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隊活動是班主任組織、培養、教育學生集體,并通過學生集體教育影響學生個體的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也是學生集體進行自我教育的一種重要方法。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們而言,不僅是接受教育的重要通道;同時也是學校開展德育工作的主陣地。在實際的教學推進中,教師必須要充分結合學生認知需要以及班隊活動計劃,開展一系列趣味性的班隊活動,在不斷提升小學生品德素養的同時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下面就來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對班隊活動中提升小學生的品德素養的方法與作用展開研究。
關鍵詞:班隊活動;品德素養;作用
對于新時期下的小學生品德素養提升而言,必須要從不斷提高其社會適應能力以及自身終身發展的角度開展日常學習。在關注認知、情感、技能、態度、價值觀的層面來實現既定的發展目標,不斷的結合學生日常認知以及內在品行,從打造活動型班隊的角度,來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活動中實現個人品德素養以及綜合能力的提升。在感悟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將班隊活動真正地成為學生品德素養的重要平臺。
一、通過辯論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品德
在這個錯綜復雜的社會里,學生必須要學會從客觀的層面去思考問題,不受外界蠱惑、時刻保持一種清醒的思路,在明辨黑白的過程中實現有效思考。而在班隊活動推進的過程中,更是要結合學生的實際認知情況以及品德素養,通過開展一些主題班隊辯論活動的方式來實現既定的提升目標。從明辨是非、去偽留真的角度來擴展學生認知思維,將有限的精力放在更多的層面上來,確保其能夠在一個寬松、自由的環境中實現個人成長、思維進步。而辯論這種載體,則是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在各種言論中尋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在辯論的過程中提升其明辨是非的能力。例如在《玩電子游戲的利與弊》的小小辯論賽活動中,正方同學的意見為“玩電子游戲會影響學習”,反方的辯論方向為“玩電子游戲可以開發智慧,提到成績”開始各執己見。通過對個人想法與意見進行闡述的同時,教師也要對雙方辯手的辯論情況、思想認知情況進行總結,讓每一名學生清楚地認識到玩游戲的利與弊,教會學生明辨真偽的能力。
二、通過游戲提升團隊合作力
作為一種寓教于樂的班隊活動,在實際的教學引導中必須要做好游戲教學活動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教師要從關注每一名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設計各種寓教于樂的游戲來提升其品德素養,在深度還原日常生活、學習的同時,對他們起到有效地提升作用。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必須要盡可能的選擇那些多人游戲,通過引導學生深刻理解什么是團隊的力量、什么是團結的力量,來實現個人認知的有機提高,同時也能夠從這個層面實現了對游戲質量與教學質量的完美融合。在新形勢下的小學品德素養教育提升過程中,教師更是要從團隊合作的角度來讓學生掌握這種基本素養,從品行素養培養和提升的角度來突出游戲教學手段的有效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逃生現場》游戲中,教師就可以通過模擬地震震動和房倒屋塌的情場景來預留出一個逃生通道。其目的主要是從考查學生在面臨危險的時候,會如何開展應急行動,同時也要在游戲模擬的過程中讓學生在保護好自己的同時,也能夠通過團隊的力量去幫助他人。相信在這種班隊活動的作用下,每一名小學生都能夠在類似的逃生訓練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技巧,在團隊合作意識提升的同時也能夠擁有一顆冷靜面對問題的心靈。
三、生態文明角度提升學生品德素養
新時期下的小學生必須要具備各種綜合素養,特別是在“雙減”背景下的今天,教師更是要從關注學生認知能力和品德素養的層面來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而對于生態文明而言,教師更是要充分地利用班隊活動的方式,真正的培養他們成為環境的主人、社會的主人。
在活動前,教師就可以首先鼓勵每一名學生通過閱讀幾本指定的環保教材,并以此作為基礎來制定屬于自己班隊的《環保調查表》,通過從我們常見的環境污染都有什么?發生這些污染的成因都是什么的角度開展學習。由班主任或者大隊輔導員帶隊,與學生們走上河邊、走進街頭,對現階段的污染情況進行觀察,借助互聯網絡、報紙、書籍等等來了解最新的環保動向。隨后,在班隊活動中,學生們就可以將自己一幅幅的手工畫、對環保的理解、手抄報等進行展示和分享,相信在這種班隊活動的引導下每一名小學生都能夠在游戲中感受更多的環保知識,同時也能夠真正地對學生的品德素養提升發揮重要作用。
此外,在進行這些互動結束后,班主任以及輔導員還可以通過設置一些開放性的套路,來鼓勵學生思考下我們可以為環保做點什么?在日常的生活與學習中,應該如何做好環境保護呢?在學生們的集思廣益下,他們會發現日常的一點一滴都與環境保護相關,在日常的生活中就可以通過廢舊電池的回收做起。通過學生們動手制作“環保箱”,來為大家提供一個小小回收站的平臺,真正的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夠成為“環保小衛士”,垃圾分類,保護地球,從未做起。學生在責任擔當與快樂擔當的同時實現既定的思想素養提升。在此基礎上班隊活動還能夠從環保的角度來進行知識水平的延伸,在關注光污染、河水污染以及噪聲污染的同時,積極思考解決辦法、提出個人意見,從購買樹苗、主動種植等層面來實現既定的品德提升目標。
四、從角色扮演的方式提升適應能力
班隊活動同樣也需要自外而內進行不斷提升的過程,因此在實際的小學班隊管理中,可以通過導入故事教學的方式來迅速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距離和想距離。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班隊活動能夠讀懂更多的外來事物,真正地完成從理論到實踐的認知體驗。例如在班隊會的活動中,教師還可以通過引入汶川大地震的故事,來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如果你是一位丈夫,你會在危難時刻如何妥善地安置你的妻子和孩子,同時又會如何去幫助身邊人走出困境。相信在這種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會一種設身處地的方式來感受到父母對子女的關愛,同時也能夠運用以前所學過的各種逃生知識的基礎上,合理安排、假設逃生通道,最終借助這種角色扮演來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
此外,在實際的班隊活動中,輔導員以及班主任還應當將更多的時間和空間歸還給學生,在關注其綜合素養提升的同時,也要鼓勵其能夠通過對事物的理解和發展來獲取更多營養,為日后的發展和進步打下夯實基礎而努力。
綜上所述,新時期下的小學生品德素養提升,必須要借助班隊活動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實踐。在授課的過程中,更是要從角色扮演、課堂辯論、游戲教學等生動的活動中來調動學生的認知積極性。在不斷強化學生品行與認知能力的同時,不斷鼓勵學生能夠從社會適應能力的角度來擁有更為豐富的情感以及高尚的品行素養,同時也將此作為日后發展和進步的夯實保障,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打下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趙倩. 有效開展中隊會活動提高小學生道德素養的策略探究[J].? 2021.(2)3
[2] 凌小翠. 創建和諧社會 從提高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開始[J]. 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S1):2.
[3] 陳德厚. 淺談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提高小學生道德素養的有效方法[J]. 女人坊, 2021(7):1.
[4] 吳丹萍. 網絡時代下家校合力促進小學生品德素養的提升[J]. 當代家庭教育, 2020(3):1.
[5] 王妍. 小學班級儀式活動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 魯東大學, 2019.
[6] 陳倩倩.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體育”省綱要”教學方式實驗研究[D]. 寧波大學, 2019.
作者簡介:程秀美(1978年4月----),女,布依族,貴州惠水,本科,惠水縣第一小學一級教師,縣級小學數學骨干教師,研究方向:小學生班隊活動與品德素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