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娜娜
摘要:現如今許多初中英語教師仍然缺乏正確的閱讀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將英語文章直接翻譯為中文,認為這便是閱讀教學的核心內容。教師錯誤的閱讀教學觀念與方法導致學生翻譯能力提升,但閱讀理解能力止步不前。思維導圖是現代化教育的產物,部分初中英語教師為改變現狀,嘗試將思維導圖應用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這給閱讀教學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英語閱讀
引言:初中英語不同小學階段的英語那么簡單易懂,初中生不僅要學習英語語法,還要學習更為復雜的英語文章,而且學生還要掌握文章結構及思想內涵。在這一教學目標要求下,傳統的教學方式逐漸不適應甚至慘遭淘汰,就此,思維導圖等一系列新教學方式應運而生。故本文將結合實際,簡要分析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中的應用措施。
一、思維導圖概述
思維導圖也叫心智圖,思維導圖與我們的大腦結構非常相似,這與我們大腦的思維方式是一致的,它可以將一些不必要的信息轉換成彩色圖像。因此思維導圖歸結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制圖技術,也是持續探索大腦潛能的關鍵。思維導圖主要是從文本的中心節點開始進行聯想,通過線條、圖片、符號等元素將不同層次和分支上的關鍵詞連接起來,并迅速傳播開來的視覺影像。因此,就功能而言,思維導圖可以被定義為是一種可以放射我們思維的圖像,我們可以把它定義為是表達我們思維的外在形式,也可以把它定義為是一種對思維自然化的表達。思維導圖的本質是一種用于記憶、學習和思考的有效思維方式,是一種可以使得結構以及思維過程可視化的圖形工具。它有利于人腦的傳播和思維的發展,可以將人們的思維圖像化,將知識由抽象轉變為形象。
二、運用思維導圖優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英語教師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不斷調整和優化思維導圖運用的策略,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進而引導學生學會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閱讀課文,在閱讀中找到樂趣,高效的開展學習,提升英語學習的整體效果。
(一)構建知識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指以關鍵詞為中心,將與關鍵詞相關的英語信息分散在周圍,從而將英語信息構建成一幅直觀的視覺地圖,從而構建學生的英語知識體系,使得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擴散,但是目前大多數的初中學生利用思維導圖來構建英語知識的能力還處于初級階段,在利用思維導圖時還只是對英語信息進行整理的階段,沒有運用思維導圖來傳播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為此,在利用思維導圖構建英語信息時需要豐富類別,對于層級進行進一步的細化,在邏輯上能夠進行進一步的擴散,在放射狀的枝干上能夠增加變量,進行矛盾的假設等方法,對英語信息進行思維導圖的構建。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構建英語信息,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用思維導圖學習重點單詞和句型
了解清楚文章結構以后,就需要文章的單詞以及句型進行重點的學習,在講解重點句型時需要借助思維導圖,提取文章中的重點詞匯和句型,幫助學生高效的學習。還是以"The environment"為例來進行分析,主要掌握的單詞有green, result, increase等,教師借助思維導圖將重點單詞找出來,之后讓學生圍繞單詞和短語的意思來進行分析,找出目前地球困境的有關單詞,進而引出更多的單詞,并分析原因。這種方式還能幫助學生快速的記住單詞,相比死記硬背的方式,利用思維導圖來學習單詞效果更好。在學習關鍵句型時也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導圖的核心詞語是environment,之后圍繞這個中心詞匯來分出兩個分支,即環境保護和環境污染,依據這個導圖來閱讀文章。閱讀完成后讓學生來完善思維導圖,找出文章中與這兩個分支相關的句型,并獨自完成思維導圖的繪制,完成后教師需要依據學生的反饋情況,來適當的加以指引。總之,利用思維導圖能夠更加的全面的了解文章的細節知識,依據框架中的關鍵信息降低閱讀的難度。
(三)在閱讀課后的應用
在閱讀課后使用思維導圖能達到回顧文本、鞏固閱讀成果的目的。傳統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對課后復習環節不加重視,課后花費在英語閱讀上的學習時間少,這便造成"邊讀邊忘"的問題。與此同時,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對課后復習環節的理解浮于表面,認為課后復習就是單純地回顧課上所學。學生在錯誤觀念的引導下展開復習,對閱讀文本缺乏個性化思考,思維能力也得不到發展。在新的英語閱讀教學背景下,教師需修正錯誤的閱讀教學觀念,將正確的觀念傳達至學生觀,還要充分發揮思維導圖在幫助學生復習鞏固,鍛煉思維能力方面的作用。
例如,教師要求學生探究個人閱讀學習的薄弱點,以此為據制作課后復習思維導圖。部分學生理解文本內容的能力弱,教師則要求他們結合課上所做思維導圖重新梳理閱讀文本的行文邏輯。學生不必完全按照教師課上所述的邏輯鏈條進行整理,而是要找到文本的其它內在邏輯,以此為據研究文本展開敘述的方式。如在一篇介紹名人事跡的英語文章中,作者會描述該人物的基本信息、生平事跡,學生在課上已經根據這一行文邏輯制作思維導圖,在課下則可根據人物的其它特征進行梳理。以介紹科學家的文章為例,學生可先梳理出科學家一生中不同階段的科學發明,倒推科學家在發明這些事物前的生活狀態、所見所聞,這便是新的閱讀思路。學生制作新的思維導圖,在這一過程中鍛煉逆向思維能力、創新能力,不僅能達到鞏固所學的目的,還能促進英語學科能力的全面提升。
結束語:綜上所述,思維導圖雖還未進入到每個課堂,但它對于教學創新很有啟發意義。它不僅可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還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此外,思維導圖也可以優化老師的教學方法,使教學氛圍更加生動有趣,促進師生之間的高效溝通交流,從而使初中生在學習閱讀時不再壓力重重,反而變得游刃有余。
參考文獻:
[1]李少鋒.運用思維導圖優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思考[J].中學生英語,2022(02):92-93.
[2]焦丁球.利用思維導圖優化初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探析[J].讀寫算,2021(35):185-186.
[3]楊凡虹.基于手繪思維導圖運用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研究[J].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2021(03):36-40.
[4]張啟超.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