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芳,易樂飛,李福后,周向紅,馬靜
(1.江蘇海洋大學 海洋科學與水產學院,江蘇連云港 222005;2.江蘇海洋大學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江蘇連云港222005)
當前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學生通過手機、電腦接觸到了大量的知識。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互聯網+”與教育結合的觀念。江蘇海洋大學也特別重視推動教師教學改革,2020年春遇新冠肺炎疫情,學校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在全校推行在線教育,為教學改革奠定了基礎。
《遺傳學》 是生物學和農學大類專業的基礎必修課,在江蘇海洋大學海洋科學專業、生物技術專業等專業第三學期開設。《遺傳學》課程的掌握程度對生物學專業其他課程的學習有直接的影響,吸引學生學習興趣,打好生物學基礎,一直是《遺傳學》課題組的重中之重,而教學模式和手段的改革是教學改革的重點。本文針對我校《遺傳學》傳統教學模式,結合2020年和2021年教學實踐,探索適合“互聯網+”時代的新型基礎學科教學方式,培養創新型人才。
我們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為:中國大學MOOC 平臺(構建本地同步SPOC 視頻學習)+對分易(考勤/測試/資源)+QQ 群(解析/重點難點再現/討論/課堂總結)。具體如下:
(1)MOOC 是在網絡和移動智能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型在線課程形式[1]。SPOC 將MOOC 資源與傳統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發揮教師指導作用,提高教學質量[2,3]。由于中國大學MOOC 平臺的資源優質且豐富,運行較平穩,最終確定了采用中國大學MOOC建立同步SPOC 線上學習的主導方法。
(2)采用MOOC+SPOC 模式,滿足了學生學習知識的需求,亦可以靈活安排學習時間,但是缺乏課堂教學的集中管理,教師也難以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采用“對分易”平臺為補充。
具體來說采用了對分易的如下功能進行管理和教學:①考勤功能,對課堂進行管理;②“在線練習”功能進行測試;③“課程資源”上傳課件、教學大綱和進程表,分享課外拓展資料;④課堂的滿意度進行調查,根據調查反饋及時優化上課形式,更高效地進行教學實踐[4]。“對分易”簡單實用,有微信就可以參與,而且可以實現在線推送,將課程有關的研究和相關資料分享在平臺上,也可以通過實時測試檢查學習重點的掌握情況,能夠實現實時管理和解決學生們遇到的問題。
(3)根據“對分易”測驗結果,把QQ 群作為虛擬教室,課堂注意事項等以公告形式發布[5,6]。并利用QQ 軟件“屏幕共享”功能完成以下教學內容:①講解測試整體情況,提醒分數較低的學生注意聽講,以便使學生在接下來的第二次測驗中取得好成績; ②按照得分率排序講解得分率較低的試題,并歸納知識點;③對學生觀看MOOC 教學視頻后和答題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答疑;④重點難點再現,按照PPT 課件,對本次課的重點難點內容再次進行講解和總結; ⑤討論與本次課相關的理論或熱點問題,學生分組討論,自由發言,并最終在SPOC 討論區分享; ⑥總結本次課的主要內容和學習目標。
教學過程如下:(1)預習:提前一周發布課堂教學內容和討論題目,開放SPOC 相關視頻和測試,供學生預習和測試,要求學生在上課前觀看視頻和進行測試。(2)上課:打卡考勤—基礎內容測試—較高要求內容測試—分屏解析易錯題—重點難點再現—討論—SPOC討論區提交討論結果—本次課總結—作業。
《遺傳學》3 節課為一個大課時,按照上述教學過程安排,學生從課下預習到課上答題聽講再到課下復習、發帖,雖然忙碌,但是收獲也很多,調動了大部分學生的積極性、以下是教學實踐的部分數據。
(1)學習過程管理。視頻觀看人數、文檔瀏覽人數、隨堂測驗人數等數據用柱狀圖表示,學習進度一目了然。還可以通過統計數據了解每個學生的具體學習進度。如表1 所示。

表1 部分SPOC 學習數據統計
(2)學生學習成績。提交成績與否、得分情況一目了然,見表2。
(1)過程數據記錄:掃碼或者輸入課堂暗號進行上課簽到,考勤功能分別記錄出勤人數、缺勤人數和請假人數,并可以手動修改。在線測試隨時監測完成的人數,記錄上課過程,如表3 所示。

表3 “對分易”測驗詳情
(2)測試結果分析:復習測試的成績分布圖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已掌握上次課內容,點擊“答題分析”,還可以了解錯題得分率,并排序,見表3。
(3)學生學習成績:學生考勤和在線成績合成后得到總成績,可以看到總體呈正態分布,題目要比SPOC的基礎測試難,這也是調查中學生反映的問題。
(4)調查問卷:通過調查問卷及分析,可以及時反饋教學中的一些細節和問題,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手段。開始由于硬件設備問題,只是用語音進行題目解析,采用QQ 屏幕分享方式聽取學生的意見,既方便學生查找“對分易”題目,也可對教學重點難點再次講解強調,使學生掌握得更牢固,見表4。

表4 “對分易”問卷調查
(1) 作業布置:利用QQ 的作業功能,布置課后作業。
(2) 文件: 文件功能用來上傳教學資源和學習數據,后期學習資源轉移到“對分易”中。
(3) 公告: 公告用來發布本課程的評分辦法和其他重要通知。
(4) 聊天窗口:有問題的習題發送到聊天窗口,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討論以語音形式發到群里,不僅防止了學生復制粘貼,不看資料,還可以聽到學生的聲音,又拉近了學生之間的距離。
總結遺傳學課程組的教學特色:
(1)整個課程組采用同一種教學方式,以SPOC 為主,“對分易”、QQ 群等為輔。
(2)教學手段多樣,滿足學習、考勤、答疑、課堂管理等多種要求。
(3)分階段測試,基礎理論先測試,應用和較高要求題目講課后進行測試。
(4)及時調整教學手段,滿足師生多方面要求。
(5)記分辦法明確,學生學習抓住重點。
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對生物遺傳學理論和生物技術更加重視。幫助學生掌握遺傳學、打好生物學基礎,對學生學習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特別重要。我們實踐并總結了《遺傳學》 課程的線上教學方法和實踐經驗,并在《生物制藥技術》課程中再次實踐總結,取得了一些成績,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在線教學與傳統課堂最大的差別就是“教”—“學”關系的轉換,傳統課堂教師為主體,在線教學中學生和教師都是主體,這對教師自身專業知識、管理以及應變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教師在教學中要轉換身份,做好引導,加強溝通和交流,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