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丹
摘要:在當下,小學是為中學培養優秀的學生,為社會培養優秀人才的學校,而在近年,校園欺凌的事件層出不窮,這給我們廣大教育工作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們的教師在學校里不只是對學生的文化課知識進行教育,更要對學生的德育進行培養,促使學生有一個健康的、正確的三觀和性格品德,讓學生在學校努力學習、快樂生活。本文就預防小學校園欺凌的對策進行探究。
關鍵詞:預防;小學;校園欺凌;對策;探究
【正文】學校教師是校園欺凌的主要負責者,同時也是校園管理的第一責任人,管理的好不好,可以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和德育成長,正因如此,教師對于校園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一、預防小學校園欺凌的具體對策
1.1事前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
在學校里,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學習先學做人,適時的開展學生的德育教育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有很深的影響,在德育教育中,教師讓學生分辨出什么是對、什么是錯,培養學生團結友愛的性格品質,進一步預防學生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
1.2加強對于“重點”學生的管理
在班級里,每個班級都有一些所謂不聽管教、不守紀律的學生,這樣的學生也往往是校園欺凌事件的主體,教師在教學管理過程中要著重管理這部分學生,看好這部分學生,預防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
1.3加大校園欺凌的處罰力度
在以往的校園欺凌事件發生后,教師和學校往往采取的處置方法是以教育批評為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這樣的處置方法是缺少力度的,在校園欺凌事件發生后,教師應加重對于校園欺凌的處罰力度,采取叫家長、回家反省等方式,讓校園欺凌者不敢再犯。
1.4融洽師生關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現在的小學生,出生在一個時代正在產生巨大變化的時期,他們個性張揚,并且比較注重平等和自由,尤其有些從小出生在家庭條件優越的環境下,被家人嬌生慣養,被人們稱為長在“蜜罐罐”里的獨生子女學生,生活物質條件優越,這些學生大部分都是自我意識比較強,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比較多,同時,也容易產生自私自利,不照顧別的同學的想法的不好的習慣和性格,進而出現矛盾甚至校園欺凌現象。針對這個問題,小學教師要主動彎下腰放下身段,走進學生的生活,與學生同吃同住,在適當的階段參與學生課外時間的集體娛樂活動,與學生“打成一片”。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溫暖和真心,這樣才能讓學生接受自己的老師,學生也會慢慢的敞開心扉,與教師自熱而然的建立一種亦師亦友的新時期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愛護學生,這種愛是無私的、發自內心的,就像父母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同樣,愛是相互的,教師愛學生,學生也會愛教師。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感受到教師的真心,學生才會努力的完成學習生活中的各項任務,不讓教師失望,同時也可以促使教師成為一位合格的和優秀的班級管理者,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行。
1.5做學生的好榜樣,嚴于律己,寬以待生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小學教師在班級管理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身上所擔負的責任。教師在學生成長進步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新課程改革也明確對教師的工作提出要求,由于小學時期的學生已經具備了自己判斷是非對錯的能力,若教師的行為達不到學生心中的標準,對自己的言行舉止不注意,那么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地位和權威就會大大降低,也不能使學生信服。這就要求小學教師在工作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時刻注意自身的行為規范,要求學生不做的事情自己首先不做,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這樣才有利于小學教師教師更好的開展班級管理工作。
1.6培養優秀班干部
一個集體就不能沒有領頭羊,而班干部就是教師所需要培養的領頭羊。班干部在學校日常學習生活中就像教師的左右手,作用明顯。教師要認真細致挑選品學兼優的人當選班干部,同時也要兼顧學業和人品。學習成績優秀,但對別人出現的錯誤不管不問,對于需要幫助的學生不伸出援手,這種學生就不適合當班干部。人品優秀,成績不好,經常不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這樣的學生也不適合當班干部,所以,教師要及時發現委任優秀的學生管理班集體,這樣班集體才會成為一個團結的,友好的,有凝聚力的班級,也能進一步預防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
1.7加強反校園欺凌的宣傳教育工作
在防治校園欺凌工作中,教師要加強宣傳工作,組織學生觀看相關的教育視頻或者邀請公安部門的民警到校園進行校園欺凌的講座包括學生受到欺凌后的正確做法,進一步加強反欺凌教育。
【結束語】總而言之,小學教師的工作是艱辛的,但也是光榮的,在實際的班級管理工作當中,教師教師要積極行動起來,采取各種方式方法,預防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保護祖國的花朵不受摧殘,進而使學生能夠高高興興上學去,平平安安回家來。
參考文獻:
[1]李潔,潘寶紅.小學校園欺凌現狀、成因及預防對策探析——基于呼和浩特地區的調查[J].青少年研究與實踐,2021,36(04):74-81.
[2]韋日新.小學校園欺凌成因分析以及對策探究[J].小學教學參考,2019(06):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