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芳
摘要:新課改對高中化學教學提出新要求的情況下,為了使化學教學符合素質教育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應高度重視化學實驗教學,探究適合的、有效的教學模式,提高該項教學質量和效率。基于此,本文從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現狀出發,對微課教學的優勢和應用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化學實驗;微課;提升效果
一、前言
化學是一門注重實驗的學科,高中化學教學中實驗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獲得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培養學生觀察和實驗能力,還有助于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在傳統教學中,實驗裝置的配置導致某些演示實驗無法完成或現象不明顯。微課的出現就像一場及時的春雨,彌補了傳統教學在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上的不足。化學實驗微課是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實驗操作的完整過程與探討分析。實驗微課時間短,演示實驗直觀化,使每個學生都能清晰的觀察到實驗現象,從而使實驗效果最大化。利用微課能夠有效輔助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將個性化教學的有效性逐漸表現出來,不斷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利用微課提升化學基礎知識的講解效果
高中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基礎知識的講解,能夠有效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也是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直接教學手段,微課能夠以較強的知識針對性進行重難點知識講解,講解方式新穎,因此能夠有效降低課堂基礎知識學習過程難度,促進學生對化學基礎理論知識的吸收。例如在原電池相關知識內容的講解過程中,高中化學教師可以搜集相關視頻資料,作為微課視頻的素材,引導學生觀看微課視頻,同時對微課視頻當中的新穎事物進行分析,提升學習效果。從課本內容角度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原電池是高中化學考核的重要內容,從學生的角度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學生理解到的是能量的轉換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進行教學理念的轉變,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將理論知識應用到生活實踐當中,深層次的理解化學知識。
三、利用微課攻克化學教學過程難點和重點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微觀變化過程的基礎性學科,學生難以達到微觀知識的認知程度,學生的學習具有一定的困難,例如學生難以理解微觀變化過程中的離子規律,傳統課堂教學過程也無法進行清楚解釋,此時可利用微課教學方式,幫助學生進行直觀學習,使學生能夠清晰的看到溶液當中的離子運動過程,采用這種形象化、直觀化的講授方式,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入的理解基礎知識內容。微觀化學知識是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的難點,僅僅依靠教師的課堂講解是無法達到學習的目的的,課堂教學質量也難以得到保證,同時微觀化學學習深度也是停留在知識表面。利用簡短的微課能夠直觀的對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知識進行針對性展示,幫助學生突破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大幅度降低學習過程難度,使學生能夠花較少的時間掌握更加深層次的知識內容。例如在干電池實驗教學過程中,要求將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核心素養進行充分體現,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體會到能量轉化過程,同時要對實驗過程中的能量損耗進行科學認識,樹立起利用化學基礎知識保護環境的責任心。在實驗探索過程中利用微課視頻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索意識和創新意識,形成良好的化學實驗推理能力,使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高中化學學科的魅力。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課堂采用微課視頻的教學方式,結合課本基礎教學素材,使學生在觀看視頻展示的過程中能夠思考原電池的化學反應模型,形成利用化學知識解釋生活實踐現象的能力。微課視頻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對實驗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知識進行補充,同時不斷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利用微課彌補化學實驗教學的不足
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條件有限,無法將所有的實驗教學內容進行展示,同時因為高中有一部分化學實驗具有較高的危險系數,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取消掉一部分實驗教學過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化學實驗演示的時間相對較少,在有限的實驗展示過程中,當學生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現象時,往往造成對化學實驗變化過程和實驗現象的觀察不仔細,影響化學實驗的教學效果和教學目的,綜上所述,高中化學教師可以采用微課的方式,彌補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的各種不足之處,有針對性的對實驗過程中的變化過程較快的化學現象和實驗過程進行仔細講述,同時對實驗過程中容易出錯的步驟進行多次循環播放教學,讓學生能夠深刻理解實驗過程,對實驗操作中的不足之處進行彌補,同時對各種實驗現象和變化進行深刻記憶。例如:鈉和水的反應和過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的反應是必修一中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基礎,歷年的高考題當中都會出現內容的開闊延展,也是歷屆高考重點考察的元素化合物知識,還有助于鞏固離子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等知識,是一個很重要的知識環節。傳統中的實驗不能真正體現反應的現象和對產物的驗證,根據這個情況和實驗室里現有的自制教具決定對這兩個實驗進行后期制作。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轉化,此實驗中污染性大,傳統的銅與稀硝酸的反應在試管中進行,污染空氣,而且實驗操作中氣體往往在液面就變色了,收集到的氣體沒有說服力,實驗現象與理論不吻合。體現綠色化學的觀點,實現了實驗用品簡單化,實驗器材微型化,操作方便,現象明顯。這個也列為了微課內容。氯化鈉的電解向來是個難點,進入知識前引入一個電解氯化鈉的小魔術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引起學生好奇心,通過觀察實驗加深了對本節課的理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結語
總之,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提升是當前教學的關鍵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倡導采用新的教學方式,采用微課幫助教學過程創新,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鍛煉。利用微課教學的方式輔助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補充改善,不斷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陳亭霞 .微課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考試周刊.2016(59)
[2]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 王學環.? 新課程(下). 2019(08)
[3]高中化學微課教學設計制作與應用研究[J]. 何超,周瑋.? 亞太教育. 2015(34)
注:本文是石家莊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微課在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和研究》,課題編號:G202030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