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杰銘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與科技的飛速發展,我國社會對于高質量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中職院校作為為社會輸送人才的主要渠道之一,社會對中職院校的教育水平要求也越來越高。計算機技術作為互聯網時代下必備的技術,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中職院校應加強提高計算機技術課程的教學效果,為國家與社會提供高素質綜合性人才。本文將探究如何在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應用混合式教學,希望為相關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教學;混合式學習;教學探究
引言:目前我國社會對高素質綜合性人才的需求量與日俱增,中職院校也應加強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為社會培養各類高素質人才。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中職學生應做到能夠熟練掌握計算機的基礎應用,懂得一些簡單的計算機技術。正因如此,中職院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工作必須加以重視。本文將分析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混合式教學如何應用于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之中。
一、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中職的計算機課程以操作為主,理論課程極少
計算機技術的分類非常細致,技術的種類非常多,大體上可以分為設計,開發和網絡三個方向。目前,我國各類設計行業對高端計算機技術人才的需求量較大。但由于中職學生們普遍文化和自身素質較低,在日常的計算機課程中,常常是以實際的計算機基礎操作與應用為主,缺乏了大量的理論學習,計算機理論課程數量與計算機實操課程數量不對等。
(二)傳統的中職計算機教學以課堂授課的形式為主
由于中職院校學生對于計算機的掌握程度良莠不齊,因此,老師在日常的授課過程中,必須針對班級大部分同學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授課。然而,有些同學計算機基礎較好,教師所講授的知識,對于這些同學而言過于簡單,而一些計算機基礎不好或從未接觸過計算機的同學,老師所講授的專業知識猶如天方夜譚,無法理解。久而久之,班級內部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兩極分化。計算機教師隨極力的想改變這一現狀,但因無法掌握學生們的基本情況和學習情況,課堂上又要照顧到大部分同學,因此,無法做到有針對性的教學。
(三)課堂教學內容固化,同學們參與的程度不高
教師在進行計算機理論教學時,往往是單方面的,將理論知識進行口頭陳述,并沒有給予學生們充分思考的時間與空間,很多學生只是被動的聽講,被動的記下老師所講述的理論,長此以往,學生們失去了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此外,一些教師在進行課堂設計時,往往只會按照自己的經驗進行設計,不能針對班級內同學們的狀況進行調整與優化。這導致了學生們無法快速適應教師的講課節奏,進而導致課堂的教學效率低下。
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在中職計算機課上的實踐
(一)授課前同學們通過線上學習掌握課程的基礎知識
現如今,互聯網信息技術已經應用于各個學段的日常教學中。計算機教師可以在授課前,通過互聯網來找尋一段與本節課程內容相關的微課視頻,附上一些練習題一起發送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前做好預習工作。同學們,在進行課前預習時,可以先看一遍教學視頻再進行練習作業,在遇到看不懂或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可以與其他同學相互討論,如果還是無法解決,便可以將問題整理到筆記本上,在計算機教師進行線下授課時,向老師尋求幫助。通過這樣的課前預習,可以幫助學生們針對即將學習的新知識有一個簡單的了解,其次,這樣的方式無形之間拉齊了班級內學生之間的差距,可以讓學生們在進行課堂學習時保持一致的基礎,不再出現有的學生跟不上老師教學進度的情況。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教育平臺了解到學生們的預習情況,以便來調整自己的課堂教學內容。
(二)授課中老師有針對性的幫助同學們答疑解惑
在學生們都完成課前預習后,教師在課堂上便可以不必再針對基礎知識進行講述,節約的時間可以直接幫助有問題的學生解決問題,隨后,留給學生們一定的時間進行實操和知識消化。在進行練習課時,教師應針對班級學生的不同學習水平,將題目難度設計為基礎題、提高題和小組討論題,保證學生們都能夠完成基礎題,能力較強的同學可以嘗試解答提高題,基礎較差和能力較強的同學組成學習小組,共同完成小組討論題。這樣一來,雖然學生們的基礎能力不同,但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基礎好的同學也有新的收獲,基礎不好的同學也能夠向基礎好的同學學習。此外,教師在進行授課時,要給予學生們一定的討論時間,教師可以選用一些比較經典的例題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嘗試找出解題方式,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們的探究精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授課后通過科學的考評體系改進教學內容
在課下,計算機教師應根據學生們課堂上的練習情況和互動情況,科學公正的給予每一名同學學習狀況評價。首先,針對學習情況較好的同學,教師應予以肯定和表揚,鼓勵這類學生通過自學的方式來進一步擴大自身的知識層面,除此之外,也要讓這些學習狀況較好的同學積極幫助其他同學,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能鞏固自身的基礎知識。其次,針對學習狀況一般或較差的學生,教師應和學生一同討論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鼓勵他們向優秀的學生學習。此外,教師應鼓勵這類學生在小組討論過程中踴躍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在課后多做一些練習題,盡快縮小與其他同學之間的差距。
結束語:綜上所述,混合式教學是線上學習與線下教學相結合的一種新型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學生基礎良莠不齊的問題,同時為教師節約了大量的基礎教學時間以供學生們進行討論與研究。教師在課堂上應增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培養其自身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學能力,課后,應針對學生們的學習情況給予中肯的評價,幫助學習狀況較差的學生及時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中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學也要緊跟時代步伐,根據社會上的用人需求,調整教學方向和教學內容,全方位的提升中職院校學生的核心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蘇俊杰.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思考[J].學周刊,2021(32):2.
[2]郭秀萍.混合式教學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9(24):1.
[3]張萍.混合式教學模式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視界,20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