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郭青華
摘要:現階段,素質教育成為了各個階段教學工作的中心。在此背景下,教師各項教學活動的開展目標不再局限于幫助學生掌握學科知識,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提升綜合素養。而基于此,情景教學法成為了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尤其是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基于這門學科的特性,為學生搭建教學情境,對于推動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的改革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基于以上認識,本文從情境教學法的界定出發,探究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希望該研究能夠促進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用的發揮。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應用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應用情境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有利于幫助學生更深刻地認知所學的學科知識,同時也有助于他們綜合素養的形成,尤其是對于小學語文這門學科而言更是如此。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這種教學方法存在一定的應用價值,但同時也存在諸多問題[1]。本文將簡要闡述情境教學法的界定,探討了應用事物創設情境、利用音樂渲染情境以及確保學生在情景中的主動性,從而出促進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情境教學法界定
情境教學法,其實質是教師在課堂教學環節,有目的地借助特定手段為學生創設具有情緒色彩,且生動的教學場景,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過程中理解教材內容,以此來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其主要特點在于借助教學內容與特點手段,激發學生的情感。這種情感的激發若想要確保應用效果,就需要從兩個方面出發。一是形象性,即創設的教學情境可以滿足學生的理解與感知能力,讓其可以感知其中的知識與情感。二是情緒性。教學情境的創設的主要目標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需要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為此,就需要改變原有的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對此產生興趣,從而主動參與其中,進而幫助其實現知識與情感的提升。
二、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一)確保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所實施的教學活動需要聚焦于學生能力的發展,以學生為中心,應用更加靈活的教學方式,強化學生在課堂中的自主參與過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所設定的情境場景,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發揮。在教學實踐中,不同的教學模式在內容以及形式上有一定的差異,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教學的要求,對所設置的情境進行適當的調整,并鼓勵學生積極的與教師進行交流,在這個過程中了解學生對于課程的看法,確保所創設的情境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并且有利于學生能夠深入的參與到情境中。比如將相和的教學中,筆者首先學生對文章進行通讀,了解文章的故事脈絡,然后通過課堂提問,讓學生概括故事的內容。由于目前有很多與將相和故事情節相關的影視劇,因此有的學生提議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角色扮演,于是筆者筆者就讓學生在小組內準備,進行角色分工,最終在小組內進行角色扮演,這種教學模式一方面保證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另一方面也對使得學生對于文章的內容有更深的理解,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體會文章中的人物性格,從而提升教學的效果。
(二)創設實物演示情境
創設實物演示情境也是情境教學法的有效應用策略之一。實物演示情境主要是通過各種直觀教具,將知識客觀地呈現在學生眼前,通過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所學的知識。而基于小學語文這門學科的教學內容與特點,教師通過直觀教具創設實物演示情境開展教學,對于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提升綜合素養具有重要意義。以“昆蟲備忘錄”這一節內容為例,昆蟲是地球上重要的生命,種類豐富數量龐大。在本節課教學中需要學生掌握與昆蟲相關的基礎知識,并體會生命的奧妙,進而學習備忘錄這種文體。是對于小學生而言,有些昆蟲往往難以見到,所以以往教師通常是向學生展示相關圖片,再輔以這些圖片以及影像資料,讓學生得以大致了解昆蟲的種類以及習性的相關知識。這種教學模式并不利于學生深入地理解這些知識,對于培養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將會產生一定程度地影響。為此,教師就需要在課前提前為學生準備昆蟲模型,并將其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中。昆蟲標本基于獲取,與圖片以及影響資料相比,昆蟲標本也更加立體,通過在課堂中展示昆蟲標本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產生興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系統性的介紹不同昆蟲的特點,并讓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完成備忘錄,這種教學方式的優勢在于能夠最大程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使得知識的內容更加直觀,從而讓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認知這部分小學語文知識,提高教學效率。
(三)創建音樂渲染情境
音樂渲染情境的創設同樣有利于提升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成效。現如今,多媒體以及其他信息技術也成為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技術手段之一,而教師便可以利用這些先進的技術手段,為學生創設音樂渲染情境,通過聲音帶動他們的情感,讓其在情感中弱化對小學語文的理解難度,提升自身對語文知識的感悟,從而促進他們的綜合學習能力以及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以“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一節內容為例,本節內容中學生將會學習這首古詩的創作特點,體會文章中蘊含的情感。傳統的教學方式由于以口述教學為主,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很難精準的傳達這首古詩所蘊含的思想感情。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就可以應用多媒體播放與所講述內容有關的背景音樂,渲染教學情境氛圍,讓學生在音樂渲染的過程中,朗誦古詩,一方面能夠讓學生更好的體會到這首古詩中所蘊含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也能加深對小學語文知識的感悟和記憶,充實對自身語文知識的積累。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對于提升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積極意義。而情境教學法應用方式眾多,教師需要結合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特點,采用合理手段妥善應用,充分發揮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芳.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2(03):155-156.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3.075.
[2]徐夢月.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A0):40-42.
[3]吳丹.探究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知識文庫,2021(2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