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珊
摘要:德育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內容之一,良好的德育教育會給班級管理工作帶來積極影響,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風與學風。當前是“互聯網+”的時代,小學德育教育依托互聯網的發展,已經形成新的德育模式。本文筆者將從互聯網背景下出發,闡述網絡時代下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趨向以及實踐策略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德育;小學班主任;實踐
引言: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德育教育的黃金階段,他們十分容易接納新事物,可塑造性極強,而德育教育的結果將會影響他們行為習慣的養成,思想品德的形成,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在一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教育信息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結合當前的時代背景,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也面臨著新的挑戰。
一、“互聯網+”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新機遇
(一)教學方式多樣化
互聯網將來自外界的各種教學資源帶入到課堂,老師在課堂當中可以利用互聯網的優勢,來為同學們營造出良好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提高課堂的靈活性以及科技感。同時也能夠利用多姿多彩的表現形式將原本說教的知識轉化得生動易懂,使學生更容易接受。目前現代化教學思想以及科技教學手段已經成為了當下的主流教學趨勢。老師在融合互聯網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通過不同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思維的碰撞,能夠激起不一樣的火花,讓教學課堂變得更加多元,更加多樣。
(二)教學更加趨于日常
德育工作的開展需要在適當時機走出教室,參與到學生的日常當中,使學生真實的感受日常生活場景中的德育知識。老師可以利用網絡了解同學們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日常生活習慣,可以充分利用當下的信息以及網絡資源來了解更多處于小學年齡階段的同學們的實際學習需求以及日常生活需要。從而更加貼近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實際,讓教學工作更加順利的開展,也讓學生得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三)增加教師與家長的交流
互聯網時代下人們交流溝通更加便捷,以往班主任“家訪”的工作形式在今天看來效率低下已經不再適用,借助互聯網可以有效地拉近教師與學生家長的距離,在線上教師就能夠及時與家長溝通學生在校的近況表現以及在家的實際狀況。同時,家長也能夠隨時向班主任提出工作建議,促成有效合力,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
二、“互聯網+”背景下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策略
(一)引導學生文明上網
網絡時代下各種信息、短視頻等充斥著學生的日常生活,這其中既有糟粕也有精華。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不成熟,辨別是非進行信息篩選的能力較差,容易受到不良誘導,對學生“三觀”的塑造構成威脅,更有甚者模仿網絡中的危險行為,做出傷及自身的危險事情[1]。
教師要為學生做出榜樣,主動學習網絡知識,提升自身的網絡道德修養,再指導學生文明上網,提醒學生不要沉迷網絡游戲,不瀏覽或傳播不正當信息,嚴格遵守互聯網的道德規范,借助便利的互聯網搜索有價值的信息輔助學習和生活。
老師還可以結合網絡上的時事熱點來開展德育工作。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向同學們分析一些因無法分辨網絡上的不良信息而上當受騙的案例。從而讓同學們保持警惕心和安全防范意識。讓同學們具備基本的信息分辨能力,真正做到文明上網,正確利用網絡獲取知識,進行自主學習。
(二)轉變德育教育理念
傳統的“說教式”德育教學既空洞又缺乏實際的操作過程,難以使學生信服,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沒有將課堂的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而是要求學生從始至終的被動接受。
作為“互聯網+”時代下的一名班主任,我們要重新審視教學方法與當前的教育大環境,提升觀察能力和隨機應變能力,利用互聯網更貼近學生生活的優勢,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通過學生喜歡的方式進行正面引導。互聯網時代下教師應革新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與道德認識。
例如在普法知識講解或者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當中,這類教育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傳統的教學方式難以讓學生的深刻體會。通過網上庭審等互聯網資源,老師可以帶領同學們進行角色扮演,在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同學學習興趣的同時,讓同學們能夠處于特定的情境之中。真正的設身處地的思考,如果自己遇到了類似的問題,該怎樣的解決?從而有效培養同學們的法制觀念以及道德意識,讓德育教學工作充分發揮其應有的教學意義和教學價值。
(三)借助網絡資源強化德育
在大數據時代中,互聯網給學生帶來了求知的新渠道]。在學習環境、學習資源以及學習模式都自由的當下,教師要盡可能的培養出具有獨立個性的學生,鼓勵學生發散思維,對德育教育有更加深刻或獨到的見解,并確保學生能夠將課堂上學到的德育知識以不同的形式運用到實踐當中,為其未來走進社會奠定基礎。
對于一些自己不太擅長的教學內容時,老師更可以充分利用名師網絡課程的優質資源,通過優秀教師的教學實錄,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和高質量教育的需求。
(四)將網絡資源轉移到班會課上
主題班會課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定期心理輔導的一種重要途徑,對于正處于叛逆期的學生而言,說教的方式過于死板,不僅無法安撫學生的叛逆心理,甚至適得其反[4]。在網絡中搜索相關資源并帶到課堂中會使班會整體更加豐富,給學生帶來思考與啟發,將網絡資源與班會整合,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都會變得更加新穎,使教育內容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凝聚力,此外,將外界資源帶到課堂中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社會狀態的了解程度。
結束語:“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教育界也發生巨大變化,對于小學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來說,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偠灾?,互聯網的發展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便利的條件,當前互聯網時代下小學德育教育工作還有待更多教育工作者不畏艱辛的探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王瑜.互聯網時代下小學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新智慧,2019,19:43.
[2]陳雯婷.“互聯網+”時代小學德育工作創新策略[J].名師在線,2019,28:82-83.
[3]王美娜,方敏.互聯網時代小學生德育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生活教育,2020,05:62-65.
[4]韋蓉.我國小學德育實踐的現狀及啟示研究[D].安徽醫科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