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琳
摘要:我國社會經濟蓬勃發展、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在此背景下涌現出各種先進教學技術與設備,并在高校課程教學中有著顯著的教學成效。為進一步推進高校公共體育在線課程改革,教師可以嘗試立足于成果導向理念下創新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課堂,旨在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拓展他們的認知視野、充實他們的知識體系,最終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鑒于此,教師需以成果導向理念為引導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最終完成學習任務,最終優化公共體育在線課程教學成效。
關鍵詞:成果導向理念;高校;公共體育;在線課堂;策略研究
一、明確公共體育課程學習成果目標
結合筆者實踐調研可知,高校公共體育在線課程的學生是參差不齊的,有著不同的學習基礎、領悟能力以及認知層次。為此,教師需調整教學方案和教學目標,開展極具針對性、層次性的教學活動。教師需充分意識到開設公共體育在線課程的目的在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能夠在學習興趣的驅動下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獲取基礎知識和體育技能,逐步形成體育意識和終身教育意識。為此,教師需以此為核心目標來確立細化的小目標,并借助教學方式來實施教學方案。因此,教師還應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依據OBE理念來創設教學模式,選擇教學方式,最終使得學生在了解、接觸體育運動的過程中產生學習興趣。為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教師需結合教學內容、課程特點以及學生需求來設計教學內容、確定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多重感官,豐富他們的體驗感知,最終能夠促進他們的個性化發展,提升公共體育在線課程的教學質量。
二、優化公共體育課程教學內容
眾所周知,公共體育課程是高校學生增強體能、排解情緒的主要途徑,學生能夠在教師開展的體育鍛煉中增進身心健康、提升體育素養,該課程是高校課程體系中的重要構成部分。為此,教師需提高對體育課程教學的重視度和關注度,充分彰顯其育人作用。結合體育課程涉及的內容可知,該課程巧妙地將身體發展、思政教育、文化教育、勞動教育、潛能啟發結合了起來,是提升學生人文素養、體育素養的重要教學途徑。基于成果導向理論視域下,教師需在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下設計公共體育在線課程內容,結合學生發展需求和畢業要求來選擇合適的課程教學內容,最終能夠將“以生為本、產出導向”這一教學理論落到實處。第一,教師需在體育教學中適當融入思政教育內容,旨在幫助學生樹立體育強國的理想與信念,并有效培養他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其能夠積極參與到體育強國建設中。第二,適當融入傳統優秀文化,在講解課程內容的過程中自然滲透優秀傳統文化,以此來增強學生的體育文化自信,使其明白無論哪類體育項目都含有運動文化,從而使其能夠參與到運動文化傳承中。第三,教師需與時俱進地更新和替換體育理論知識,使得學生能夠了解到最新的體育理論,從而能夠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內化為實踐技能。第四,教師還應適當融入體育精神和競技規則,使得學生能夠在體育精神的驅動下,在競技規范的范圍內開展體育練習,最終幫助他們樹立拼搏精神和超越精神,為他們后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構建分類有序公共體育課程體系
結合實踐調研可知,高校公共體育在線課程存在同質化的問題,在線教學平臺上有著大量相近或相似的課堂,僅僅是所屬院校或教師不同,因此,并未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課程類型。此外,多數在線課程資源還存在不分類的問題,使得學生容易產生茫然的感受,無法系統地完成項目學習。鑒于此,教師在構建在線教學課程體系時需對教學資源進行分類管理,在分類中融入OBE教學理念,使得學生能夠在課程選擇的過程中了解到學習產出具體結果。由于體育課程涉及有多種科目、多種級別以及多種項目,需將所有課程內容進行整合與分裂,比如可以劃分為體育健身、體育健美、民族傳統體育以及體育文化課程等類型,并對每門課程在下設有初級、中級以及高級課程,還應將專業體育課程和體育素養課程區別開來等等。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在網絡在線教學平臺設置不同的課程模塊功能,將體育課程能夠依據不同類別歸屬進去。高校秉承著院校體育教學計劃來構建分類有序的公共體育體系,在實現課程資源整合的同時,能夠進一步明確學習成果和課程標準,從而能夠切實地提高公共體育在線課程的教學質量。
四、結語
總而言之,基于現代化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公共體育在線課程教師需基于成果導向理念下探尋優化課程設置的有效措施,比如可以通過明確體育學習成果目標、優化體育課程教學內容、構建分類有序課程體系,以此來有效保障體育在線課程教學質量,實現提高體育人才培育質量的教學目標,與此同時,還能夠推進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進程。
參考文獻:
[1]郭秀萌,黃東海,史佩鑫.基于OBE下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模式改革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1(5):123-124.
[2]文亞群,劉鋒.基于OBE理念的高職體育類在線課程建設研究[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