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艷玲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各學科教學面臨著更多的挑戰。不僅需要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科知識,引領其探究思考,最終實現其綜合素養的培育同樣成為學科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初中化學學科同樣如此。學習興趣是學習的基礎動力,也是學習質量提升的先決條件,但一直以來,初中化學教學強調知識灌輸,忽視了學生的興趣培養,難以回應新課改的要求。初中化學教師應當從激發興趣出發,改進教學方式。文章簡要說明了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激發興趣的作用,并基于激發興趣,優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進行了探討研究,希望為初中化學教師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激發興趣;初中化學;課堂教學
引言
進入初中,學習科目和難度均有上升。化學是學生在初中階段初次接觸的學科,其擁有較多抽象知識,增加的學生的理解難度,傳統化學教學方式更容易使學生感到化學學習枯燥無趣,不愿主動求知,教學效果低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充沛的學習興趣能夠促使學生真正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并發散其思維,加深其對知識的理解,提升教學效率。初中化學教師應當主動行動,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優化初中化學教學。
一、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激發興趣的作用
1、引發學生的學習意愿
和其他學科相比,初中化學內容繁多,同時抽象性強,學習難度較大。學生在初中初次接觸化學,難以輕松理解化學知識,逐漸丟失了學習意愿,學習效果平平。如在初中化學教學使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可以促使其逐漸放下內心的抵觸情緒,主動深入探究,理解知識,為其帶來了充分的學習動力,并逐步實現其化學學習能力的進步,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2、增強化學教學質量
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一直以來的初中化學教學強調知識的灌輸。學生在臺下單向接受知識,難以樹立系統學習思維,無法全面把握化學知識,教學質量難以使人滿意。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興趣,可以在調動學生學習意愿的同時,促使其發散思維,更加系統地看待化學知識,逐步構建三維的知識框架,實現了深度學習,助力化學教學質量的進步。
3、回應新課改要求
新課改明確提出了綜合素養的教育目標,傳統初中化學灌輸式教學模式顯然無法滿足要求。學習興趣的培養可以充分釋放學生的個性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意識,引導其主動學習、深入探索,逐步培育其綜合素養,體現了素質教育的追求和目標,回應了新課改的要求。
二、談激發興趣,優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
1、借助情境,實現課堂導入
進入初三,學生學習壓力增加,面對化學這門從未接觸過的全新學科,極易產生厭煩心理,難以專心于化學教學之中,導致其學習效果低下。為促使學生將注意力集中于化學學習,教師不妨基于學生學習興趣,設置課堂打入,借此活躍課堂氣氛,引發學生的 求知意愿,提升化學教學效果。
例如學習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課題1《分子和原子》一部分內容時,該部分引入了物質的微觀結構。肉眼無法看到的微觀結構知識較為抽象,增大了學生的理解難度。教師可以借助問題情境,進行課堂導入。在教學開始后,教師可以提問:“為什么濕衣服經過晾曬后變干?其中的水到哪里去了?”這樣的問題基于學生司空見慣的 日常生活,有效引發了學生的疑惑心理。教師可以交由學生自由討論一段時間后,接著講解:“其實是由于水分子的運動。那么什么是分子和分子運動呢?”這樣的課堂導入用時簡短,有效引發了學生的 學習興趣,推動后續教學順利展開。
2、利用實驗,了解化學原理
化學知識基于實驗得出。借助實驗,學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化學現象,加深其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并有效培育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與傳統灌輸式教學相比發揮出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師應當積極利用化學實驗,輔助學生了解化學原理,有效地激發其學習化學的興趣。
例如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安排了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這一實驗活動。教材中僅給出了高錳酸鉀加熱制取、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氯酸鉀制取三種制取方法,要求學生操作。實際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酒精燈、試管、實驗藥品等必備器材,鼓勵學生自由選擇一種氧氣制取方式進行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可以看到一些學生因器材準備不足,無法完成實驗。教師就可以借此機會,向學生提出問題。例如高錳酸鉀加熱制取氧氣時需要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不思考其原因。這樣的實驗教學可以使學生身臨其境地看到化學現象,還可以有效激發其對化學知識的學習探究興趣,發揮出一舉兩得的效果。
3、聯系生活,提升學生認知
化學學科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與生活有著較強的聯系。傳統初中化學教學集中于教材與課堂,難免使學生感到枯燥無趣。教師應當基于化學與生活的關聯,積極將教學內容與生活聯系,借此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覺到樂趣,并在生活中積極運用化學知識,提升學生的認知。
例如學習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課題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部分時,教師就可以結合二氧化碳的特性,向學生介紹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應用,例如碳酸飲料、二氧化碳滅火器、人工降雨等。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聯系生物知識,向其說明近年來由于植物的亂采,難以借助光互補作用,充分吸收產生的二氧化碳,引發溫室效應,導致全球變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已成為世界各國的重要任務之一。這樣的課堂教學將化學知識與生活連接,使得學生親身感受到了學習化學的重要性,激發起學習化學知識的欲望。
三、總結
綜上所述,學習興趣能夠有效喚醒學生的好奇心和驚訝心理,激發其對知識的渴求,促使其主動探究、理解,推動教學效果進步,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具有不可忽視的現實意義。初中化學教師應當意識到學習興趣的重要性,不斷學習,加強自身的專業素養,把握初中化學的學科特征和初中生的理解接受特點,在實際教學中始終以學生為基礎,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增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借此開拓其思維,實現初中化學教學效果和效率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黃鳴.淺談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開展趣味性化學實驗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2(01):49-50.
[2]周安軍.淺析九年級化學教學情境創設與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策略[J].新課程,2021(50):129.
[3]丁明芳.關于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分析[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1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