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成為近年來課堂教學改革的重點方向,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初中生對生物只有直觀感受,缺乏理性認識,因此初中生面對大量的生物名詞和比較零碎的生物知識時,如何識記成為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難點之一。在眾多的效果提升措施中,思維導圖因其直觀性和引導性在初中生生物教學中具有獨特作用,應當在教學中引起重視。文章主要從教學實踐經驗出發,討論思維導圖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運用的效果及應用措施為主要探討方向,以舉例方式說明初中生物教學中思維導圖應用的基本現狀,旨在總結教學實踐經驗,以期為生物課思維導圖課堂應用實踐提供一些簡單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生物;高效教學;思維導圖;應用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8918(2022)07-0106-05
一、 引言
初中階段生物課程的學習,是學生系統化、規范化學習生物的開始,也是打好生物知識的關鍵。生物學科作為理科,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實際生活的緊密性,且生物知識點又多又雜,初中生學習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而思維導圖是一種可以將知識點進行有效整合,將枯燥的文字知識變為帶有色彩的圖形,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將知識都串聯起來,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在初中生物的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生物學習的效率,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發散自己的思維,主動地整合所學的生物知識,使學生提高動手動腦的能力。讓生物的學習更加系統和具體,提高初中生物教學效果。
二、 思維導圖的概述
思維導圖,顧名思義就是用彩色的圖形、圖案、線條等表達思維的一種工具,其中強調的思維是具有發射性和發散性,能夠簡單有效地將知識概括和總結,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思維導圖也作為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就像一個數據庫,在人體的大腦中進行儲存,重點在于圖文并用,巧妙地將知識點有機結合。以一個關鍵主題作為出發點,找到與其有關的其他知識點,找出這些知識點之間的包含隸屬關系,用圖形將它們的層級表現出來,再用顏色、線條、圖像將知識點連接起來。充分地利用左右腦的機能,開發大腦的創造性和邏輯性,加深知識點的記憶,使人們在科學知識、藝術水平、創造想象和邏輯思維等方面共同發展。
三、 思維導圖教學的作用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思維導圖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知識的學習本身就是枯燥乏味的,并且面臨中考學習任務更是繁重,更是機械化地學習,對學習容易產生抵抗心理。而思維導圖的教學是將文字知識、圖形線條、顏色圖案進行充分的利用,通過添加圖片和彩色線條,讓學生更能清楚地理解知識,給枯燥乏味的知識填上不同的色彩(如圖1)讓學生在充滿色彩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通過制作思維導圖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生物知識涉及大量的概念,這些概念對于學生,特別是新接觸生物知識的初中生來說,是比較陌生難記的,既需要了解相關的概念,還要理解其在生物構成中的作用,學習和掌握過程比較困難。學生能夠通過思維導圖,可以比較容易認識相關的生物知識,特別是當教師給學生展示一些帶有圖片的思維導圖,學生就能夠將思維導圖展示的圖片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相聯系,也能通過圖片將生物概念與自己認識的具體植物體或者其他課件生物認知相聯系。因此,生物教學中充分利用思維導圖,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效率。
(二)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一萬個讀者有一萬個哈姆雷特。”每一個學生對知識都有著不同的理解,相應的他們所繪畫的思維導圖也是不同的,會更加具有自己的特點。并且,思維導圖本身就是一種將發射性思維表達出來的一種工具,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繪制思維導圖,在制作的過程中讓學生獨自創造和想象,可以將知識繪畫成自己更便于理解的形狀,方便自己的學習和記憶。同時,將復雜繁多的知識點整理出來,根據所學到的知識點在大腦中形成一個“網狀結構”,讓思維得到整合,也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三)學生的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是學生必須具備的一項能力,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時,還能有效地加強學生對問題思考的能力。首先,學生會找到一個關鍵主題作為核心,通過對這個核心知識的學習和思考找到其他有關知識。其次,學生還需要將已經羅列出來的知識點進行思考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是平級關系還是包含關系。最后,在完整的思維導圖完成后,還需要學生思考如何將知識點進行連接。這一過程可以不斷地加強學生思考能力,當學生遇到問題時,可以對其有關聯的知識點思考,找到未知問題與已知問題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解決未知問題,強化學生的思考。
(四)有效利用左右腦,加深記憶
思維導圖的教學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利用左右腦,更好地加深對知識的記憶。人體的左腦為“語言腦”,主要針對語言、邏輯、理解、記憶、分析等方面的運用;而人體的右腦則是“藝術腦”,主要在審美、音樂、空間、繪畫、藝術等部分的運用,同時使用左右腦,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更加形象生動地學習和完善知識。思維導圖的教學就是將左右腦有效地利用起來,通過右腦的繪畫和色彩功能,幫助左腦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讓學生的知識在大腦中有一個更加形象的體現。同時,也能讓學生的空間、藝術、邏輯、分析、記憶等得到更加均衡的發展,將左右腦同時利用起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知識。
四、 思維導圖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
(一)初中生物教學中思維導圖的制作與使用
1. 思維導圖的制作
制作思維導圖是運用思維導圖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教師要將思維導圖運用到教學中,必須先要熟悉課本內容并制作有利于學生認識知識框架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的制作,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互聯網,教師可以通過學科平臺或者直接通過百度的方式找到大量的思維導圖供課件制作和教學過程中使用。圖2為百度搜索“被子植物的一生思維導圖”出現的眾多圖片之一,可以看出來教師要查找思維導圖資源并用于課堂教學是非常方便的。另外,思維導圖教師還可以利用PPT進行制作,這樣制作的思維導圖,有助于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分階段展示的方式引導學生的思考。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手繪思維導圖進行知識的歸納與總結,引導學生學習。當然,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制作思維導圖,以此來提高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認識,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2. 思維導圖的使用
思維導圖各科目制作和使用大致相同,但在具體的科目學習和使用中又各有特點。在初中生物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可以是借助思維導圖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也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逐步展示來提高學生課堂教學中知識學習的系統性,加強學生生物知識框架的構建。在教師的講解過程中,有些生物概念可能需要臨時給學生進行特別教學,課堂教學過程中也有可能出現某些需要臨時處理的問題。但是教學的基本流程和教學基本內容通過思維導圖對學生進行展示,可以讓學生在教學中隨時復習和構建相關知識框架,能夠有效引導學生的思維和學生的知識學習,思維導圖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小結,起到復習和鞏固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制作思維導圖,通過訓練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生物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策略
在初中階段的生物教學中,思維導圖的運用是更加充分的。可以運用在教學的前、中、后期,貫穿生物教學的整個過程,說白了就是能夠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預習、學習和復習,讓教師的課堂教學更有效率,將生物知識之間的聯系直觀地表達出來,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識。
1. 教學前,提前構建知識框架
思維導圖在教學前的運用就是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預習知識。在新課程開始前,生物教師可以提前給學生一個大概的框架。讓學生根據框架預習新課,幫助學生提前構建好知識框架,幫助學生更加有邏輯地學習知識。
例如,在最開始有關“微生物”的學習中,教師可以給出相應的知識框架(如圖3),讓學生在這一課有關“微生物”的知識進行提前預習,在課本中預習有關知識點。首先,讓學生對微生物的分布、微生物的種類、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人類對微生物的利用這四個方面分別預習,讓學生對相應的概念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同時讓學生知道微生物有哪幾個種類。其次,可以讓學生把思維導圖畫到課本上,根據自己的預習找到有關這四個方面的知識,并將這些知識在課本上標注出來。最后,讓學生初步匹配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通過自己的理解簡單地填寫出箭頭后面所對應的知識。通過大概框架,幫助學生構建所學知識,讓學生的學習更加系統化,對知識有一個提前預習,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生物教師還可以檢查學生所填寫的內容,及時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發現學生在學習新知識上的重難點,更好地幫助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2. 教學中,系統建立知識結構
在生物課堂教學中對思維導圖進行運用,主要是能夠幫助學生更加直觀明了地學習生物知識,同時也能幫助教師簡化教學進程,提高教學效率。在生物課堂中,重要的是幫助學生詳細、系統地建立生物知識結構,還以“微生物”的學習為例。生物教師對微生物的分布、微生物的種類、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人類對微生物的利用這四個方面分別教學,對每一個部分都能做出詳細講解。例如,微生物的分布學習中菌落培養方法作為重點內容;微生物的種類中細菌、真菌、病毒分別的形態、種類、結構、生殖、營養等具體都有哪些;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人類對微生物的利用是哪幾個方面做出詳細講解,讓學生更加清晰生物知識,系統化地學習本節課的內容。
在詳細教學的同時,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完成更加詳細和具體的知識結構,將本節課學習的生物知識羅列出來,完善思維導圖,同時還能讓學生抓住本節課需要掌握的重點(如圖4)。共同完成思維導圖還能實現師生間的平等交流,幫助學生解決生物學習上的難點,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生物知識,增強學生對生物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將知識進行系統的整合,還能讓師生共同進步。
3. 教學后,重新整合知識關系
教學后的復習是相當重要的,可以將知識能夠更長時間地保留在學生的大腦中,只有更久的記憶才能讓知識得到運用。在教學后的運用思維導圖,重點是幫助學生復習鞏固知識,強化和整合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明白其存在的層級關系,同時也能方便學生記憶。運用思維導圖可以鞏固知識以及整合知識的關系,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法。一是生物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課堂上完成的思維導圖進行復習,可以讓學生根據思維導圖直接記憶;二是讓學生通過自己在課堂上的學習來自行繪制思維導圖,使學生自己動手動腦通過自己的努力將知識進行整合,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完善和改善知識結構,找到更適合自己記憶和理解的方式。
五、 生物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環境及其實現方式
(一)課本導學
在初中生物課本上,每一單元在課本導學內容上會對這一單元所要講述的知識進行概括性介紹。這些介紹教師可以通過制作思維導圖,讓學生清晰地認識本單元所要介紹的和所要掌握的基本知識框架。這一過程教師可以利用課本上出現的思維導圖,或者通過粉筆在黑板上將課本介紹的知識框架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將一單元所要講解的知識內容對學生進行簡單介紹。當然,如果能夠使用教學軟件制作思維導圖對學生進行展示,比在黑板上繪制思維導圖更節約時間也是有效的呈現方式。教師還可以鼓勵自學能力較強的學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繪制思維導圖,并在班內進行交流,以此對學生進行良好的課程導學。當前教學改革對高校課堂提出的要求,期待教師在課堂講解中的一節課所要講解的內容以及教學的目標給學生清晰的展示,讓學生有目的地開展學習活動。在生物教學中,以單元為中心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單元知識的統一介紹,可以讓學生對這一單元整個講解過程中所要了解的知識目標,有著更加清晰而深刻的認識,能夠在每節課的講解中清晰地理解這一單元所要講解的內容,他們認識到了哪一步,并能夠積極主動地為下一階段的學習做好課前預習和自主學習的相關準備。
(二)教學過程
初中生物知識介紹中有大量學生不熟悉的概念和名詞,而大量的生物知識,都是這些學生并不熟悉的概念和名詞講述和介紹的。借助思維導圖,可以有效簡化學生對知識的構建,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當前新技術條件下,教師可以借助各種軟件制作,有利于學生在生物教學中的知識掌握和思維發展。因此在當前的教育條件下,在教學過程中最佳的思維導圖繪制方式便是利用各類軟件或直接通過互聯網搜索到已經對他人成熟應用的思維導圖,對學生進行知識介紹。思維導圖的展示過程可以將所有知識進行集中展示,也可以根據教師講解的過程,對相關的節點分階段分時間進行展示,或者通過軟件功能根據教學需要進行強調。
(三)集中復習
初中生需要學習的科目眾多,其中需要在考試中通過試卷方式考核的科目就多達9種。學生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初中生的思維發展還不夠充分,因此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定期的集中復習,是提高該科目學習效率的有效方式。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直觀地看到所學知識系統中的每一個內容和節點,學生也能夠通過觀看思維導圖認識到自己學習過程中哪些環節存在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的補充和加強。因此,思維導圖是引導學生進行集中復習,對近期來所學知識進行鞏固的有效方式。另外,考慮到初中生所學科目眾多,學生時間和精力有限,這一客觀事實在復習過程中如何盡可能地縮短學生的復習時間,并提高復習的效率,實現知識的鞏固和知識系統的構建是提高初中生復習效率的必要措施。利用思維導圖對知識進行復習還能提高復習效率,例如,對著思維導圖能直接縮短復習時間,讓學生直觀地明白復習的重難點,在更短的時間內更清楚地學習知識。還可以讓學生對著大致框架的思維導圖進行填寫,根據完成情況進行自查,及時了解自己在生物知識中存在的不足,強化未掌握知識的學習和記憶,更好地提升生物學習的成績。
六、 結語
思維導圖是整個生物教學階段中最為廣泛使用的,能對生物教學有更加良好的教學效果,將思維導圖運用到生物教學中能夠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識,讓學生對生物知識理解得更深刻。同時,通過思維導圖的制作還能讓學生提升多方面的能力,比如記憶能力就能得到顯著提高,畢竟“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還有學生的創造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對知識的思考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發展。因此,運用思維導圖能有效提高初中生物教學效果,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海茸.思維導圖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21(50):132.
[2]嵇有慧.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高考,2021(34):25-26.
[3]王國輝.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構建與應用[J].教師,2021(32):43-44.
[4]郭香玲.核心素養導向下的思維導圖在初中生物單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2021(39):32.
[5]楊飛舉.淺談思維導圖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1(30):129-130.
[6]董通喜.淺析思維導圖在中學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2021(24):135-136.
[7]李雅倩.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16):51-52.
[8]董立新.淺談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A].四川省科教創客研究會.2021年科教創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三期)[C].四川省科教創客研究會:四川省科教創客研究會,2021:73-74.
[9]萬保梅.思維導圖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試題與研究,2021(22):49-50.
[10]于平祥.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21):108-109.
作者簡介:南永謙(1974~),男,漢族,甘肅定西人,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稱鉤驛初級中學教師,研究方向:初中生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