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珊
【摘要】德育是班主任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內容,一所學校能否培養出更具有素質的人才、是否能夠使學生獲得健全的成長,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德育工作的開展狀況。因此,每個班的班主任必須加強對德育工作的重視程度,著眼于建設高質量的德育體系,不斷提高自身的育人水平,促進學生道德修養的穩步提升。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施策略
一、以主題班會為依托,實施理想信念教育,讓學生確立堅定信念
主題班會是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道德認知、對學生實施德育的重要途徑,對于優化班級管理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質”和“效”,班主任要不斷更新自身的德育理念,以主題班會為依托,向小學生實施理想信念方面的教育,針對不同學段學生的年齡、實際情況來設計不同的教育活動和方法,要引領學生明確理想在自己學習、生活中的重要性,使他們能夠為了理想而努力奮斗,通過引導讓學生確立堅定的信念,從而能夠讓學生對今后的學習提出更高的目標和要求,使學生朝著更好、更高的方向發展。
例如,班主任以“認識理想、樹立理想”為主題開展一次班會活動,首先讓學生在班內大膽說一說自己有什么理想,在相互交流、分享的過程中活躍德育的整體氛圍。如,有的學生說:“我的理想是當一名濟世救人的好醫生,能夠在別人發燒發熱時提供幫助”;也有的學生說:“我的理想是當一名科學家”……通過分享環節來打開學生的心扉。其次,班主任給學生展示了幾個名人案例:如果李時珍沒有重修本草的信念,她能花費二十七年的時間寫出《本草綱目》嗎?如果周總理沒有“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理想,他能成為博學多才的革命家嗎?……通過名人真實生活案例激起小學生對偉人崇拜、模仿的強烈心理,讓他們向名人學習,動起“小腦瓜”努力思考自己未來要成為什么樣的人,要在人生中做到什么事。最后,班主任給予學生充足表達的機會,讓學生抒發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師陳詞總結,鼓勵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讓他們按照自己目前制訂的目標積極展開行動,從而確立堅定的信念。
二、以實踐活動為核心,實施生態文明教育,讓學生學會愛護環境
在傳統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一味地向學生進行“說教”,單方面地給學生灌輸一些優秀思想的理論,卻忽視了對實踐活動的開展,鮮少給學生提供“參與”“體驗”“感知”“提升”的空間和機會。這樣會磨滅學生參與德育活動的熱情。因此,為了改變這種現狀,班主任有必要對德育工作進行創新,要以實踐活動為核心,對本班學生實施生態文明方面的教育,適當地發揮自身正確示范作用,引領學生共同參與到愛護環境的實踐活動中,讓學生人人爭當“環境小衛士”,使學生在活動中逐步形成愛護環境的自我意識,從而才能內化成今后的道德行為。
例如,班主任組織一次“環境小衛士”的德育實踐活動。讓班里的學生當清掃環境的志愿者,從校內開始,準備好手提袋等工具,看見操場上、地面上的垃圾就主動撿起來,看到瓶子等可以回收的物品放置在專門的袋子里;還引領學生走出校門,到附近的社區、公園及廣場進行清潔。在此過程中,班主任需要親身參與到清掃活動中,伸手撿垃圾、清除地面粘的口香糖等。這樣,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里,逐漸內化在他們的行為上,紛紛效仿班主任來清潔環境。本次實踐活動結束后,學生們獲得了深刻的成功體驗,看到社區、公園、廣場在自己的勞動下變得干凈、整潔,從而形成愛護環境的自我意識。
三、以團體輔導為引領,實施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更加陽光積極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成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生活各方面的壓力也隨之而來。對于在校小學生來說,他們也面臨著學習上的壓力,除了要完成校內任課教師布置的規定作業之外,還要奔波于各種課外輔導機構,這給他們的身心帶來了較大的影響。當代小學生或多或少會存在一些心理問題,為了改善學生的心理狀態,減輕他們在心理上的負擔,班主任要以團體輔導為引領,向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除了向他們普及與心理學有關的知識之外,也要借助團體實踐活動來緩解學生過重的心理壓力,讓他們能夠更加陽光、積極,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例如,針對某些小學生存在的自卑心理,班主任開展了團體心理輔導,增進學生間的互動、交流、分享,讓他們感受到同伴的接納和尊重,從而擺脫以往那種“不如別人”的自卑想法。班主任主要采用自我認知干預的方法,通過組織“告訴世界我最棒”團體性輔導活動來讓學生肯定自我、認識自我,提高學生的自信。首先,組織一個“手心打手背”的小游戲,促進學生和其他同伴之間的互動,并活躍整體的氛圍,從而調動學生的內部熱情。其次,以ABC 人格理論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班主任要提前準備好小卡片,在卡片上寫著勤勞、真誠、努力、勇敢、堅持不懈、好脾氣、認真、體貼等每種優點六張卡片,讓每個學生最少挑其中的四個符合自己特征的卡片,找到自己身上的有點,并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做的最棒的一件事,如,有的學生說自己的書法寫得好,還得過獎;有的學生說自己脾氣很好,受到許多同學的喜歡……在此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對自己的正確認知。最后,要求學生對著同伴大喊一聲“你很棒,我也很棒!”讓他們重拾自信心,變得更陽光、積極。
綜上所述,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實施人,班主任必須提高對德育的重視度,并加強德育實踐活動的開展力度,通過采取多種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讓他們在學習與實踐中獲得不一樣的道德體驗和認識,提高道德素養,實現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梁芳.將自信與陽光注入學生的心田——淺析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創新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12):157-158.
[2]李旭英.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創新策略[J].甘肅教育,2021(21):18-20.
[3]王愿堂.以情感人? 以德載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2022(9):22-23.
[4]黎娟好.點亮幸福德育,塑造完美人格——小學班主任幸福德育的路徑與實踐探索[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2(2):108-110.
責任編輯? 李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