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燦博
摘 要:當前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逐漸提高,并重點關注人才的實踐應用能力。職業院校作為培養人才時間應用能力的重要場所,學生的的實踐應用能力高低,直接體現了職業院校的教學質量與辦學水平。所以本文以汽車機電維修專業為例,嘗試通過開展汽車機電維修競賽的方式,應用“以賽促教、以賽促教”的全新教學模式,實現對當前職業院校汽車機電維修專業教學的創新,并為之后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以賽促教 汽車機電維修 教學創新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升,人們對于車輛的追求,不再停留于基本的可乘坐層面,對于各類功能及體驗感受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此使得汽車的機電設備數量及復雜程度大幅上升,在此背景下,相關機電維修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如何有效滿足當前我國汽車行業的實際需求,成為當前職業院校汽車機電維修專業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而“以賽促教”教學模式的合理應用,可以讓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得以充分調動,同時強化其創新和實踐應用能力,確保所培養出的汽車機電維修人才能夠滿足社會的實際需求。
1 “以賽促教”教學模式內涵及其在汽車機電維修專業教學中的促進作用
1.1 “以賽促教”教學模式內涵
“以賽促教”是在教師在對課題設置相關任務時,使用有步驟、有計劃、有目的的技能競賽形式替代傳統的實訓項目,要求學生根據比賽的相關要求完成教學設定目標的教學模式之一。該教學模式側重強化實訓項目的實踐性、學習過程中的多樣性及性能考核的規范性,讓傳統的實訓教學轉變為“思考——實踐——考核——重復訓練”的過程,引導學生逐漸形成健康心理,并提升其專業素養,讓學生在歡快的學習氛圍中理解和掌握知識與技能。
1.2 “以賽促教”在汽車機電維修專業教學中的促進作用
汽車機電維修專業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通過將技能比賽和汽車機電專業維修合理結合,可以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有效契合學生的需求及特點,讓學生的自主學習及探索能力得到充分激發,從而促進其實踐應用能力的提升,達到強化學生學習興趣和實踐創新能力的目的。
1.2.1 “以賽促教”能夠有效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校企合作
通過技能比賽等方式,將職業教育在學校層面深化校企合作、在專業層面堅持工學結合、在產業層面促進產教融合的本質充分體現。技能比賽有效推動教學改革,強化校企之間合作,并提升學生在汽車機電維修方面的綜合能力,促進技能比賽的成果被應用到課堂教學中。
1.2.2 “以賽促教”是強化學生職業精神和職業技能的有效載體
技能比賽實質上是職業院校互相交流學習的重要平臺,其可以有效推動校企合作的深入發展,充分體現職業教育的成果。技能比賽能夠對職業教育的教學改革產生較為深刻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職業教育發展方向。但愿不應當將職業教育培養目標與技能比賽目標劃等號,也不應當將日常教育和比賽集訓畫等號,而應當以技能比賽的經驗促進汽車機電維修專業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提升。
1.2.3 “以賽促教”能夠有效提升職業院校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實踐能力
通過技術比賽,可幫助學生構建良好學習氛圍,能夠快速培養職業院校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技能比賽與汽車機電維修專業教學合理融合,運用比賽的形式,對學生形成正向刺激,強化其動手能力,確保學生在完成理論和專業知識與技能學習的同時,以比賽的形式,合理結合理論和實踐,不僅在促進學生深化理論知識認知方面意義重大,還可以采取比賽的方式,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更好的契合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
2 職業院校汽車機電維修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
2.1 實踐能力較低
在當前時代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于汽車的要求越來越高,汽車除基本代步之外,還需要提供諸多電氣化服務,其中所涉及的大量機電設備,要求汽車維修專業學生具備更高能力。其除了要求學生具備大量專業理論知識外,還需要確保此類人才具備較強的實踐應用能力,在畢業之后能夠快速滿足企業發展需求。但當前我國職業院校汽修專業教學依然側重理論知識方面,對于時間應用缺乏足夠重視,導致很多學生畢業后因缺乏較強的實踐應用能力,而無法滿足企業實際需求。
2.2 不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工作的逐漸深化,職業院校教學理念已經有傳統的傳授單一的專業知識向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水平的方向發展,如此要求汽車機電維修專業教學需要堅持以學生為本,注重培養和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但當前我國諸多職業院校汽車機電維修專業教學還局限于教師講、學生聽的狀態,學生缺乏充足的主動創新實踐機會,其自身的學習積極性難以被有效調動,對學生綜合素養和專業技能的提升產生阻礙。
3 基于“以賽促教”的汽車機電維修教學創新措施
3.1 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
當前社會快速發展變革,為確保職業院校汽車機電維修專業可以更好的滿足當前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滿足當前階段下我國在此方面對人才的要求,職業院校汽車機電維修專業必須要能夠及時更新自身教學理念,創新應用各類先進教學模式。
3.1.1 合理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職業院校對于人才培養的核心要求是強化其專業知識和技能,采取技能競賽的基本教學模式,基于各單位及企業對于此類人才的基本要求,全面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確保其在日后就業時,可滿足企業相關要求,讓學校和企業之間銜接順暢。所以對于汽車機電維修專業,必須要合理制定符合要求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3.1.2 構建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團隊
以賽促教過程中,學生在汽車機電維修競賽時所表現出的水平,很大程度上由其指導老師自身整體水平決定。當前,越來越多的職業院校開始注重建立和推廣“名師帶動名校發展”模式,所以職業院校對于雙師型教師的培養較為重視,同時也十分關注雙高型教師的培養,經常安排具有較高綜合水平的教師參與各類專業教師培訓活動,通過此方式再度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而且構建高素質的雙師型團隊,能夠積極促進職業院校教師結構的發展完善,提升指導老師自身的整體水平,進而提高學生汽車機電維修方面的綜合能力。
3.1.3 建立技能比賽平臺,全面培養學生專業技能
職業院校對于汽車機電維修專業學生的培養,應當自己入學時開始,并將促進其全面融入技能競賽教學作為培養目標。教師在就相關課程進行教學時,需要在教學的所有環節融入技能競賽,并將此作為教學的核心內容之一,讓所有學生都能夠對此高度重視,并積極參與其中,有效提升學生參賽的主動性,確保“以賽促教”這一教學目標得以有效實現。
3.1.4 建立有效的教學模式保障機制
首先,要建立過程保障機制。汽車機電維修競賽的確定,必須要設置基本的前提條件,即要以汽車機電維修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為核心,其指標應當參考用人單位當前的實際需求,由專業教師團隊在此基礎上確定最合適的競賽方案;為確保教學目標能夠與競賽內容相契合,需要有專業教師核對雙方內容,盡可能保證兩者有效匹配。教研室主任要按照專業教師的具體情況,合理安排教學經驗豐富的任課教師,建立專業競賽指導教師團隊,針對競賽的具體內容,進行綜合評估,并提出相應的改善措施,確保現在的內容可以與教學目標有效契合,讓參賽學生的技能水平及專業知識得到全面提升。其次,要建立獎勵保障機制,為有效提升學生在汽車機電維修競賽方面的參與記憶性,需要建立完善的獎勵保障機制,對于在建設過程中獲得優異成績的學生,需要按照其具體成績,對其綜合測評結果進行適當加分,并且在獎學金評定時,對其予以適當傾斜;為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需要構建完善的教師獎勵機制,對于所指導的學生取得優異成績的,教師除獲得相應表彰之外,還需要給予其適當的物質獎勵。
3.2 強化校企間合作,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當前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理論相關知識,還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實踐應用能力,所以要求職業院校教師在汽車機電維修專業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建立良好的實踐平臺,確保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提升。在日常教學時,教師可以強化和企業間的聯系,通過校企合作模式,結合學校和企業視角,注重培養具有較強實踐應用能力和扎實專業知識基礎的實踐性人才。除基本的維修競賽外,還可以與企業共同開展技能大賽,讓企業員工和學生共同參賽,使得學生可以在比賽過程中充分認識到自己所存在的不足之處,了解當前汽車機電維修行業的實際情況,使得自身的學習根據針對性,促進自身實踐能力和理論水平的全面提升,真正達到“以賽促教”的目的。
4 結語
合理應用“以賽促教”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山提升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所以職業院校方面需要充分明確以賽數學對于汽車機電維修專業教學的促進作用,明確當前在教學方面所存在的不足之處,合理采取有效措施,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強化校企間合作,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讓汽車機電維修專業學生通過技術比賽有效提升專業綜合能力,為市場培養出真正的有用人才,更好的滿足社會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梁時光,李婕,朱春紅.以賽促教,以賽促教培養汽車專業學生工程設計表達能力[J].汽車實用技術,2020,000(007):231-233.
[2]王小剛,朱利華.“課證融通,以賽促教”雙創人才培養探索[J].2021(2020-33):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