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燕
摘要:隨著新一輪小學語文新課改的深入,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老師的認同。在語文課堂的各個環節中,教師運用合作教學的方式來指導學生的學習,既可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團隊精神,又可以促進學生的分析、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文章對如何將合作學習模式與小學語文教學相結合,進行了具體的分析,以促進小學生的綜合語言學習。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學習氛圍;團隊精神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概念
小組合作學習是創新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符合當前教育體制改革的要求。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在課堂教學中,以合作學習小組為載體,結合課堂中的動態發展和互動,以學生的視角分析問題,將小組合作的成績作為課堂效果的評價標準,最終實現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教學目標。小組合作學習是當前我國乃至世界普遍運用的教學方法,順應“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教師結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能力和性格特征,將學生劃分為學習小組,明確小組合作的主題,及時指導小組合作過程,以提高整體的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社會化程度
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社會競爭非常激烈。當今社會要求學生具有社會化認知,學生要在教育中逐漸提升自身的社會適應性,以培養自身的社會競爭力。小組合作學習以小組為集體,學生只有在中小學階段適應了班級和小組等小集體,才能在未來適應社會大集體,如此可以提升學生的社會化程度。一方面,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在學習小組內進行有效的交流,將自我融于集體,進行團體性的學習和實踐活動,提升自身的合群性,強化自身的社會適應性,另一方面,小組成員互相交流,及時進行相互評價和總結,小組成員在互助合作中取長補短,共同提升綜合素質。
(二)有利于強化學生的自主合作意識
當前的社會要求學生具有創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發表獨特性的意見提供了平臺,有利于強化學生的自主合作意識,為社會發展培養高質量的開放型人才。在小組內,成員利用合作模式,在小組內進行有效的語言交流,發散性的思維得到有效訓練,自主合作意識也得到培養;合作學習中又形成獨立思考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未來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有利于保證高效的學科課堂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常利用講授法或者提問法根據教材內容開展課堂教學,這類教學法不利于學生深入探究課堂教學內容,對知識的學習浮于表面,導致課堂教學質量不高。而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小組成員互相監督、糾正,積極主動地思考、解決問題,在自我獲得榮譽感中增強學習內驅力,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有效的發揮了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三、科學分組,營造氛圍
傳統課堂以教師為中心,強調教師的權威性,學生只是被動地學習,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學生對語文學科產生抵觸甚至厭惡的情緒。在信息技術逐漸在教育領域得到普遍應用的背景下,教師應根據小組合作學習的節奏,樹立科學的頂層設計觀,利用微課、微視頻等多媒體技術,刺激學生的視覺等各種感官,為學生創設立體化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輕松愉快的小組合作氛圍,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語文教材小學一年級下冊《一個接一個》這篇課文時,教師應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小組合作氛圍。首先,教師應為各個學習小組明確本節課的重難點:鞏固生字詞;通過朗讀課文,進行語言訓練;體會作者的美好愿望,從而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其次,教師應播放符合該詩歌的背景音樂,組織小組分步驟地進行合作學習。小組成員通過討論,回顧前課的相關知識;朗讀詩歌,感知作者的美好心愿,積極進行拓展延伸;在充分討論交流后, 及時地總結全文,樹立樂觀的心態。最后,教師應對各小組的合作學習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評價,及時地引導合作小組進行總結反思,以促進小組成員的整體進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結合具體的課堂內容,采用多媒體技術,利用音樂、動畫、視頻等多種形式,分步驟地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以營造輕松愉快的小組合作學習氛圍,從而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和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四、目標導向,養成習慣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環節,教師在對學生開展合作教學引導的過程中,應為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而這也能夠為學生指明學習的方向,讓學生具有學習的動力。傳統的教育理念,忽略了學生學習目標的導向性,使學生盲目接受。因此,教師可以在合作教學的模式下,對學生進行目標引導式教學,使學生在小組內能夠圍繞學習目標開展學習,有效提高合作學習效率,夯實學習基礎。結合教學主題內容進行分析,教師應先為學生拋出閱讀問題,然后,引導學生帶著問題以小組為單位開展閱讀,并讓學生在閱讀后開展小組討論,這會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也能培養學生養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合作化語文學習習慣。同時,在閱讀過程中也會形成一種學習積累,讓學生的語文學習基本功得到有效提升,為后續開展語文知識的學習做好鋪墊。在閱讀結束后,教師可以讓每個組別委托一名學生代表,將本組的分析結果進行呈現,以此形成組間互相學習的氛圍,讓學生之間在表達自己組別意見的過程中也可以聽取其他組別的意見,取長補短,更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提升了合作學習效果,凸顯合作學習的教學價值。
五、合理分工,主動合作
合作學習開展的重要價值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和合作精神。通過開展合作學習,合理分工,主動合作,培養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也提高學生學習的團隊意識。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可以發揮出學習引路人的作用,放低姿態與學生開展平等對話,并根據每個組別學生的學習狀態,采取相應的引導措施,以此確保每個組別都可以齊頭并進、互相協作、共同進步,在整體層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在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的環節為學生安排學習任務,可以先閱讀課文,然后尋找并分析課文中的關鍵詞,并將幾個關鍵詞進行組合后串聯出文章的大體含義。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進行隨堂觀察,旨在考查各小組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以便對不正確的合作學習方法提出修正意見,幫助學生找出更適合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讓每個學習小組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點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然后,讓學生在小組內各抒己見,開展討論,這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分析總結能力,還能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感受到分工與協作的效果,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團隊精神,進而達到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合作教學目的。
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環節,教師在合作學習中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讓學生能夠感知到合作學習的魅力,并逐步接受合作學習,進而形成一種體系化的合作學習模式,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可以在整體層面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教師也應鼓勵學生總結合作學習的經驗,并結合教學開展現狀對合作學習的計劃進行進一步修正,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徐岳.基于合作學習的小學語文“三學課堂”實踐探究[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1(12):56-57.
[2]曹青蓮.分析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第二課堂(D),2021(12):20-21.
廉江市中小學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研究》(課題號2021LJYB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