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要:根據新課改要求,傳統“填鴨式”授課方法幾乎被各種各樣的創新教學所取代。傳統的語文授課方式完成了教師授予知識的使命,但在適應當代小學生寫作需求方面仍有許多地方值得商榷。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針對學生內需來制定特色寫作教學方案,優化教學過程,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教學思考;創新探索
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作文能力和素質,發展學生對于生活的看法,這與之前的應試教育下的教學體系完全不符合,新課改下的教學目標更加貼近于素質教育的能力培養,這就使得我們的教學方案必須進行改革,力求在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發展學生的素質能力。
一、在實踐中激發學生寫作創造力
寫作命題變化多端,小學生需要憑借自己的寫作創造力來以一勝百。在語文課堂中學到的固定模板只能作為學生學習寫作的第一步,是學生開發創造力的墊腳石。傳統授課方式并不能激發小學生的寫作創造力,而實踐式課堂是一種新興的行之有效的寫作教學模式。小學語文寫作分為議論文、抒情文、敘事、寫人、寫景和書信等六種類型。對于不同類型的寫作,語文教師要制定出不同的學習方案。比如寫景和寫人,可以從身邊的景物和人物出發,而書信則可以通過師生間、親子間甚至筆友之間通信多加練習。對于抒情文和敘事來說,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同學間互相分享故事的方式,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在分享故事的同時還加深了友誼,增加了師生互動,一舉多得。而議論文是多數小學生寫作路上的“攔路虎”,教師可以通過實踐教學輕松化解難題。
二、將讀和寫有效結合在一起
要想提高小學生語文作文的寫作鍛煉水平,就要讓學生對作文寫作概念有充分的了解。了解的過程中,老師可以讓學生們多讀其他優秀的文章,通過閱讀其他優秀的文章,小學生可以明白其他作者在文章當中是如何安排段落內容的,在情感表達方面又是如何層層遞進的,人物的內心思想感情是采取何種方法進行烘托渲染的。這樣學生在自己進行作文創作當中,就可以模仿其他優秀的文章,而且也讓學生的作文素材積累得到了提升。小學生的寫作練習,不一定就要寫一篇達到多少字數的文章,而是可以在課堂當中留有一小段時間,讓學生們做片段仿寫,小學生的作文技能要想有所提高,就必須付出努力,在生活當中多進行作文寫作鍛煉。老師也應該經常對學生在作文當中所取得的進步進行獎勵,以增強學生的作文寫作信心。
三、改變課堂氛圍
和諧的課堂氛圍對小學生的作文學習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在前期作文審題以及內容選擇過程當中,老師可以有意識地讓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或者對部分學生的疑問進行解答。要讓學生們明白前期準備工作的重要性,將寫作當中可能會涉及的一些知識提前考慮好,做一個筆記摘錄下來,然后再進行寫作鍛煉。我們所要求的課堂氛圍應該是輕松愉悅并且富含熱情的,讓小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之上,能夠充分說出自己的意見或者疑問。
四、重視課外閱讀的素材積累
作文就是寫一篇文章,主要考查學生的創作能力,這樣的創作能力不是要學生胡扯瞎扯,憑空造出來的文章,而是需要學生的素材積累來作為學生進行創作的源泉。小學這個階段的學生的見識比較少,不能達到創作文章的要求,這時候就需要我們的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來彌補不足。
書本的知識和文章是有限的,如果光靠書本上的幾篇文章,就想讓學生形成素材的積累是肯定不夠的,課外文章以及課外讀物的豐富程度能夠讓學生形成豐富的積累,這時候教師的任務就是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書籍的閱讀和積累,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讓學生們形成豐富的課外知識積累并且應用到實際的作文創作中去。
五、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文是一種文章創作類型的題目,比其他類型的題目都更加有難度和耗費時間,這樣的特點就造成了學生對于語文作文的學習沒有興趣,認為寫作是一種枯燥無味的學習方式,如果學生對于學習作文的興趣和態度都是錯誤的,那么肯定是寫不好作文的,要想讓學生能夠對學習作文有一個積極的態度,我們首先要激發他們對于寫作學習的興趣。
當前階段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素材都來源于課本,課本上的幾個例子雖然很典型,但是長時間都使用那幾個例子和教學方案,很容易讓學生形成學習的疲勞現象,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尋找挖掘新的教學方案和例子,讓學生能重新對教學充滿興趣。
六、隨心所欲,富有個性
(1)命題要自主。過去大多數作文都是給定命題,固定的命題讓學生的自我想象思維能力受阻,構思迷惘,知識面水平有限無法找準定位從而文章出現偏題跑題舉例論證不全面等情況。據統計,學生更加偏好自主命題,更多喜歡以符合年齡段的內容來展現作文,從文章中能夠清晰把握要點和表達的思想情感,因此命題自主有利于學生自由發揮用心傾吐。
(2)題材要真實。真實性是作文寫作重要的要求之一。作文寫作中出現的虛假生活舉例是因為沒有立足實際憑借空想臆造寫作,展現不出真實的人和事,不是太過于浮夸虛假,要么就過于普通常見,故事情節沒有展現個性,人物塑造缺乏生動形象,事情描寫不夠全面細致。真人真事是自由表達的基礎,離開它們無法展現所謂個性自由。
(3)表達要一氣呵成。作文寫作要求讓學生不得不停頓思考如何銜接文字、怎樣劃分段落運用表達手法,這樣一個過程就會讓寫作思維出現中斷,導致作文不連貫不夠順暢,較多時間在思考方法而不去發散思維搜索知識儲備,甚至出現硬拼硬湊的現象。作文寫作規則本身沒有問題,運用得當的確使作文整潔有序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給作文加分。但太過遵守規則又會顯得死板,無法較為自然的寫出作文內容,因此即使寫好了也會被模式固化而不能一蹴而就。
(4)字跡要工整。無論是時間多少字數多少,都要保證質量,學生平時不注重細節不重視練字,太過潦草的字跡也會影響作文的得分,工整美觀的字跡能夠使閱卷人有查閱的欲望,第一眼印象是十分重要的,一個人的字跡能夠展示一個人的性格,作文內容一眼無法讀透而字跡是可以的,給予閱卷老師探索內容要義的興趣?也是十分重要的。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提倡學生從寫作技巧到內容舉例,從立足實際到真情實意,放開手腳大膽寫作,自由發揮,充分利用生活實際形成自己特有的經驗知識層面,同時多汲取書本知識擴大閱讀面,展現不同的個人個性和思考角度。
參考文獻:
[1]擁中拉姆.淺析如何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兒童大世界月刊,2017(2).
[2]肖文紅.淺析如何提高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有效性[J].未來英才,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