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朋朋
摘要:小學音樂教學的展開,對于培養小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提升小學生的音樂藝術審美水平、鼓勵小學生實現音樂創作與創新等有著積極意義,對于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以及素質教育的推進也有著顯著價值。新時期,小學音樂教育圍繞著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有了新的挑戰,基于此,需要教師在教學方式上有所變革與突破,以更好地適應教學要求的變化,為全面提升小學生音樂核心素養提供幫助支持。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音樂;教學方式;多媒體技術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2-
以音樂為根本、以育人為根本,是小學音樂教育的方向與理念。音樂理解力、音樂鑒賞力、學習態度、審美體驗和文化認知等要素,構成了小學生音樂核心素養,對小學音樂教學的展開形成了指引。以培養小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為目標展開教學活動,需要有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也要有不斷創新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學方式變革,遵循小學生藝術認知與學習的規律,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音樂課堂,助力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實現小學生健康成長。
一、游戲教學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
依托音樂教學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首先應該通過多元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而游戲教學法無疑是高效的教學路徑。在小學音樂課堂中,要契合小學生的身心發育特點,將游戲教學融入音樂課堂之中,使音樂教學更有趣味性,使小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更高。
理解音樂、欣賞音樂、表達音樂,是小學生音樂學習的目標。在游戲教學中,將音樂相關的知識,以游戲的方式滲透給小學生,更利于小學生所理解和接受,也能夠創造小學生音樂情感表達的機會。模仿類的游戲,鼓勵學生模仿小動物的叫聲,體會聲音的長短與節拍的變化;角色扮演類的游戲,使小學生成為“舞臺”的主角,鼓勵學生用演唱的方式來表達情緒情感;創編類的游戲,引導小學生結合所學的歌曲,進行歌詞的創編,賦予歌曲更多的可能,使之更貼近小學生的生活,更生動更好玩。無論是音符與節拍的學習,還是歌曲與音樂的演唱,或是樂器的演奏等,都可以以游戲化的教學方式生動地展開,將枯燥的樂理知識融入游戲之中,將音樂的歌唱與游戲結合起來,使小學生得以順利地習得音樂知識、實現理解音樂、創編音樂、表達情感的多重目標,激發小學生音樂學習興趣,提升音樂學習的主動性。
二、多媒體融入鼓勵學生音樂藝術創新
多媒體技術的出現,為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展開及優化提供了幫助與支撐。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實現音樂教學方式的優化,搭建學生音樂創作與學習的平臺。無論是圖片,還是音樂的視頻,或是特定的音樂學習軟件,都能賦予音符以生命,使音符跳動起來,使課堂活躍起來,使小學生參與進來,在音樂所傳遞的積極情感中,實現小學生藝術感知與音樂賞鑒水平的提升。
構建開放、包容的音樂課堂。比如通過多媒體播放音樂視頻,進行音樂鑒賞活動。在鑒賞課上,鼓勵學生表達對音樂的觀點和看法,還可以將與音樂有關的歷史、人文等知識融入其中,使課堂知識內容更多元、更全面,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以提升。以多媒體的方式來展開音樂的學習活動,更利于營造音樂學習的情境與氛圍,更利于學生直觀地體會感受音樂的魅力,也能實現音樂與其他各學科的深度融合,使音樂課堂內容更豐富,使學生知識體系更完善。形成創作、創新的音樂課堂。在多媒體技術融入音樂課堂的過程中,多媒體不僅僅是引導、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好幫手,還可以成為學生音樂創作與創新的新載體。鼓勵學生使用多媒體軟件自行創編歌曲,實現音樂的創作與表達;引導學生將演唱的歌曲以視頻方式記錄下來,查找自身在演唱方面的欠缺與不足。
三、活動課程延伸學生音樂學習領域
小學音樂教學的展開,課堂是基礎,是根基。構建開放、多元的音樂課堂,以游戲教學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以多媒體技術提升音樂教學效果,實現學生音樂創作與創新。與此同時,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與人文素養,也需要延伸音樂課堂,使之與小學音樂社會實踐結合起來,通過多元的活動課程,使小學生真正感受生活中的音樂,體會到現實中的藝術。
去廣場、商場等地點去“尋找”音樂,體會到背景音樂的妙用,感受音樂烘托氣氛、表達情感的積極價值;設置音樂課外學習小組,鼓勵小學生學習演奏不同的樂器,并參與社區等表演活動,激發小學生的音樂自信心;與節慶活動相結合,舉辦六一兒童節的文藝演出、八一建軍節的軍旅歌曲合唱、國慶節的愛我中華歌曲演唱活動等,在音樂教育中滲透德育,提升學生的文化感知與素養;舉辦競爭性的音樂活動,如班級內部的“音樂智力競賽”,引導學生學習掌握更多樂理的知識,“校園歌曲演唱大賽”,則成為小學生歌唱表達與技藝比拼的舞臺。多元的活動課程,豐富了小學生的音樂體驗,激發了小學生的音樂熱情,也能夠引導小學生感受生活中的音樂之美,體會音樂所傳遞的正能量與積極情感,實現自身各方面能力素質的提升。
四、科學評價提升學生音樂核心素養
要培養提升小學生音樂核心素養,除了在教學方式上有所變化與創新外,還應該發揮教師評價的作用,通過科學評價,實現激勵與引導的效果,助力小學生的綜合成長與進步。
從小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角度來展開音樂教學評價,意味著教師不應該僅關注學生的音樂成績,而且要從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與感知能力、學生的音樂敏感度、學生的音樂創造力與創新能力等多個層面來形成全面評價。要立足課堂,延伸課外,從學生的課堂音樂表現、課外音樂實踐活動的參與情況等多個角度對學生進行客觀地評價。在教師評價方式中,要有理性地批評與指導,也應該有積極地鼓勵與支持。通過教師的評價,使學生查找自身在音樂方面的欠缺與不足,并予以糾正與完善,通過教師的肯定,使小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得以培養、音樂表達的自信心得以提升,從而順利起到督促、鼓勵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效果,并以此來助力小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
總之,以小學生音樂核心素養培養為目標展開音樂教學活動,需要教師在教學方式上有所突破與變革,通過游戲教學法激發小學生音樂學習興趣,通過多媒體技術營造音樂學習情境,通過多元活動課程提高小學生音樂學習參與,通過教師科學評價提升小學生音樂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于洪民.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方式變革的嘗試——以小學音樂“1+X”教學例談[J].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17(7)
[2]陳秀瓊.核心素養下的小學音樂生命活力課堂——以二年級《貝殼之歌》一課為例[J].新課程(中),2017(4)
[3]蔡輝輝.核心素養下的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探究[J].新教師,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