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菊蘭
摘要: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不僅要關注信息技術知識的傳遞,還需要關注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挖掘課程中的德育元素。但是就現階段的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現狀來看,部分教師對德育在教學中的滲透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導致初中信息技術課堂德育教育依然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下面筆者就當今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的德育滲透常見的問題發表一下自己的想法,希望本文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給各位教師同仁一定的啟發和幫助。
關鍵詞:立德樹人;初中;信息技術;德育;策略研究
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基本內容,正所謂立德樹人,教育要以德字為先,重視學生培養自身的品德與習慣,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風范。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傳播的速度加快了,社會新聞、熱點信息傳播速度極快,網絡信息環境愈加復雜,這給德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初中學生心理不成熟,尚沒有形成成熟獨立的思想價值觀,所以信息識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差,受不良信息的影響比較大。基于此,信息技術課程必須要承擔起德育工作責任,在課程中融入德育,促使學生全面成長。
一、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我國的教育工作一直關注道德教育,針對道德教育提出了“課程思政”的理念,要求每門課程都要落實德育工作,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也需要關注德育工作。在網絡時代,信息量暴增,網絡上充斥了各種各樣的信息,而初中生正處于價值觀發展的關鍵期,他們對周圍發生的事情很感興趣,容易分心,并且處于熟練黃金階段,容易搖擺,受網絡信息影響比較大。信息技術課程必須要承擔起德育責任,教學生如何正確過濾此信息,以及如何正確使用計算機網絡,選擇自己需要的健康信息。教師要挖掘信息技術課程的德育元素,正確引導學生,妥善處理好信息技術知識教學和德育的關系,教學生養成正確的上網習慣,正確辨認網絡信息,同時還要在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過程中,養成合作學習、自主探究能力,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二、寓德育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策略
(一)計算機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
在信息技術教學工作中開展德育,教師可以從培養良好的上網習慣入手。教師引導學生正確瀏覽網頁,合理分配上網時間、學習時間和休息時間,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不沉溺于網絡世界。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和督促,這個階段很多學生開始進入到叛逆期,有了自己的主見和想法,所以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通過積極的心理暗示等方法引導學生強化自我管理能力。因為計算機課程大部分時候需要在機房進行,但是有很多同學會把食物帶入到機房,或者使用計算機的時候不愛護計算機設備,操作不規范損壞電腦硬件,或者隨意刪除電腦里的文件。這些都是不良的計算機操作習慣,也是道德品質低的表現,教師應該重視這些行為,并且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好榜樣,注意自己在教學中的一言一行,才能有效地感染到學生,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提供方向和參考。
(二)挖掘計算機德育元素,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網絡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中,給生活帶來了便利,今天人們生活中的各個角落里都有信息技術的影子,將人們的生活變得智能化。但是,信息技術帶給我們的影響是雙重的,網絡中的信息良莠不齊,所以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正確科學健康上網,能夠針對網絡中的信息進行辨識,提高自己分辨是非和自控能力。這也是教師在教學中需要落實好的一部分德育教育的內容。
例如,在《從因特網獲取信息》這一課中,教師可以結合網絡詐騙等事件,讓學生能夠認識到網絡中信息的好壞之分,能夠科學健康地在網絡中獲取信息,讓學生認識到網絡也存在著不安全性,教育學生不要利用網絡信息做出違法的事情,多給學生介紹一些有益的健康的網站,引導學生可以健康并且快樂上網。又如,教師也可以挖掘愛國主義教育元素,在學習《信息安全》時,教師可以就一些危害國家信息安全的案例和帶來的危害進行分析,愛國是我們每一位公民的責任,使得學生認識到維護國家的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通過這些滲透讓學生可以提升對于國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也是德育教育重要的內容。教師需要對教學的內容進行一定的拓展延伸,可以結合教學的內容加入一些國家發展相關的資料內容,從而落實愛國主義教育。
三、提供探索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探索精神
信息技術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引導學生,讓學生在信息技術課程中積極探索,充分發揮創造力創新,養成創造精神和自主學習心理。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應該在新課標理念下,改革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自由的思考和探究空間,以明確的學習目標構建生動的信息技術學習環境,根據明確的任務規定開展有針對性和有針對性的學習,提高學生積極探索的意識。
參考文獻:
[1]嚴鳴鳴.基于德育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探究[J].文理導航(中旬),2021(04):1.
[2]陳穎.寓德育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1,22(0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