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毓英
◆摘? 要:隨著教育行業的改革,學校、老師、家長越來越注重學生的核心素養方面的提升,而小學階段的素養提升是學生發展的啟蒙階段,在這個階段,不僅要求學生有一定的道德和法治的基礎觀念及知識,也要求學生在綜合素質上也能有一個很大的進步,因此,老師在給學生上課的時候,要轉變傳統思想的教學模式,在現在的教學模式上找出適合小學生的創新教學方式,讓小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本文主要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措施做了一些分析。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生;核心素養;提升措施
現在很多的小學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只關注學生的數學、英語、語文成績,因此這三門課程的課時安排比較多,對于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課時安排還是比較少的,有時候甚至會被其他主課老師所占,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的改革,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小學生道德與法治教學的主要目的,事實上,對于這堂課的教學結果并不如人所意,因此,小學老師在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方式上一定要有創新,從而通過道德與法治這門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加強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的基礎教學,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
小學生在生活中的點滴行為,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他的道德品質和個人素養,而很多的教學老師卻嚴重地忽略了這一問題,只是給學生灌輸著一些基本的理論知識。學生們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比較模糊,無法理解其中的內涵,因此在生活中,課本的知識也都是拋之腦后,無法將課本的內容更好地和生活相聯系,針對這個情況,小學老師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方式上,要把相應的基礎教學,與生活聯系起來,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和綜合素質。
例如:老師在給學生講解《吃飯有講究》這節課的時候,可以將之前準備好的課件視頻拿出來給學生們播放一個小短片。小短片的內容就是一個人每次吃飯前不洗手,慢慢地手上開始滋長出細菌,這時候老師可以把細菌的照片稍微放大一些,讓學生們看到以后,談談自己的想法,然后開始慢慢引入書本的知識,引導學生飯前需要先洗手。接著播放小學生如何正確的洗手的視頻,讓學生們自己根據視頻中的動作反復實操練習。老師還可以繼續運用播放動畫視頻的方式,給學生展示餐桌上基本的禮儀,讓他們能從動畫片里看到小朋友吃飯前先洗手,到了餐桌上禮貌的打招呼,然后開始坐到餐桌旁邊的餐椅上,遇到老人的時候先禮讓,在吃飯的時候用筷子或者勺子去夾菜,吃的時候不要發出聲音,吃完以后用餐巾紙擦嘴的過程。整個流程完畢之后,老師關掉動畫,讓學生們自己再思考一下,然后老師一步步提問,學生回答,最后再播放一遍視頻,加深學生的印象,這樣不僅讓學生能夠感受到道德與法治這門課離生活這么近,而且也能讓學生通過視頻學習,在以后的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二、實施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的體驗教學,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
老師在給學生教學的時候,如果能夠帶領學生親身體驗,這對學生來說無疑是掌握知識的最好途徑。對于小學的道德與法治課也是一樣,當給學生上《我們當地的風俗》這節課的時候,老師可以課前讓學生們回家查找并思考一下我們當地的風俗有什么,在上課的時候,可采用室外教學的方式,將學生們帶到當地的博物館以及民俗館,讓學生走進當地的民風民俗,在這里面感受到當地的民風民俗。在這一過程中,老師可以再結合課本的知識對學生進行細微的講解,幫助學生加深印象。同時,老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們去養老院之類的地方,通過養老院老人的口述,讓學生了解到當地風俗的由來以及發展變遷,讓他們能夠感受到在這一歷史長河當中,風俗的長流不息,源遠流長。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當地的風俗,更加地熱愛自己的家鄉,也能讓學生受到一定的啟發:現在要好好學習,長大以后一定要更好地發展和創造家鄉。
三、創造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的情境教學,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
小學生的生活經驗不足,很多事情都沒有接觸過,思維比較簡單,但道德與法治這門課有一些內容又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學生在學的時候就比較費勁,思維跟不上,課堂學習效果不理想。因此,老師在講解一些比較抽象教學內容的時候,就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點以及思維方式,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比如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為學生創造合理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發他們的思考,讓學生通過教學情境模式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道德與法治課的知識內容。
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選舉產生班級委員會》這堂課的時候,可以根據現有的情況,進行一個情境模擬。首先在班級里面挑出幾個可以勝任班級委員會的候選人,讓他們依次上臺對自己進行一個全面的介紹,要求包括個人介紹、才藝展示、競選演講等內容,候選人依次介紹完了之后,老師可以讓全班同學開始對這幾個候選人進行無記名投票,然后再找幾個學生對這些投票進行整理,數出得票最高的一名候選人,擔任班級委員會。通過情景模擬,學生對選舉有了初步的感知,在這個時候,老師就可以介紹國家級的選舉方式,讓學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選舉的方式以及意義,從而學習到正確的選舉方式,加強他們選舉的道德、法律意識,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
四、結束語
總的來說,除了以上幾種方法之外,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接收知識的水平對教學進行一定的創新,從而讓學生能夠較好地學習和成長。
參考文獻
[1]李應涌. 農村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策略[J]. 小品文選刊:下, 2020(3):0103-0103.
[2]徐余.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策略[J]. 讀與寫(教師), 2020, 000(004):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