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剛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美術教學若不及時摒棄傳統滯后的教學理念,創新、優化教學方式,那么就會影響到初中美術教學工作的進展,也會阻礙初中生的美術學習進步,所以,初中美術教師務必要根據新課改對初中美術教學工作的開展要求,更為科學有效地做好初中美術教學工作,防范消極問題的發生,以此保障學生的美術學習效果以及初中美術教學工作的開展質量。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美術;教學質量
美育是我國素質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有效提升初中學生審美能力,對他們個人氣質的塑造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傳統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通常以培養學生的美術技法以及畫面表現力,為學生開展培訓活動,但是忽略培養其興趣,學生一味地被動吸收美術知識,創新能力受到打壓。在新課改背景下,應當把學生興趣放在首位,充分激發他們對美術知識內容的興趣,讓其可以在學習美術的同時,體會初中美術帶來的樂趣。初中美術教師課程教學的目的就會達到。
一、初中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美術教育受到社會各界更多重視,它可以促進初中學生綜合發展。目前,盡管初中美術教學已然向興趣教學轉變,但是,部分學校美術課堂教學并沒有更新教學的內容,教學形式太過單一,在課程設置的方面不夠合理,很難明確展現美術課程教學的意義,教學目標較為模糊。在這種情況之下,初中美術老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學生課堂主體的地位很難獲得充分體現,導致初中美術教師難以充分了解學生,部分學生輕視美術知識學習。
除此之外,初中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教師授課的方式對初中學生學習的效果具有重要影響。目前,我國部分初中的美術教學存在過于重視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教學的情況。對于美術課程而言,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同樣重要,缺乏實踐環節的美術教學難以使學生真正掌握相關知識、技能。部分教師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仍然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這種方式沒有充分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意識的培養,過于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導致部分學生難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體現自己的主體性,對學生的創造性和學習積極性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初中美術教學質量的策略
(一)明確課程核心
對初中美術課改存在的問題,教師應明確課程核心,首先,教師能針對課程核心確定美術教學的主要任務,如體現出歷史人物想法以及相關問題的一些畫作,那么教師則能沿著此方向實施美術教學,而不是極為注重講述美術創作的技巧。美術教師在教學工作的開展時,應促使學生掌握相關的創作技巧,促進學生吸收相關的美術知識內容。其次,在課程內容的開展過程中,教師還應靈活運用相應的教學方式。如在講述自然畫或者風景畫的過程中,教師要應用多媒體技術來開展教學工作,這樣則能為學生打造出更新穎、生動的美術學習環境,如此,學生在美術課堂的學習時,也能具備更高的熱情和興趣。
例如,在帶領學生欣賞山水畫時,教師應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關于山水畫的一些視頻內容,可播放與之匹配的背景音樂,以活躍課堂氛圍,之后學生就能更為主動地欣賞山水畫,而教師則可把握恰當的時機,將山水畫的創作技巧以及相關的理論知識等傳授給學生,如此不但可提高初中生的美術素質,也可進一步提高初中生的美術欣賞水平。
(二)重視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
初中學生的想象力就是他們開展美術創作活動時所擁有的技能。教師在對學生開展美術知識內容講解過程當中,借助美術作品中所蘊含的人文素養,以問題方式點燃學生發展自身思維的火花,讓他們能夠在思索問題答案的同時,明確問題背后的人文情懷,進而落實人文素養的有效培養。
例如,初中美術教師在教學與“中國古典園林”相關的內容時,需要通過提問相關問題的形式促進學生自身思維的發展,讓他們體會到美術課程背后的文化內涵。在課堂教學中,初中美術教師需要從網絡上檢索有關蘇州園林、皇家園林等資料,并且向學生提出問題:中國古典的園林中體現怎樣思想?使得學生進一步明確背后所蘊含的道家、儒家的思想,以及人和自然和諧共處的精神,讓學生在發展思維的同時,還可以提升古典園林水平。同時,初中美術教師也可以向學生提問:古代文人的詩詞以及繪畫如何與古典園林有機結合?”這樣學生不僅可以感受到造景特點,還能體會到人文精神,促進其自身人文素養的有效提升。
(三)創新教學模式
若想解決初中美術課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教師還需創新教學模式。對此,教師應摒棄“一言堂”的教學模式,要加強和初中生之間的交流,運用更為新穎的教學模式,激起學生對美術知識內容的學習欲望和熱情,切實提高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除此之外,教師也應重視組織相關的活動,如能帶領初中生到該地的博物館參觀,使學生受到藝術的熏陶,也促使其感知不同的藝術形式所呈現的美感。不少美術作品都蘊涵著豐富的故事內容,而學生在欣賞這些美術作品時,可感受到藝術之美。
再者,帶領學生處在真實的情境中感受藝術,還可使初中生更為真切地體會到美術元素以及美術技巧在美術作品中的主要運用方式,這樣學生在理解時也會更為充分和深入,有利于實現初中美術教學的目標。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運用計算機工具,讓學生通過觀察不同圖層中的色塊,認識作品調整中可以使用的、豐富多彩的顏色,通過在創作手法上解析作品色彩搭配的構成,幫助他們感受不同于自然景觀的藝術,使學生對美術技巧的領悟更加深刻,讓教學模式的創新擁有與時俱進的改革優勢。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對當前初中美術課改中存在的教育理念較為滯后、教學目標以及課程核心不夠明確等問題,應采取相應的對策及方式加以解決。教師應轉變教育理念,明確教學目標,明確課程核心以及創新教學模式等,從而更好地保障新課改后初中美術教學工作的開展質量,以提高初中生的美術學習素質以及審美意識和能力等美術素養。
參考文獻:
[1]王海英.核心素養視閾下的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策略研究:以甘肅靈臺縣城關中學美術課堂教學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21(14).
[2]李民,姜叢叢.初中美術課堂中的涂鴉藝術教學探索:以濟南市初中的涂鴉藝術教學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0(52).
[3]酆雨清.淺談新課改下初中美術鑒賞教學的問題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20(12).
[4]巨紅巖.淺談初中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學周刊,20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