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芹
摘要:雙減政策的出臺實施要求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意味著提升作業質量。小學數學作為學生未來數學學習的第一棒,有著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如何做好小學數學作業減量提質是廣大一線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減”的目的是“提”,雙減政策的落地應回歸到學生成長本源,本文認為小學數學作業應在作業功能基礎上,因材施教,做好作業分類結構性設計,注重作業設計質量。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數學;數學作業
一、引言
作業是提高學生學習效果,鞏固強化知識的主要途徑。然而,當今社會教育內卷現象越來越嚴重,校外培訓機構層出不窮,即使是小學生也面臨非常繁重的作業壓力,無數家長、學生苦不堪言。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學生作業問題,于2021年7月出臺實施《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明確提出“雙減”任務,減輕家長的負擔、學生的負擔。雙減實施以來,小學數學作業減量提質行動重點是教師如何落實的問題,本文結合雙減政策解讀,思考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問題,力求幫助廣大一線教師解決實際問題。
二、雙減政策中關于作業減量提質的內涵解讀
《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從五個維度出發,對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緩解提出相應建議,即: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優化作業管理機制、不斷強化作業完成指導力度、提升作業設計質量、分類明確作業總量,使家、校、社各方逐步端正對小學生作業“減負”的認識。
具體到數學學科而言,其作業“減負”集中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作業總量多,教師意圖以“題海戰術”為依托逐步強化學生對于多元化體型的掌握能力;第二,作業難度大,在多重“精英”思想的共同作用下,教師忽視學生的個性化需要,而面向所有學生過分提高作業難度,甚至對后進生提出與優等生“齊步”發展的要求。
所以從生本角度講,“減負”有利于緩解學生的課業壓力,為學生的盡興娛樂與充足睡眠提供保障;同時有利于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有效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以主動學習取代被動學習,逐步提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與自主性,并引導學生建立積極向上的學習理念,從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保證。
三、雙減政策下小學數學作業減量提質有效策略
(一)師生預做作業,全面控量減負
傳統數學作業以諸如計算、練習等書面作業更為常見。此種過分強調“課本中心”的數學作業設計趣味性極弱,很難激發學生寫作業的積極性。與此同時,一些教師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對教參及配套習題表現出過強的依賴,但對其內容卻漠不關心。此種傳統作業形式枯燥乏味且毫無創新性可言,勢必會對作業效果造成一定負面影響。枯燥乏味的、過量的數學作業是教師缺乏創新性的重要表現,難度大、總量多的數學作業使小學生的身心遭受重創,很難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
雙減政策明確提出“分類明確作業總量的要求,針對小學一、二年級學生可在校內合理組織鞏固練習,不得布置書面家庭作業;至于三到六年級學生,其家庭書面作業總量應控制在1小時之內。”為了更好的落實“雙減”政策,數學教師積極對接班主任做好學生全科作業總量的統籌協調,控制好數學單科作業總量,保證數學作業保質控量,做到學科作業分配合理、平衡布置。在日常數學作業布置中,教師應明確作業數量并不是越多越好,題海戰術已經不再適應學生,也違背了雙減政策,過多重復作業練習反而引發學生反感,適得其反,控制好數學作業數量是最好配置。
為了更好的控制數學作業總量,教師可以綜合考慮學生的基本水平,在布置作業前進行預做測試,記錄好作業完成時間,精準把握作業總量,以更好地篩選作業題目。同時,教師在班級抽選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組建作業測試小組,帶領小組學生一起完成作業,記錄好學生做作業的狀態和時間,經過反復測試,編制數學作業題庫,以更好的設計作業。
通過師生預做作業,教師按照作業完成時間和質量情況,評估學生學習效果和作業效果,對數學作業總量和難度進行適當調整,并考慮學情差異,做好多樣分類作業的優化設計,量身定制個性化作業,在確保學困生托底的基礎型作業基礎上,適當設計拓展型和綜合實踐型作業,在有效作業時間內確保每位學生均獲得不同程度的數學素養發展。
(二)多樣分類作業,提高質量增效
傳統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出于規范化管理的考慮會忽視學生的個性化需要,對學生進行“一刀切”,即在作業難度、作業總量及作業要求方面保持絕對的統一。但教師應知所有學生都是獨立于教師頭腦之外的個體,在學習能力、智力水平等方面存在顯著的個體差異。若無視學生的個性化差異而布置統一的作業,如果作業毫無難度,可能對于后進生及中等生而言具有一定促進意義,但對于優等生而言,無異于浪費時光;若所布置作業的難度相對較大,優等生通過探索與思考能夠找到問題的答案,盡管確實使其思維得以發展,但從后進生及中等生的角度來講,與其能力及需求完全不對等的作業設計勢必會加重學生作業壓力,同時會對學生自信造成一定沖擊。
四、結語
在雙減政策實施后,將“雙減”政策運用到小學數學作業實踐中,讓作業設計管理有更清晰的思路。廣大一線數學教師認真研讀雙減政策,以數學教研組為單位,進行集體研討,匯集大家智慧,深入思考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減量提質問題。本文在解讀雙減政策中關于作業要求內容,以小學數學作業改革為例,明確提出師生預做作業,全面控量減負,多樣分類作業,提高質量增效,綜合評價作業,發揮作業功能的有效策略,做好數學作業設計工作,真正成為數學教育質量主力軍,為作業做“減法”,也為作業做好“加法”,真正回歸教育初心。
參考文獻:
[1]劉權華.“雙減”背景下數學教學應有的作業觀[J].教學與管理,2021(31):64-66.
[2]樊芹.“雙減”之下,小學階段作業管理如何優化?[J].陜西教育(綜合版),2021(10):42.
[3]陳之騰.“雙減”之下,做好作業“加減法”[J].上海教育,2021(28):18-19.
[4]駱向暉.“雙減”政策下學生作業何去何從?[J].陜西教育(綜合版),2021(09):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