,讓活動開展的效果更加有效。
例如,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創設的活動內容為“項目式勞動教育”,學校可以與教育部門、社會各界進行聯系,讓學生能夠進入到實際勞動場地進行勞動,并將這一領域是如何依靠“勞動”快速成長與發展的過程闡述出來、展示出來,進而讓學生了解到人類社會的發展都是依靠人類的勞動而實現的,如果缺乏“勞動”的過程,人類社會的發展會停止不前,甚至是不斷衰退。然后,學校教師應積極與家長進行溝通,將當前的活動課內容及培養目標傳遞給家長,可讓家長在家庭生活中利用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進而再次讓學生了解到人類生存、生活、發展中處處離不開勞動,進而形成熱愛勞動的意識實現德育教育目標。比如,家長可以讓學生學習烹飪及進行烹飪、實施大掃除、洗衣服等,讓學生了解到自身能夠干凈、整潔需要依靠“勞動”,只有勞動才能滿足自己的各項需求,在充分發揮出家庭教育作用的同時提高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展效果。
(三)注重學生個人感悟的抒發
在每一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后,都應采取讓學生抒發自己感悟的過程,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特別是在表達的過程中會對實踐的過程再次回憶,會通過回憶再次增強學生在此過程中產生的情感,進而讓德育教育觀念深層植入學生的思想意識中,并成為自身行為的指導準則,進而達到德育教育的目標。比如,在上述開展的項目式勞動教育活動中,可以在學生實踐后將自己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并上交給教師存檔作為學生的成長記錄。教師可將每一次活動后的學生感悟收集起來,在畢業時可以還給學生,讓學生了解自身的成長歷程,并再次回憶、再次受到德育教育的引導,促進學生堅守正確的思想觀與道德觀進行更好地成長。
結束語:
初中綜合實踐課在創建實踐活動課時應積極融入德育教育元素,讓德育教育貫穿于活動始終并作用于學生的思想意識,在有效植入學生思想意識后成為行為準則,促進學生健康地成長與發展。
參考文獻:
[1]任慶昌. 淺談將德育教學融入初中綜合實踐活動的策略[J]. 山海經:教育前沿, 2021(34):1.
[2]金國昌. 淺談在初中綜合實踐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J]. 中學生作文指導, 202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