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毅
摘要:目前,初中教育教學工作生活化已經成為越來越多教師和家長關注的目標,這一目標的實施也使傳統教學觀念和方法得以完善和提升。數學作為一門綜合性和實用性較強的學科,如何為初中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怎樣使數學知識更加容易地被初中生理解和接受,這是現代初中數學生活化課堂的建構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挑戰。因此,文章將緊緊地圍繞初中數學課堂生活化的構建進行簡單而系統的敘事。
關鍵詞: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已經作為一種工具被廣泛應用到各個學科中,而且還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在初中階段,實施數學生活化教學很有必要。作為初中一線數學教師,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生活經驗,挖掘生活化素材,設計生活化的課外作業,引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而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一、添加豐富的生活化的教學示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質量的生活化課堂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激趣法,充分迎合了學生好奇、好動的特點,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避免其思想游離在教學活動之外。生活化教學法不拘泥于單一形式,可以利用各種教學材料和教學情境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課堂,在增加學生課堂參與度的同時提高了初中數學教學所產生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充分重視,并積極將初中數學教學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有機結合,讓學生能夠從生活中學習數學。生活化的教學示例是實現這一教學目標的有效手段之一。例如,在講解“正數和負數”的有關內容時,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并學會運用負數的概念,還要讓學生明白負數在實際應用中的重要作用,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正式講授負數的有關內容之前可以先引入一個生活化示例:A市昨天的最高溫度為零上10℃,最低溫度為零下10℃,教師向學生提問:要想用數學符號和數字表示這兩個溫度,應該怎樣表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的學習思路,如果只用初中階段所學過的內容,那么這兩個概念都會被記作10℃,不能進行有效區分,因為他們是具有相反意義的兩個數值。那么應該怎樣表示零下10℃呢?數學中采用符號來區分,規定把零下10℃記作-10℃。這樣,只要在過去所學習的基礎上加上“+”或“-”,便能夠將兩個相反意義的概念進行區分,以簡明的方式表示出來。教師通過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示例作為切入點展開教學,可以更好地讓學生理解所學內容,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初中數學課堂生活化,從而實現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水平的目標。
二、創設生活化教學場景,讓學生從生活中自覺學習數學
教學環境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以及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提出后,受到大多數初中數學教師的歡迎,數學核心素養成為數學教育改革的一個“指揮棒”,也成為數學課堂教育質量高低的重要衡量標準。廣大初中數學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要充分重視生活化場景的營造,在教學課堂上形成濃厚的生活化教學氛圍,讓學生潛移默化的在生活化教學場景中,不自覺地進行思考、理解并接受教學內容。教師通過將數學知識應用在生活場景中,能夠使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下學習數學知識,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學生靈活地應用數學知識增長生活經驗,讓學生身臨其境的學習,化抽象為具象,化繁為簡,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有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將每一個學生的座位按照行和列的形式進行編排,比如某一個學生的座次號碼是第4排第3列,然后讓學生根據這個座次號碼對號入座,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自己總結是通過什么樣的方法找到自己的位置的,加深學生對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理解。教師通過營造生活化的場景,使學生的學習思維更加靈活、開放,讓學生能夠在合適的氛圍下學習、理解知識,以此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而實現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目的。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積極引導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數學作為一門自然學科,本身就與日常生活有著天然聯系。數學發展的內在動力之一就是為了不斷解決生活中的常見問題,是解決生活中常見問題的有效工具,對于初中數學而言,這種聯系也是密不可分的。教師應向學生充分滲透初中數學的理念,并通過增加一些教學互動,不斷強化學生的解題思維,給學生的自主探索提供動力。教師在和學生的合作中,要深化學生對數學應用價值的理解,給學生良好的學習感受,并讓學生多一些思考路徑。因此,在平時開展的教學活動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將教學重點放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上,讓學生有意識地進行知識運用,解決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實現學以致用、活學活用的教學目標。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對所學的具體內容設置科學合理的生活化問題,讓學生能夠充分感受數學的獨特魅力,意識到數學對于生活的重要作用,從而讓初中數學教學課堂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二次函數”的有關內容時,在學生掌握了二次函數y=ax2+bx+c的圖像的開口方向、對稱軸和頂點坐標以及性質后,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實際為學生設計生活化的課后習題,使學生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如某商店開始售賣商品,其中一個商品的進價為8元,但為了獲利以每件10元出售,經過一天后,售出約100件。于是,這家商店想通過降低售價,增加銷售量的方式獲得更多的利潤,并從調查中發現,若將單價每降低0.1元,它的銷售量可增加大約10件。之后,教師便可以提問:“請同學們幫助店鋪老板計算一下,當售價降低多少時,利潤最大?”然后讓學生獨立思考,最后根據問題列出二次函數并根據二次函數的性質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通過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問題,讓學生學以致用,將初中數學教學活動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提升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總之,初中數學教師要善于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實施生活化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促進高效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朵成虎.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探究[J].甘肅教育,2020(18).
[2]易春雷.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J].數學大世界(中旬),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