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現如今,伴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引進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為教學增添動力已經成為了一種必然趨勢。其中借助于多媒體的應用,能夠促進包括文字、視頻、圖像以及音頻等在內的多種溝通溝通,從而實現教學過程中的高效化,真正建立一個面向信息化發展的多維立體、創新生動的教學課堂。對此,本文中筆者將基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著重分析多媒體教學怎樣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根據多媒體課件制作與運用的基本原則、方法、重要性,提出具體的應用策略,以期推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關鍵詞】? ? 多媒體教學? ? 小學數學? ? 課堂教學? ? 教學有效性
引言:
為了進一步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更好地完成既定課堂教學目標與任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當中要善于利用多媒體課件開展教學,設計豐富精彩的教學活動與內容,通過圖像、文字等多種方式將教學內容展現給學生們,從而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帶動他們的數學學習動力,為情景教學、體驗教學、對話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提供堅實的教學基礎。對此,也要求教師必須要緊扣教材主題,貫徹教學理念;打破傳統模式,創新教學體裁;強調形式多樣,注重內容全面。從而使多媒體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當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一、多媒體課件制作與運用的基本原則分析
(一)緊扣教材內容,貫徹教學理念
在制作與運用多媒體課件過程中,需要基于教材的實際體系,堅決避免多媒體課件脫離基本的教材內容,從而導致的教學意義與有效性無法體現等情況,也就無法發揮出實際的教學目標。在多媒體課件制作過程中,需要依托于各種感人事跡、視頻、經典案例以及圖片等形式的資料,從而更好地打動學生,讓他們在價值觀、道德觀、世界觀與人生觀等思想上都能夠產生強烈的共鳴與認同,從而讓數學教學能夠擴展更多的層面。同時教師也需要將這個理念貫穿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與運用全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出多媒體課件的指導與規范等教育作用。
(二)打破傳統模式,創新教學體裁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經常存在“灌輸式”教學的現象,導致教學呆板單一,無法發揮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無法讓數學知識更好地激發學生思維。而借助于多媒體課件則能夠有效創新與優化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制作與運用多媒體課件時,必須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舒服,要敢于面對并完善各種教學弊端,用更加生動形象且新穎的教學體裁針對展現更加詳細化的教學內容,從而使教師的教學呈現出多元化、新穎化發展。在運用多媒體課件過程中,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吸引性與感染力,同時也能夠實現教與學的更高效互動與交流,讓學生們都有機會踴躍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
(三)強調形式多樣,注重內容全面
多媒體課件這種教學工具,集合了思想性、藝術性以及教育性,是一種十分全面且有效的教學工具。在制作多媒體課件過程中,教師需要防止自己邁入誤區,避免只注重多媒體課件制作形式上的多樣化發展,避免盲目的為了吸引眼球而忽略了制作內容上的合理性,最終導致教學效果不盡人意。因此,基于多媒體課件的這幾種性質來看,就是在制作過程中需要將其中思想性與教育性的教學內容,通過藝術性的形式展現出來。對此就需要教師在制作與運用多媒體課件過程中,必須要強化形式的多樣性與內容的全面性,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注重對多媒體課件內容的合理把控[1]。
二、多媒體課件制作與運用的基本方法分析
(一)現代技術信息搜集法
利用現代化的網絡信息技術,可以通過其中的搜索引擎來搜索各種各樣的數據信息,不僅僅具有方便快捷的優勢,而且其中的信息含量也較為豐富,同時能夠實現及時的信息更新。這種多媒體課件制作方法是伴隨著當前教育研究與變革過程中而出現的一種不可或缺的有效方法,因此在制作多媒體課件過程中需要加強對這種方法的應用,借助于互聯網當中的豐富資源優勢,從中獲取更多的共享化資源,對多媒體課件內容進行不斷豐富。除此之外,還可以借助于更加精美的音頻與圖像制作,幫助學生們生動進行記憶,讓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變為生動靈活的趣味知識[2]。
(二)理論論證法
在多媒體課件運用過程中,可以按照以下流程的理論論證方法進行:具體——抽象歸納;一般——個別演繹、綜合與分析等。通過這種理論論證法的合理運用,能夠實現講實大道理、講透深道理、講正小道理以及講到歪道理等效果,讓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加信服教師的所講所授,也能夠在心里對教師產生更強烈的認同感。從根本上來看,理論論證法能夠為小學數學學科當中的多媒體課件制作與運用提供充分的思維方法,并且這種思維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與理性價值,更具有強烈的研究與運用價值,能夠為日后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創造良好條件[3]。
(三)問卷調查與訪談法
教師在運用多媒體課件過程中,教師首先可以借助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當中的便利條件來制作多媒體課件,并針對學生們定期開展問卷調查,也可以針對部分同學進行隨機的訪談,從而及時掌握學生們的思想現狀與實際需求,并讓這些重要的資料信息來充實教師的多媒體課件制作內容與教學內容,讓多媒體課件在運用過程中具有更強的針對性與現實性,而后將其吸收并反映到多媒體課件制作過程當中。總的來看,問卷調查與訪談法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開展之前制作多媒體課件的重要方式,能夠為教師提供強有力的決策依據,從而體現出多媒體課件教學的合理性。
(四)適合的制作軟件
為了讓多媒體課件制作過后能夠更好地適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際情況,叫必須要選擇一個合適的多媒體課件制作軟件。通常情況下,就大部分教師來說,只需要熟練地掌握PPT就可以制作一個較為精美的多媒體課件。PPT軟件作為Office辦公軟件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還能夠與Word、Excel等軟件具有較強的兼容性,在操作上也有一定的互通性,因此十分有利于教師上手,簡單易學,操作方便,只需要進行簡單的操作與調整就能夠制作出完善的多媒體課件。除此之外,就是對PPT的合理運用,還能夠實現多媒體課件的共享性,從而讓教師更好的控制教學進度[4]。當然,伴隨著技術手段的不斷發展,目前也出現了更多種類的多媒體課件制作軟件,比如acdsee、snagit、hypersnap、金山畫王等,都能夠制作出精美豐富的數學教學多媒體課件,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也可以積極學習這部分軟件,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多媒體課件制作質量。
三、多媒體課件制作與運用的重要性分析
(一)化靜為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們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態度將直接由他們的學習興趣所決定。因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合理地運用一些圖片、數據、視頻、時事新聞等材料,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吸引他們更加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基于傳統教學模式下大部分學生面對數學學科生硬刻板的教材以及枯燥乏味的教學方法而感到無趣這一問題,就可以充分結合當前的技術手段,制作出趣味性更強的多媒體課件,讓教學化靜為動,充分活躍課堂氛圍,調動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正是因為多媒體課件所具備的動態化教學優勢,能夠將靜態的數學圖形結合實際教學需求,給予學生們動態化的感知,從而使他們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5]。
(二)營造情境,形象化學生記憶
多媒體課件的合理運用,能夠將小學數學學科當中的抽象化知識轉變為具體化的內容,從而讓學生們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真正“看得見”,調動起學生們不同感官的參與,使他們既可以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濃厚的興趣所在,也能夠通過形象化、具體化的內容更有利于他們的知識記憶。除此之外,多媒體課件教學還具有集成化、信息化以及多樣化等特征,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們帶入到一定的數學實踐情境,營造出不一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們感受到數學學習的不同之處。
(三)寓教于樂,增添學習動力
多媒體本身就具有圖文并茂、聲像結合的特點,能夠為小學生提供更加豐富且多樣化的感性學習材料、逼真有效的情景感受、生動形象的畫面色彩、趣味橫生的動畫內容以及悅耳動聽的音樂風格,從而將學生們帶入到一個相對輕松的學習氛圍當中,這將大大減少數學學科課堂教學的枯燥性。除此之外,多媒體教學還具有十分靈活多變的優勢,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將案例式、討論式以及啟發式等多種不同的教學方式融到課堂教學當中,也能夠通過對重點、難點學習內容加強注釋或選擇不同自體的方式更好地展現給學生們,進而大大增添了小學生的學習動力[6]。
四、運用多媒體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一)以激發興趣為出發點,提升效率
學習興趣是提升教師教學效率的最根本動力,因此教師需要運用多媒體課件,將客觀事物更加形象直觀地展現出來,對學生們的感官進行充分刺激,調動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有一個更加輕松愉快的心情。對此就需要教師以興趣為出發點,利用多媒體課件著重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克和千克”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們播放克與千克的關系圖,并通過視頻動畫演示的方式,為學生們講解克與千克的換算比例,從而使他們更清晰的懂得1000g=1kg。另外,通過這種視頻動畫演示的方式,還能夠將換算比例這一難懂的概念轉變為學生們喜愛的視頻動畫方式,從而使他們帶著濃烈的學習興趣來觀看并學習,進而能夠大大提升學習效率與質量,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創設情境形象化學習內容,提升效率
數學學習相較于其他學科是比較抽象且枯燥的,但是就小學生而言,則可以通過一些特定情境的創設來改變數學學科的這種枯燥與抽象。對此就需要教師認識到多媒體課件這種教學手段的重要意義。結合教材當中的具體內容、學生的心理特點,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們提供更加形象化的學習內容,從而將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內容。
例如:在教學有關“角的初步認識”這單元內容時,由于書中所表述的角的概念大多抽象難懂,因此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在班級內創設一個“尋找角”的情境,比如通過PPT一張一張為學生們播放不同類型圖片,可以包括紅領巾、扇子、三角板、鞋子、衣服等,并讓學生們指出哪些屬于角、哪些不屬于角,從而讓學生們更加直觀立體地感受到“角”為何物,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以具體感知帶動抽象思維,提升效率
根據心理學來看,越是具體的感知,則對應的表象就會更加清晰深刻,也更有利于小學生實現感性至理性的成長,同時也有助于發展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使他們建立起更加清晰的數學概念與更加強大的數學能力。同時對于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大多沒有一個強烈的感知意識與能力,感知的范圍也相對較小。對此,教師就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以具體的感知帶動小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提升整體的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認識時間”這一單元知識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們展示不同時間、不同季節的圖片與影像資料,并讓學生們在觀察過后說說自己從中發現了什么。而通過四季更替以及晝夜變化的明顯圖片,則很容易讓學生們發現時間這一概念,而后在開展后續的小時、分、秒等教學將會事半功倍。通過這種具體感知,能夠充分激發小學生的抽象思維,進而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通過多媒體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提升效率
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背景之下,要求教師們需要更加關注對學生思維意識、創新能力與探究能力等方面的培育,從而讓所有學生都能夠在數學學科的學習過程中獲取不同程度的成長與發展。所以要求教師在設計制作多媒體課件過程中,需要充分考量對學生們這幾方面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們的學習能力與探究能力獲得充分提升。例如:在學習有關“長方形周長計算”方面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將一個長為5cm、寬為3cm的長方形展示出來,并將長方形的四條線進行突出顯示,其中長與寬的數值要用不同顏色標注出來,后續可以通過幾種動態演示方式,將不同的解題方式展現出來,而后要求學生們列出幾種不同的解題算式。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更好地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能力與創新能力,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五)通過多媒體擴大學生知識面,提升效率
多媒體教學能夠擺脫時空上的束縛,讓學生們的知識層面不再局限于課本內容。比如在教學有關“小數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知識時,教師就可以首先為學生們提供多種不同的小數信息,比如“蘇炳添百米9.83s”“人體正常溫度約36.5℃”等,這樣一來,能夠將小數教學完美的結合生活實際,從而擴展學生們的知識層面,提升整體的教學效率。除此之外,通過這種教學方式,還能夠讓學生們轉變對數學學科抽象化的認知,讓他們意識到在我們日常生活過程中,也有著許多數學知識點,因此數學學習是十分關鍵的,進而增強他們心中對數學的認同感,提升他們對數學學習的重視。
五、結束語
在上述內容中,筆者提出了以激發興趣為出發點,提升效率、創設情境形象化學習內容,提升效率、以具體感知帶動抽象思維,提升效率、通過多媒體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提升效率、通過多媒體擴大學生知識面,提升效率、資料呈現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提升效率這六點有效的多媒體應用策略,盡管這幾種策略都是十分有效的運用方法,但是都需要教師抓住其中的精髓,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而更好地發揮出多媒體技術優勢。
參? 考? 文? 獻
[1] 范勇.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J].? 2021(2019-15):71-71.
[2] 李飛.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施有效性的幾點嘗試[J]. 文學少年, 2020(26):1.
[3] 李海英. 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實效性[J].? 2020.
[4] 張明河. 淺議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J].? 2020.
[5] 匡文平. 運用多媒體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 小學生(中旬刊), 2020(03):96-96.
[6] 韓俊吉.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 中華少年, 2020(13).
[7] 曹小芳. 巧用多媒體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 文淵(小學版), 2019.
作者單位:楊金才? ?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龍元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