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冬嬋
摘要: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研究表明,借助思維導圖,學生能快速掌握文章內容、厘清故事發展脈絡等,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設置“快樂讀書吧”欄目,重視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提高閱讀能力。因此本文通過對部編本小學語文“快樂讀書吧”欄目教學研究,探討如何利用思維導圖指導課外閱讀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思維導圖;課外閱讀;教學策略
1思維導圖在閱讀中的作用
東尼博贊在《思維導圖》一書中明確給出了它的定義:“思維導圖是一種可視圖表,一種整體思維工具,可應用到所有認知功能領域,尤其是記憶、創造、學習和各種形式的思考。”簡而言之,思維導圖先要確定一個中央主題,然后由這個主題發散想到不同的分支,再分別以這些分支為中心發散到更細的分支,不斷拓展;其次要利用不同線條、顏色、形狀標識不同的內容。這樣,思維導圖使得文本和圖像結合起來,把文字變成五彩繽紛的、減少記憶量、有嚴密的邏輯結構的圖畫,有利于學生快速獲得關鍵信息,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學生在閱讀時候,能否在一定時間內獲取文章的關鍵信息、整理文章內在邏輯關系是決定學生閱讀水平高低的關鍵因素。當學生使用思維導圖去記錄課外閱讀體驗時,也讓孩子們的課外閱讀變得更“絢麗多彩”,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 課外閱讀和“快樂讀書吧”欄目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存在閱讀時間少、閱讀方法指導少或缺失、閱讀個別差異大、難以評價等問題,再加上家庭不重視和引導的話,學生的課外閱讀是遠遠達不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快樂讀書吧”欄目在編排上有以下特點:一是體裁上以童話、小說為主;二是每冊書設置一個“快樂讀書吧”,為孩子計劃閱讀目標和內容;三是“快樂讀書吧”欄目的主題和所在的單元課文相銜接。如部編本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中“快樂讀書吧”欄目主題是“讀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而所在單元的主題是古典名著,課文是選自四大名著的作品,分別是《草船借箭》、《景陽岡》、《猴王出世》、《紅樓夢趣》。四是設置“相信你可以讀更多”小方框,推薦相關的書籍讓孩子進行更廣泛的閱讀。如三上“快樂讀書吧”欄目中,除了推薦《安徒生》一書,還推薦《稻草人》、《格林童話》這兩本書籍。
3 思維導圖指導課外閱讀的教學策略
教師利用思維導圖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可以從“指導——交流——展示”三種策略進行,旨在讓學生成為閱讀的真正主人,讓學生真正愛上閱讀。具體策略如下:
3.1指導策略
指導策略主要包括向學生滲透思維導圖在閱讀中的作用和按照書目的體裁進行指導。
3.1.1在精讀課文教學中滲透思維導圖
由于“快樂讀書吧”推薦書目與所在單元的主題相銜接,因此教師在講解精讀課文時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思維導圖這一有效工具,并能遷移運用到“快樂讀書吧”的課外閱讀中。例如,三下“快樂讀書吧”的主題是“小故事,大道理”,引導學生讀寓言故事。而在本單元精讀課文《鹿角和鹿腿》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以下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再到“快樂讀書吧”欄目讀寓言故事時,學生自然遷移運用思維導圖分析,一定程度上鼓勵孩子進行更有目的的閱讀。
3.1.2按照書目體裁進行指導
教師可以根據“快樂讀書吧”欄目書目的體裁進行分類指導,可以分為一般故事類、童話類、科普文類、人物類四大類。
對于故事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故事發展的順序如“起因—經過—結果”、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類似的經歷等方面繪制思維導圖;而對于童話類,可從易到難繪制不同程度的思維導圖。先按照故事發展順序“起因—經過—結果”或按照時間、地點等故事脈絡繪制思維導圖,接著是人物形象思維導圖,最后是創作類的思維導圖如續編故事、改寫結局等。對于科普文類,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目錄,根據不同的主題繪制思維導圖。對于最多的人物類,以人物形象、環境、情節等作為中央主題繪制思維導圖。
3.2交流策略
交流策略可以激發孩子進行更深入和有效的閱讀。主要包括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師生交流主要是教師對學生個別化的閱讀指導,根據學生的閱讀水平進行因材施教。對于閱讀水平較高的孩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不同角度作為中央主題繪制多種思維導圖;而對于閱讀水平較低的孩子,引導他們通過閱讀去驗證其他孩子繪制的思維導圖是否正確,還可以從哪些地方進行補充,旨在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和進行堅持閱讀。
生生交流主要是教師作為旁觀者,創設情境引導孩子通過小組合作、分享交流、共同繪制思維導圖。
3.3展示策略
交流策略是完善學生的思維導圖,而展示策略則在更大程度上讓學生愛上閱讀。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前三分鐘”、教學中的“拓展環節”,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繪制的思維導圖向同學們講述自己的閱讀收獲或推薦書籍。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月一次“最強大腦”比賽,學生展示和講解自己的最佳思維導圖作品,再由教師和家長進行評分和評獎。
4 結語
閱讀對于每個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有著毋庸置疑的重要作用,而基于思維導圖的課外閱讀分別從指導策略、交流策略、展示策略三方面進行指導,更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從而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人,遨游在書海之中。
參考文獻:
[1]陳肖. 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中段語文閱讀教學優化策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9.
[2]林曉真. 部編本小學語文低年段課外閱讀板塊教學研究[D].廣州大學,2019.
[3]王曉楠. 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D].河北大學,2016.
[4]邊會艷. 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D].河南師范大學,2013.
[5]陳選琴. 以《童年》為例,探究六上“快樂讀書吧”的教學策略[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3):237.
[6]沈業標. “快樂讀書吧”,開啟課外閱讀之門[J]. 小學教學參考,2020(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