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相
摘要:初中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實際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初中化學的內容主要是基于實踐,需要學生的動手能力。這一階段需要幫助學生建立健全的知識技能體系,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其未來的全面發展。教師不僅要講解枯燥的課堂基本知識,而且要在進行實踐活動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針對當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現狀,結合教育部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要求,提出在化學實驗中如何加強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核心素養;化學實驗;教育現狀;措施
前言
初中生核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教育是從初中三年級開始的。這一年齡的兒童正處于文化形成期。通過實驗教學,能培養出具有核心素養的學生,避開分數低的學生。化學是一門新事物,它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其學習興趣和能力。不然的話,學生會對化學產生反感,拒絕學習化學知識。當前,我國核心素養培養尚不完善,素質教育已成為新課程改革的必然。培養初中生化學素養,能使其熱愛化學,從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一、我國目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現狀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缺乏能力的培養。教師是初中化學教學的主體,實驗機會較少。由于缺乏良好的化學實驗工具和必要的實驗環境,尤其在貧困地區,學校既缺少實驗設施,又缺少化學實驗室。在實驗部分,教師總結并讓學生進行機械記憶。這樣既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不利于教學效果。
初中時,有些化學實驗很危險。舉例來說,當你學會制造氫氣的時候,可能會爆炸。酸蝕研究對學生也有一定的危害。為確保學生安全和實驗設施,學校經常不允許學生進行實驗學習。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目前化學教育模式中的一個難點。新課改提出初中生應具備一定的知識技能,同時要形成實驗操作能力體系。化學實驗分為提問、合理猜測、實驗演示和理論分析。實際操作中,有些教師不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為了便于教學,限制學生的猜測范圍。此外,在實驗過程中,不能鼓勵學生制定實驗方案,而是直接給學生一個具體的模板,導致學生實驗能力不足,嚴重影響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未來發展需求。
二、核心素養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策略
1.分層組合,優者先行
學生必須獨立從事化學實驗。并且,只有通過親身體驗,學生才能把握知識的本質。核心素養下,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的激動思維。比如,在正式實驗活動前,教師可要求學生做簡單的準備工作,分組分析實驗的重點和難點,通過自主探索進行應對。這樣,實驗不能使學生處于盲目和混亂的狀態,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學習思維和學習能力。每次上課,老師都會把學生分成三個不同的年級:優等生、中等生和后進生。試驗中,教師可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將學生分成三層,對學生進行實驗活動。為減輕部分學困生的學習壓力,教師可先鼓勵優秀學生做實驗示范,以供其他小組成員參考。對成績優異的學生,教師也可協助其他同學解釋實驗要點及注意事項。
2.提升興趣,落實創新
初中化學知識難度較低,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同學們也會在課本上看到許多生活相關的有趣實驗。在日常生活中,這是一種常見的實驗。很有意思,可以直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要充分利用實驗信息,確立教學基調,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驗,創新實驗,保障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在有趣的實驗之外,初中化學也會有驗證實驗。過去的教學環境中,大部分教師在講解知識點的時候,往往采用直接口語的方式,或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敘述記錄知識點,進行背誦。這一實踐使學生變成了沒有感情的學習機器,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從核心素養教學的角度出發,教師可以將驗證性實驗轉變為探索性實驗,鼓勵學生以自主探究、自主演繹的方式與教材中所說的進行對比,以檢驗自己的實驗結果。
探究性實驗客觀上符合學生認識規律和發展需要。學生在潛移默化的氛圍中,逐步深化知識本質,提高創新能力。并且在化學實驗中,不同的步驟、不同的操作必然會產生不同的現象。很多學生在實驗中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對于這樣的終身學習資源,教師應該隨心所欲,鼓勵學生互相交流,判斷對錯,通過有效的討論調整后續實驗思路。
3.演示多樣,豐富素材
讓學生在實驗中了解現象和最終結論。常規教學模式下,大部分學生沒有機會在課堂上展示自己,只能機械地聽從老師的指示。但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這一實踐出現了突破。以“任務驅動”代替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指導學生進行演示實驗學習活動。
比如,教師可以將實驗結果作為主要任務,要求學生通過推導結論、觀察實驗、分析要點等方式完成任務,從而逐漸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實驗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一些思考、討論的機會,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提出問題,以此來說明整個實驗過程。通過實驗教學,教師可充分利用視頻實驗軟件或電子白板演示實驗操作,既不影響學生學習,也能保護學生自身的安全,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4.情境設疑,提高素養
困難是學生探索的主要動力,是推動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關于核心素養,教師應以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學生積極提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這一過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知識體系,獲得了新的學習經驗。
教師還可以將相關的教學思想滲透到初中化學教學中,設計與實驗有關的真實情境,給學生一個真實的學習體驗。比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創造一個實驗情境:“現在我要稱5 g氯化鈉。稱量之后,指針朝向左邊圓盤。下一步怎么辦?”以此為背景,以實驗知識為基礎,通過知識遷移,培養學生的實踐思維能力。
結語
總而言之,就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而言,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需要有一定的調整。當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仍然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影響著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要從自身出發,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合理設計應對策略。
參考文獻:
[1]曠湘平,李冰,楊族.深度教學是促進初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落地的主要途徑[J].教育進展,2019,9(02):113-119.
[2]路麗陽,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9.
[3]范孝琳.基于化學學科核心素養下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設計——以“二氧化碳實驗室制法探究”為例[J].云南化工,2018,45(S1):105:114.
[4]豆佳媛,基于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實驗教學策略研究[D]漢中:陜西理工大學,2018.
[5]李秀美,淺議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提升學科核心素養的方法[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9(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