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麗米熱·派祖拉
摘要:生物是所有高中學科中較為重要的科目,通過生物教學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既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完善,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隨著我國新課標的不斷推進,核心素養被指定為評價學生的一個重要指標,尤其是現在教學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學生的素質教育要求越來越高。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讓學生通過生物學習能夠更好地理解到生物內涵,使其綜合素養得以改善。生物課程教學不但能夠增加學生的理論知識儲備,而且對于培養學生理性思維以及科學探究能力方面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應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從而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核心素養;滲透路徑
新課程標準中對生物教學的要求是,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正確掌握生物學基本的理論知識,加強自身對知識的應用能力以及對生態、自然和社會的正確認識。無論對哪種學科的學習,只有在不斷的思考和應用中才能形成基本的認知。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十分明確生物知識的框架結構,能夠將生物重難點知識提煉出來,并在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情感態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開展生物教學時,教師在傳授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還需引導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之中,從而實現對核心素養的滲透。
一、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生物學教學內容設置分析
(一)將生命觀念融入生物教學中
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學生學習了細胞的構成、遺傳與進化等內容,通過此部分的學習,能夠對生命有全新的認識,同時也對生物發展的規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從而能充分掌握生物現象以及各類生物問題的科學解決方法。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先掌握基礎知識,例如先學好細胞的組織結構、細胞的能量等基礎知識,再去了解不同物種的細胞構成區別、生物形態上的差異等,從而幫助學生了解生物的本源,不同基因所形成的生物形態、特征等的關系。通過基礎知識的積累,可讓學生對生命的發展規律形成正確的理解,也讓學生更加了解生命、尊重生命。
(二)將科學思維融入生物教學中
生物學科屬于自然科學類學科,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要端正學習態度、尊重科學,利用所學習的理論知識解釋自然界所存在的各類生物現象,充分理解和領悟生物知識背后的本質及其所蘊含的道理。用科學思維解釋問題需要學生首先尊重事實,利用生物學客觀事實進行一定的推理和論證,從而將自然規律揭示出來。但是科學思維需要以生物知識為基礎,因此學生只有夯實生物理論知識,才能利用科學思維進行更有深度的思考。
(三)將科學探究融入生物教學中
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生物探究能力,這是發展學生問題意識、鍛煉問題解決能力的關鍵點,同時也是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前提。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應局限于要求學生學習和理解簡單的理論知識,而應要求學生學會分享對學習內容的想法或感受,能夠進行科學探究。
二、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生物學教學優化策略
(一)及時轉變教學觀念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長時間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中,對于所學的知識缺乏興趣,這導致學生無法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也不能有效內化知識,提高知識的應用性。為此,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樹立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輕松自在的課堂氛圍中,充分發揮想象力和探究力,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探究。教師只需要在適當的時候引導和監督學生即可,促使學生在自我探索和學習中完善生物知識體系的建構,核心素養得到提升。
例如教學“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時,教師可以先將學生劃分小組,并為小組安排學習任務,此部分可占據整節課時的50%,學生通過自學“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領悟基因的發展規律,進而感受到生物探究的樂趣。同時,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聯系之前所學習的基因內容,對基因的特點以及基因的生物變化規律進行有效整理和總結,進而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生物知識體系。
(二)豐富生物教學資源
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由于部分內容較為抽象,要想讓學生能夠充分掌握,需要借助實驗來開展教學。但是部分學校沒有配備足夠的實驗器具或裝置,導致實驗教學無法得到有效實施。針對這一現象,教師要進行一定的教學創新,利用現有的教學條件,讓抽象的教學內容轉化成具象的景象,進而促使學生充分理解相關理論知識。
例如教學細胞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細胞的形態圖片,或細胞分裂變化的視頻,然后要求學生借助橡皮泥制作細胞,或者采用3D打印機制作細胞的三維立體形狀,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從而實現探究教學的意義。
(三)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課堂教學質量、學生的能力發展等都與教師的教學能力有著直接聯系。教師要樹立以核心素養培養為目標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之前,要做好課堂教學內容與生活、社會新聞熱點等方面的有效整合,從而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學生學會用科學思維來探索、學習生物知識。另外,教師也要努力提升教學能力,樹立積極學習的心態和終身學習的意識,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生物學核心素養。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滲透,不僅需要跟進時代的發展,還需要構建新型的生物課堂。這樣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力,而且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識,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科學素養。因此,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教材內容向學生滲透核心素養,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本,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生物知識的探究,豐富學生的生物情感體驗,從而完成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滲透。
參考文獻:
[1]馬生君.關注學科核心素養,優化生物教學策略:基于高中生物教學實效性的思考[J].教育觀察,2019,8(29):96-97.
[2]沈剛.淺談高中教學中如何培養生物學科核心素養[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7):192.
[3]易玲,江華明,胡杰,李艷紅.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滲透: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0):21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