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福彬
摘 要:案例教學是思想品德課經常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課程內容、教學思想和道德規范,通過收集和回答案例來理解教材內容的一種教學活動。案例教學方法使學生接觸到真實、典型的問題,并允許他們分析和討論這些問題,這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案例進行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深入了解中學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加深印象,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思想品德課。
關鍵詞:案例教學 思想品德 初中教學
引言
由于案例教學法在思想品德課中經常應用,在常規應用和實施中存在一些不足。基于案例的教學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加強說服能力,從而促進教學。通過精心挑選與課程相關的例子,以及幫助學生利用案例解決問題,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案例教學法的重要意義
1.1在傳統的教育中,教師完全處于主導地位,學生不被允許充分表達自己的個性。引入案例教學后,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得到充分體現,在教學過程中處于平等地位。品德教學的理論性很強,也很枯燥,僅靠老師的講解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案例研究法可以提供說明性的、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容易吸引學生學習。教師以案例為教學手段,讓學生參與到具體的實踐活動中,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高度體現。
1.2案例教學法的引入,它改變了教師對整個班級的主導地位而學生是被動接受的局面,將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師在演講中發揮主導作用,介紹與主題密切相關的案例,以便學生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反思,并鼓勵他們始終保持積極的態度,樂于反思,樂于接受答案。相比之下,案例研究方法將理論和現實生活結合在一起,學生對他們所學的東西有相當好的理解。這些案例說明了真實的社會問題。通過提出真實而典型的問題,大課堂的真實生活可以移植到小課堂上,讓學生參與到案例情景中,親身體驗情感,從而在理論和實踐之間建立起一座橋梁。
2、初中思想品德案例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2.1這些案例有助于實現課程的學習目標和內容。認真選擇適當的案例是實施案例研究的基礎,也是案例研究取得成效的前提條件。首先,案例必須與教材內容相關,具有代表性。此外,案例描述應盡可能簡潔、生動、易懂。重要的是,在選定的案例中,要有積極的教育,并輔以消極的教育。一些展示社會黑暗和丑陋一面的案例并非不可接受,但應謹慎和克制地使用。案例既要描述真實情況,又要符合課文的思想內容,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人類生存和發展過程中的真實問題和最重要的問題上,盡量貼近社會現實和學生的實際生活,體現出本班的思想道德特點。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們將始終知道他們的學習是有用的,他們可以將其付諸實踐,這將加強他們自主學習的動力。所舉的例子都不應該是微不足道的,而應該是與時代相關的。這是吸引學生并讓他們有新的感覺的唯一方法。
2.2應鼓勵學生在學習中應用他們所學的知識。教學方法的目的是讓學生靈活地從不同的角度應用他們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教師應該知道如何將知識與現實聯系起來,這需要選擇適當的案例。在選擇分析案例時,教師需要選擇與學生的學習相關的案例。只有這樣,它們才能繼續在學生的頭腦中產生共鳴,并滲透到他們的心中,使他們的知識得到進一步發展。案例的多樣性、豐富性和趣味性可以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而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也會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習變得新穎有趣。隨著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普及,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受到歡迎。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練習使用多媒體技術,將視頻和音頻相結合,使學生在課堂上更直觀地掌握知識。
2.3這些例子應該是說明性的,并適應學生的理解水平。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抓住學生的興趣,幫助他們輕松獲得知識。引用的案例應盡可能準確地描述引用案例的時間和地點,使其具有真實性,給人以真實感。這將使學生信服,并使該案例真正為他們所接受。但如果你胡編亂造,學生就會懷疑老師的知識,教學就不會有預期效果。最好的案例是那些與他們相關的案例,而不是遙遠的、不相關的案例。這種看得見、摸得著的例子幫助學生感受到,榜樣就在他們身邊,他們并不在幾十萬英里之外,而且只要他們努力,就能接觸到他們。這將帶來非常好的結果。給予學生充分參與的機會,讓每個學生完整地閱讀案例,回顧材料,分析問題并制定自己的解決方案。
2.4獨立學習使學生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在兩方或多方之間發起辯論。首先,他們應該確定討論的基本要求。例如,學生應該勇于表達自己的意見;其次,教師應允許學生充分表達他們的不同意見,幫助他們對社會現實進行透徹、辯證的分析。然后組織討論,讓學生積極參加。教師應該是民主的,組織討論并平等地參與。特別是,他們應該啟發和鼓勵不說話或很少說話的學生敞開心扉,消除他們的自卑感,從而形成一種主動參與的意識,確保有效的案例研究和交流。最后,選擇一個靈活的教學策略。鼓勵學生在案例研究中展示自己的觀點,在價值沖突中確定自己的觀點,通過比較和對比驗證自己的觀點,并通過探索性活動澄清自己的觀點,以達到學習目標。
3、結束語
在中學政治課上使用案例研究可以大大改善學習效果。案例教學法體現了素質教育的目標,強調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主觀能動性,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引起了學生的興趣,有助于學生理解學科的本質特征,因此,它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應該在教學中加以推廣。
參考文獻:
[1] 盤吉軍;淺談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學[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年16期
[2] 黃星宇;淺析高中地理新課程理念的案例教學[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年27期
[3]劉漢和;如何在中學政治教學中有效運用案例教學法[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