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映伶
摘要:郭沫若曾經說過:在人類社會發展中,人的改造是最重要的事。其中對于人的基本改造,需要從兒童美德教育與感情教育作為切入點,這樣才能夠實現全方位的、徹底的改造。同樣,在特殊教育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思想道德教育的滲透,讓學生能夠感知到美是無處不在的,感知生活中的美感,引導他們樹立積極的審美理想與審美觀點,樹立崇高的審美情操與美好的道德品質。文章為特殊教育學校美術教學中如何滲透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特殊教育;美術教學;德育教育
在特殊教育活動中滲透思想道德教育,教師要對學生有全面了解,掌握特殊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針對特殊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案,以此來調整特殊學生的價值觀念與行為習慣,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除此之外,當前很多特殊學生的家長都無法理解孩子的內心真實想法,導致這類學生的內心較為封閉、脆弱、孤獨,在思想道德教育活動中,教師要與特殊學生實現心與心的交流,培養他們良好的藝術愛好與學習興趣,逐漸健全特殊學生的人格,使他們逐漸融入社會生活,提升社會適應能力、審美能力。
一、引導學生感知作品中的美
在特殊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感知作品中的美,從中來全面滲透思想道德教育,提升特殊學生對于美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促進特殊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文學作品與藝術作品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感知作品中的形象之美,還要去深入剖析文字之美與語言之美,挖掘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與人文素養,實現情感的升華與內化。文學屬于語言的藝術,雖然特殊學生在智力方面、口語表達方面、視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他們內心的情感也較為豐富,教師要引導特殊學生在欣賞、感知作品的時候,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情感,這樣既能夠感知作品中的美,還能夠鼓勵他們釋放自己的生活壓力與學習壓力,促進特殊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同時,情感屬于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活躍因素,特殊學生在欣賞作品的時候,教師要融入強烈的情感色彩,觸發他們的思想感情,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懷,在學習活動中不斷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社會發展奉獻出一份力量。除此之外,在文學作品與藝術作品中蘊含的情感要素比較多,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導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挖掘作品中蘊含的情感與道理,強化思想道德教育活動的啟發性與特殊性。學生的認知能力與理解能力都是不同的,教師在思想道德教育活動中應圍繞特殊學生的審美能力與綜合素質,設定層次化的問題,讓學生擁有表現自己的機會,在思想道德教育活動中不斷成長與學習。
二、構建多元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實踐活動
在特殊教育活動中,教師要構建多元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實踐活動,以此來展示出思想道德教育的優勢與作用,促進特殊學生的發展。在思想道德教育實踐活動中,教師要讓特殊學生感知到生活的豐富多彩與趣味化,激發他們的情感動力,在欣賞美景與感知美中提升特殊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可以構建興趣社團活動,借助于多元化的社團活動,實現思想道德教育活動內容的補充與延伸,從中挖掘特殊學生的學習潛能、藝術潛質,提升學生的綜合審美素質。同時,教師要在全面了解特殊學生的情況下,構建多元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實踐活動,教師要事先調查特殊學生的特長、興趣愛好,鼓勵特殊學生自主、積極投入到社團活動中,讓學生在實際生活、校園生活中學會創造藝術,培養他們良好的藝術天賦。這樣既能夠豐富校園生活,還能夠陶冶特殊學生的美好情操,促進學生的個性化成長。除此之外,教師要在校外實踐活動中開展思想道德教育,激發特殊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師要在校外實踐活動中,給予特殊學生感受大自然的機會,在鍛煉身體的同時,磨煉意志,提升特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校外實踐活動中,教師一定要強化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教化作用與育人功能,促進特殊學生健康成長。
三、把思想道德教育滲透在課堂教學活動中
在特殊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培養特殊學生感知美的能力,展現出課堂主渠道的教育作用,把思想道德教育活動滲透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在音樂課堂教育活動中,激發智力障礙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積極性,在欣賞音樂作品過程中,從中感知音樂的內涵,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在合理、生動想象之中,實現音樂素材的處理與加工,從中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教師也要在工藝美術課堂活動中,強化特殊學生藝術修養的培養,對于一些存在聽力障礙的學生,教師可以在鍛煉特殊學生繪畫基本技能的過程中,開設剪紙、蠟染、中國結編織等活動,這樣既能夠豐富工藝美術課堂活動,還能夠激發存在聽力障礙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在感悟人生、體會藝術、觀察生活過程中,培養他們積極的情感價值觀與審美價值觀。
四、在多方合作中實施思想道德教育
在特殊教育活動中,只依靠學校、教師的力量是不夠的,一定要注重融入第三方力量,在多方合作中實施思想道德教育,以此來提升特殊學生的審美能力、綜合素質,為這類學生營造一個健康的學習氛圍。在家校合作中實施思想道德教育,教師、家長要挖掘特殊學生的特長,強化認知能力的培養,家長要樹立積極的家庭教育觀念,展現出自身的輔助教育作用,意識到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學校、教師、家長的相互配合之下,使特殊學生掌握更多的藝術技能與生活技能。除此之外,學校、教師要結合社會力量來開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動,社會力量屬于特殊教育中的中堅力量,無論是教育部門還是社會群眾,都要給予特殊學生幫助,為開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動提供一定的物質支撐與精神支撐,讓特殊教育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動順利開展下去,提升特殊學生的綜合素質。
五、結語
在特殊教育活動中,學校、教師要強化對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視,圍繞特殊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設定多元化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動,讓特殊學生在掌握學習技能與生活技能的同時,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讓特殊學生擁有較強的審美能力與創造能力,促進自身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朱楠,王雁.“復合型”特殊教育教師的培養——基于復合型的內涵分析[J].教師教育研究,2015(6).
[2]馮元,俞海寶.我國特殊教育政策變遷的歷史演進與路徑依賴——基于歷史制度主義分析范式[J].教育學報,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