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
摘要: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背景下的新生事物。面對新興的產業發展,高職院校的智能網聯汽車專業,需要進行教學改革與探索,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于行業知識的理解,同時還能夠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使其更好的適應未來生活,因此,本文基于智能網聯汽車大發展的背景,對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學改革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和看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智能網聯汽車;專業教學;改革策略
引言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作為戰略新興產業,已成為國際公認的汽車產業未來發展方向,而根據中國汽車人才研究會2021年統計,我國智能網聯汽車行業人才總量不足10萬人,人才瓶頸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為了加強對行業的人才培養與供應,對高職院校智能網聯汽車專業進行探索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這能夠極大的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對于知識的渴望,增強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提高教學質量。從而為智能網聯汽車行業提供堅定的人才支撐。
一、智能網聯汽車專業教學面臨的問題
(一)師資力量匱乏。
智能網聯汽車專業的師資力量匱乏是全行業的問題,具備博士學歷的高層次人才更為匱乏。在現有條件下,地方高校組建專業的教學團隊障礙較多;
(二)課程體系設置問題。
當前,全國可供借鑒的智能網聯汽車專業課程體系設置經驗較少,智能網聯汽車專業培養大綱和課程體系的制定是需要認真創新研究的關鍵內容
(三)教材問題。
智能網聯汽車現有書籍側重技術概述,系統性專業教材叢書較少,教學資料儲備困難;
(四)實踐設備問題。
對于智能網聯汽車專業實踐課程,在實踐設備方面面臨兩點主要問題:一是與智能網聯汽車有關的軟硬件設備都較為昂貴,需要投入的實踐設備建設資金較多;二是市面上缺乏適用于智能網聯汽車本科生培養的實踐教學設備。
二、發展智能網聯車的意義
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已經是未來技術發展的一個主流趨勢,并且信息技術已經運用在了很多個領域中間,在汽車行業中的運用就是無人駕駛技術。無人駕駛技術的運用不僅僅能夠緩解人們開車時的疲勞和壓力,更重要的是能夠從很大程度上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的頻率,從而達到提高安全行駛的目的。因此,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的發展擁有很大的前景,能夠從各個方面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便利,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同時也更加安全環保,這是一條綜合產業鏈。在高職院校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專業,需要將互聯網、汽車、無人駕駛技術、環保、安全等等相結合,只有和其他的產業相互融合發展,才能夠促進其更長久的發展。一個國家要想變得更加強大,需要綜合實力的整體提高,從多個領域、多個產業全面開花、共同發展,那么智能網聯汽車領域也是如此,也需要和其他的產業相結合。
三、智能網聯汽車專業的教學改革策略
(一)加強智能網聯汽車師資隊伍的培養。
結合各高校學科設置和教師專業特色,組建多學科教學團隊以滿足課程開設的師資要求。對于校內人員無法滿足師資要求的新增課程,通過出國進修或企業實踐的形式培養專業師資力量??紤]到地方高校智能網聯汽車教師隊伍的欠缺,智能網聯汽車專業建設需要與相關產業的龍頭企業建立產教融合發展的關系。
(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高職院校的學生其實是向社會輸送的一個產品,而一個好的產品應當是具備全面的素質,綜合實力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的。所以高職院校智能網聯汽車專業的老師應當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教授本專業的知識,同時注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創新能力低下是目前行業普遍存在的一個劣勢,所以在上課的過程中老師也要自身注重知識的更新,將一些陳舊的過時的理論知識果斷拋棄,破舊立新,對目前新出現的知識以及實踐進行分析研討,然后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歸納,在融合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綜合素質提升的過程中,學校也應當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為教學提供基本的保障。
(三)創新汽車專業的教學方法
結合高職智能網聯汽車專業課程特點,運用現代信息資源強化學習效果。現在一般的高職院校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大都安裝有多媒體顯示屏,這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教學,增進了學生的學習欲望,但是為了能夠更好的加強學習效果,提升學習質量,便要進行教學改革,理用信息化的服務,進行創新。例如,可以讓學生自己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將遇到的汽車專業知識方面的問題用手機拍攝下來,然后帶入到課堂中,老師可以從中進行指導,或者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然后將大家遇到的問題進行匯總,全體學生一起討論得出結論,最后由老師進行總結。通過這種方法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很好的進行融會貫通,同時還能夠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自己去進行思考,更重要的是能夠使學生適應現代化的信息背景。
(四)加強校企合作
智能網聯汽車專業其實是一個實踐能力較強的專業,學生不僅僅需要在課堂上學習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能夠加強自身動手操作的能力。因此學校可以拓展與企業進行合作的模式,學校是人才的輸出端,公司是人才的接收端,兩者恰恰能夠形成人才的一種閉合,通過合作,不僅僅能夠幫助學校提升教學水平,為社會輸送高質量的人才,企業也能夠從中得到最直接的人才利益,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這種合作共贏的模式,需要學校和企業緊密配合,協同育人。學校定期向企業輸送學生進行崗位操作實習,學生從實際操作經驗中汲取知識,同時反饋給老師,老師進而改進教學方法,有的放矢。那么企業也要能夠為學生提供場地、裝備進行實戰演練。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高職智能網聯汽車專業需要適應現代社會進行改革。幫助學生既能夠學習好專業的智能網聯汽車知識,也要能夠適應現代化的社會。同時在具體專業的教學過程中還要能夠抓住創新,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從“中國制造”變成“中國智造”。
參考文獻:
[1]孔凡忠,李克強.智能汽車的概念、架構、發展現狀及趨勢[N].中國汽車報,2014-07-11(03).
[2]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
[3]邊明遠,李克強.以智能網聯汽車為載體的汽車強國戰略頂層設計[J].中國工程科學,2018,1:1-7
[4]李然,呂吉亮.高職院校智能網聯汽車專業建設方案探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9(10):49-53.
1975年12月,男,漢族,江蘇海門 高級實習指導教師 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