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紅
摘要:小學生計算能力是數學教學體系中的重點,是小學數學課程中的重中之重,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是每個教師必須完成的教學任務,對于學生日后的學習發展有重要作用。本文就一些針對培養低年級學生的教學方法做出了論述,希望對當前低年級數學的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
引言
計算作為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教學重點部分,對學生的數學學習發展有重要影響。從整個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來看,對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是所有教師的重點工作目標。低年級的學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計算能力,學會了科學的計算思維,才能為之后學生更高水平的數學學習做好鋪墊。本文就當下數學教學狀況做出分析,并針對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提出一些建議,希望對當前低年級數學教學有所幫助。
一、重視口算,為筆算打下基礎
口算作為數學教材知識點的基礎部分,對于學生數學知識能力的培養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學生的口算能力是養成良好筆算能力的前提,也是學生初步認識技術知識的方法。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口算能力的培養,在數學課堂上加大對學生口算能力的訓練力度,要讓學生日復一日的進行口算練習,直到熟練掌握口算能力。只有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學生的計算速度與能力才會相應的得到進步。但當下的數學課堂中,低年級的學生經常寫錯數字與運算符號,在加減法運算中經常出錯,很多學生不認真審題,導致各種計算錯誤的出現。教師可以利用在課上進行數學游戲的方式去解決這些問題,比如在計算課堂上可以讓學生進行互相提問、對口令等數學游戲,讓低年級學生通過數學游戲鍛煉自身口算能力。
低年級學生在數學課堂上還存在著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興趣不高等問題,教師要注意這些低年級學生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教師要適當的調整自身的課堂計算教學,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計算訓練,根據學生的能力與學習狀況找到合適的計算題讓學生進行練習,不能布置太多的訓練任務與作業,要適當對學生進行減負,要總結學生計算時的易錯點,在課上有針對的對錯題進行練習。課上練習題的設計要從易到難,要逐步增加練習難度,要了解不同水平學生的口算能力,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難度的訓練,比如對于能力較好的學生,可以進行兩位數的口算訓練,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就要針對學生的易錯點來進行訓練。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策略
(一)培養認真審題的習慣
良好的審題習慣對于計算過程與結果有很大的幫助作用,但學生若是在審題時不認真,就極容易造成計算偏差。比如學生在計算1+2×3時,若學生沒有認真審題,很容易造成計算順序的錯誤,先計算加法,在進行乘法計算,使得計算出現誤差,這種錯誤的原因就是學生在進行計算的過程中沒有看清運算符號,導致運算順序錯誤。
所以,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審題要有四個注意點:一是看清計算題中的數學運算符還有數字;二是明確計算步驟與運算順序;三是確定運算方式,盡量利用簡便方法進行計算;最后是一定要對結果進行檢查,看看有沒有數字或是符號的錯誤。
(二)培養認真書寫的習慣
學生若是有良好的書寫習慣,就能避免很多計算錯誤出現,因為學生很多的計算錯誤都是書寫不規范造成的。比如,由于學生書寫太亂致使一些數字分不清,看錯了計算題中的數字,有的學生甚至看不清運算符號,造成更大的計算錯誤。由于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很強,也具備很強的觀察能力與模仿能力,因此在日常的數學課堂上,教師在進行板書或者批改作業的時候,一定要把數學和運算符號書寫清楚,給學生做好示范,并且還要嚴格要求學生的書寫能力,比如一定要寫清數字與運算符、一定要用尺子劃線、盡量減少涂抹修改等措施去規范學生的書寫,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三)培養認真檢查的習慣
學生在完成計算練習之后,教師一定要要求學生對自己的計算過程與結果進行檢查,讓學生養成認真檢查的習慣。學生應當對計算題目中的每個地方進行認真仔細的檢查,可以進行三方面的檢查:一是檢查數字與運算符號是否出錯;二是檢查計算過程與順序是否正確;三是檢查結果與驗算結果是否一致。教師要注意學生粗心的問題,要讓學生改掉粗心大意的問題,培養學生認真檢查的習慣。
三、提高學生計算興趣
興趣對于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有著相當大的促進作用,是提高低年級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低年級的小學生由于心智與思維尚不成熟,且注意力很難集中,因此在數學學習時常常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教師在平日的數學教學工作中,要注意激發學生對于計算的興趣,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對課堂進行創新,以調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計算能力。
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互助,讓一些計算能力較強的學生對那些較差的學生進行計算能力上的幫助,這樣不僅能夠幫助那些計算能力不強的學生提高他們的計算水平,還能幫助那些計算水平較好的學生鞏固自身的知識,讓學生整體的計算能力都得到提升。比如教師可以在課上進行算數比賽,讓學生們通過計算習題的方式進行比賽,并設置一定的獎品,來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四、錯題的分析與改正
學生在平日的計算訓練或是數學作業中,難免會出現各式各樣的錯誤。并且學生由于學習習慣、思維與計算方法等等諸多因素的不同,使得學生出現的計算錯誤有很大的差異。教師在過去的教學中往往只關注大多數學生的錯誤,忽視了個別學生的小錯誤。所以教師應當讓每個學生都準備一個專門用來計算的本子,教師讓學生把每節數學課上的計算都記在計算本上,這樣學生就能快速找到自己的錯題,教師也能夠對學生計算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做出整理,從而更快地幫助學生解決計算中遇到的困難。通過設置計算本,家長也可以很好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在進行計算題的批改時,遇到學生的錯誤可以在錯誤的地方進行留言,標出學生的錯誤與學習中的問題,家長就能通過這些留言及時的掌握學生的學習問題,從而對這些不足之處進行輔導。
結語
教師對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的對自身計算教學工作做出調整,利用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提高計算課堂的質量,從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為學生之后的數學學習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呂芳.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3).
[2]王紅娟,張彩琴,李亞群.小學數學計算能力培養探索[J].新西部(理論版),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