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昌雄
摘要:目前,高中數學的教學改革在階段性的發展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高中數學教學對教學氛圍和教學形式以及教學內容都提出了一定的改革措施,并且積極落實到了課堂上。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需要體現出數學的多樣性、豐富性,這也給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數學;教學;實踐
在中小學課程體系中,數學是一門必修課程。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需要體現出數學的多樣性、豐富性,這也給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情境下,高中數學教學理念與實踐策略都要及時做出改變,本文從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出發,提出了改進教學的有效措施。
一、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合適的教學方式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不少教師的教學方法存在問題,方法不當是最常見的問題。在長期的應試教育思想下,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不少數學教師采取單一的教學方式,以知識講解為主,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學生能力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傳統教學方法無法滿足教學需求。
(二)教學輔助工具單一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輔助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它能促進課堂教學有效開展。以往的高中數學課堂中,教師的教學輔助工具比較單一,影響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教師常用的輔助工具是三角板和黑板,在一些抽象知識展示時,這些工具明顯無法滿足教學需求,使得學生知識學習和理解難度增加。
(三)缺乏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指課堂教學所要達成的目標,對課堂教學具有引領作用。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有著明確的教學目標,那么教學設計會更加可行、有效。現階段的高中數學課堂中,教學目標較為模糊,常常是按照經驗或者習慣進行教學設計,教師缺乏明確的教學方向,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
二、高中數學教學改進策略
(一)明確教學目標,注意導學案的運用
教學目標具有導向作用,在數學教學中,教學目標清晰化,教學過程明朗化,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新課標要求數學教學要重視教學目標的引領作用,但是,在數學教學中,許多教師都是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習慣來教學的,教學目標設計得不夠清晰,從而使得教學方向也不是很明確。要想提高數學教學質量,需要對數學課堂進行有效優化。這也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設定清晰明確的教學目標,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來編排教學內容,開發導學案,引領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讓學生把握重點,統領全局,從而為課堂教學做好準備。如:在學習“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和體積”一課時,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從學生發展出發,設定清晰而有效的教學目標——通過對柱、錐、臺體的研究,掌握柱、錐、臺的表面積和體積的求法,讓學生運用公式求解,熟悉臺體與椎體之間的轉換關系,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為了便于學生學習,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導學案和課件,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細化分解,以非常直觀的形式在課件中展示出來,并設置一定的問題,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去推理、聯想、實踐、驗證,直至學生經歷知識的生成過程,構建知識網絡。這樣在目標明確的情況下,尊重和激發學生的主體性學習地位,可以加深對所學的知識理解,促使學生生成智慧。
(二)合理選擇教學方式,優化數學教學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想要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需要注重課堂教學方式的優化和革新,做好教學方法的選擇。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學改革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針對教師教學中不合理的教學方式,甚至全盤推翻傳統教學理念和方式,使得教學出現不穩定問題,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為了優化課堂教學,作為數學教學需要明確一點,并不是傳統的一定是錯誤的,只是傳統教學理念中一味地理論講解不符合教學實際,但是,講授法依然是現代教學中的重要教學方式,因此,作為高中數學教師,應當合理改進教學方式,做好教學方法的選擇和篩選,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在高中數學“集合”知識教學中,將講授法和新的教學方式結合,引入合作學習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保證教學活動有效開展。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講授法,向學生介紹基本知識和概念,并且結合具體的案例,讓學生了解什么是集合,加深集合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在學生掌握集合相關基礎知識之后,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針對集合具體知識內容,開展合作學習活動,進一步內化和掌握集合知識。在高中數學課堂中,借助這樣的方式,提高學生知識探究能力,保證課堂教學實踐的有效性。
(三)融入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是一門嚴謹嚴肅的學科,許多數學知識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復雜性,所以,數學教學比較關注學生思維能力培養。新課標下的高中數學教學實踐需要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提高教學質量。但是,許多教師都非常困惑,不知道如何動態呈現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實現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如今,人類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信息技術也在各科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也為教學改革注入了活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可以將信息技術融入高中數學教學中去,使抽象的數學內容更加形象、直觀,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快樂學習、高效學習。如:在“指數函數”教學中,過去,許多教師都是利用黑板、粉筆來教學的,都是邊畫圖邊講解,費時費力,即便如此,由于教學內容不夠形象,學生也不能理解指數函數的概念和應用價值。有了新媒體技術,教師可以利用計算工具畫出具體指數函數的圖像,利用動態演示講述指數函數的變化規律和特征,讓學生認識指數函數的單調性與特殊點。然后,給出例題,根據函數解析式,利用信息技術畫出指數函數的圖像,并讓學生分析、歸納一些指數函數圖像的特征。這樣利用多媒體提升演示效果,可以降低知識的理解難度,讓學生有效掌握知識點。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學任務繁重,只有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才能挖掘學生的潛能,推動數學教學由知識型教學朝著核心素養教學轉變,促使數學教學得到有效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志洪.探析深度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21(27):45—46.
[2]史亞兵.在高中數學課堂中開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學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2021(28):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