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蓉蓉
摘要:文字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開展寫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學者可借助“互聯網+”的力量,構建不同形式的寫字授課模式,真正讓學生感受到寫字的樂趣,使他們養成正確的寫字觀念、習慣,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承,提升寫字教學質量。在本文的論述中,筆者主要從寫字教學實踐入手,介紹“互聯網+”在寫字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語文;寫字教學;教學策略
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生產、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教學者可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增強寫字教學的“活力”,為學生布置具有育人性、實踐性、交流性的寫字課堂,讓它們在練習寫字的過程中感受文字的魅力,促進他們書寫水平的提升。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筆者主要從如下幾點介紹:
一、使用“互聯網+”,提升學生寫字興趣
在傳統的寫字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學者往往存在較為嚴重的功利心,導致書寫的意義消失殆盡。為此,教學者需真正樹立正確的書寫觀念,并運用“互聯網+”開展寫字教學重要性的普及,讓學生在產生寫字興趣,為后續的書寫教學奠定情感基礎。在實際的寫字教學過程中,教學者可使用互聯網,從如下方面入手培養學生的寫字興趣。
首先,提高學生學的興趣。教學者可使用“互聯網+”搜集各種書寫趣事以及視頻,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他們感受書寫中蘊含的中華文化,使他們關注書法,了解書法的種類以及練習書法的意義,達成愿意學、想要學的目的。其次,提高學生寫的興趣。現在練習寫字的APP很多,它們可以將寫字過程制作成動畫、游戲等形式,吸引學生去練習。不僅如此,人工智能,還能夠根據學生完成情況進行評價,提出個性化的建議。這些都是促進學生不斷寫字、練習的重要原因。第三,提高學生練的興趣。教學者可組建書寫小組,并開展書寫比賽。在比賽的形式設定上,教學者可使用互聯網構建書寫群,讓學生在此群中展示個人的寫字狀況。更為重要的是,教學者可利用互聯網整理每一位學生在不同時期的書寫,讓學生觀看個人在書寫中的點滴進步,使他們獲得書寫學習的自信心。教學者還可使用“互聯網+”展示使用書寫的不同場景,搜集漢字故事,感受到文字的趣味性,讓他們在日后的學習中更為積極投入書寫中奠定基礎,提升語文寫字教學的質量。教學者使用“互聯網+”提高學生學、寫、練的興趣,促進他們寫字興趣的形成。
二、應用“互聯網+”,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小學時期是學生形成良好寫字習慣的關鍵階段。在寫字教學過程中,教學者需重視此階段的寫字教學,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掌握寫字的要領,增強寫字教學的有效性。為此,教學者可運用“互聯網+”開展寫字教學,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坐姿、握筆姿勢,使他們所寫的文字更加美觀、規范。
在進行坐姿的教學中,教學者為了讓學生掌握坐姿,可使用互聯網搜集相應的兒歌,讓學生通過記憶兒歌的方式,掌握相應的寫字技巧。比如,教學者在網上搜集如下的兒歌:寫字時,人要靜,人坐正,腳放平。眼里書本一尺遠,胸離桌邊一拳頭,手離筆尖一寸高。在進行握筆姿勢的訓練時,教學者使用互聯網搜集相應的握筆姿勢視頻,并重點展示握筆動作,讓學生在觀察中掌握規范的握筆姿勢。在實際的寫字訓練過程中,教學者可將寫字步驟制作成微課,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仔細觀察,反復練習,逐漸掌握寫字技巧,促進他們寫作水平的提升。比如,在講授“捺”的筆畫時,教學者在視頻播放中重點展示如下三步。第一步,像飛機降落一樣,讓筆輕輕接觸紙面。第二步,運筆的過程中需保證勻速,讓筆有一定的斜度,微微施加力量。第三步,改變筆尖,提筆收鋒。更為重要的是,在學生掌握基本的寫字規則后,教學者鼓勵他們不斷練習,強化寫字能力,促進學生良好寫字習慣的養成。
三、采用“互聯網+”,構建良好的寫字學習氛圍
在寫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學者可使用多種寫字軟件,開展不同形式的寫字教學,讓學生在寫字過程中掌握相應的方法,使他們在交流的過程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營造良好的寫字氛圍,提升整體的寫字教學質量。在實際的落實上,教學者可從如下幾點入手:
首先,借助互聯網打造不同的寫字模塊。教學者可使用互聯網構建不同形式的寫作模塊,比如書法講解模塊、書法展示模塊、書法交流模塊等等,讓學生結合個人的實際寫作需要,在不同的模塊學習書法知識。其次,構建寫作微型展。除了在網上進行寫作學習外,教學者可建設線下書寫展覽,即讓學生在實際的書寫展覽中,感受優美字體給予人視覺上的直觀感受。與此同時,教學者可讓學生在線下進行相應書寫的交流,使他們在面對面的交流過程中掌握更多的書寫方法,營造良好的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書寫學習氛圍。
總而言之,在“互聯網+”背景下開展小學語文寫字教學過程中,教學者既認識到“互聯網+”的優勢,又了解此種方式的不足,在提升個人書寫教學能力的前提下,發揮互聯網的優勢,促進寫字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洪東治.“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寫字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24).
[2]陸曉倩.淺議利用“互聯網+”優化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J].才智,20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