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露
摘要: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實施“雙減”政策,不僅是教育格局的重大調整,更是教育觀念的重大變更。本文將從“雙減”政策出臺的背景、“雙減”政策的目的、以及學校、教師如何應對“雙減”政策做闡述。
關鍵詞:雙減、學校教育、作業設計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2-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這是黨中央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戰略高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克服功利化、短視化教育行為,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保障每個兒童的健康成長所做出的重大決策。實施“雙減”政策,不僅是教育格局的重大調整,更是教育觀念的重大變更。那么,如何應對新時代教育形勢,也就成為當下最迫切需要厘清的問題。
從大局看,我國目前義務教育階段出現的教育突出問題是中小學生負擔太重,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短視化、功利化問題沒有根本解決,校外培訓機構無序發展,破壞了教育生態,嚴重影響了黨的教育方針的實現。因此,“雙減”政策,是黨中央針對中小學生負擔,尤其是“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的現象所做出的重要決策部署。新的政策要求我們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來認識和對待;要求我們從體制機制入手深化改革,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雙減”政策的目的就是讓學生的學習更好回歸校園,在校內學足學好,有效緩解家長焦慮情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目標是要達到“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1年內有效減輕、3年內成效顯著,人民群眾教育滿意度明顯提升”。
那么,減輕學生過重負擔, 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做到“應教盡教”“學足學好”,強化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作用。學校應對“雙減”政策要落實“校內三提”——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提升作業設計布置質量、提升課后服務水平。其中,作業的設計與布置,應作為學校應對“雙減”工作的重點。
從國家層面的指導思想來講,教育部辦公廳在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中明確指出作業是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必要補充。在課堂教學提質增效基礎上,切實發揮好作業育人功能,布置科學合理有效作業,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形成能力、培養習慣,幫助教師檢測教學效果、精準分析學情、改進教學方法,促進學校完善教學管理、開展科學評價、提高教育質量。
從學校層面的對應措施來講,學校需要控量為先、提質為重、轉型為本。學校應首先落實分類明確作業總量,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可在校內適當安排鞏固練習,小學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其次,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發揮作業診斷、鞏固、學情分析等功能,將作業設計納入教研體系,系統設計符合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鼓勵布置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堅決克服機械、無效作業,杜絕重復性、懲罰性作業;第三,學校和家長要引導學生科學利用業余時間,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開展適宜的體育鍛煉,開展閱讀和文藝活動。
從教師層面的落實措施來講,教師應深度研究學情與教材,提高備課實效;組織深度學習,培育核心素養;充分利用課堂主陣地,提高作業質量;研究作業管理效能,提升課后作業的“質”;設計菜單作業,強化反饋功能;對學生多元評價;進行教學上的創新;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家校共育;協調好職業角色與個人生活。
作為基礎教育工作者,我們將攜手奮進,砥礪前行,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準確把握育人方向,自覺提高對“雙減”的思想認識,深刻領會“雙減”的重大意義,切實擔負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