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自嶺
摘要:在小學階段,良好的學風建設是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基礎。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農村小學不僅要為學生提供文化教育,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基礎知識和思維習慣,還要積極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學習愿景是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體現。農村小學教師應該重視農村小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的心理健康,采取針對性措施培養學困生的學習愿景,幫助學困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學困生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學困生
引言:
在農村籍學生中,有一大部分由留守兒童成為學困生,甚至發展為問題學生。教師和家長苦于找不出解決此問題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此類學生只能在困境中徘徊、掙扎,甚至越走越遠。本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和建議,希望能給教師和家長帶來一些教育方法上的幫助和借鑒,使這類學生能迅速走出學習困境,健康成長。
一、矯正學習方法
如果想要擁有好的學習成績,學習方法很重要。這對于哪個學科都是一樣的,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就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矯正小學生的學習方法很重要。由于傳統的教師講解學習方法的形式,已經被實踐證明了效果甚微,不夠具有針對性。所以,利用微信這個平臺上的公眾號,讓學生自己去一些學習類的公眾號尋找好的學習方法,已經成為了一種可以考慮的教學方法。比如教師在教語文四年級下冊課文《海的女兒》時,可以推薦學生課外用微信搜索“小學語文幫幫幫”這個微信公眾號。公眾號上會有小學語文的所有課文講解,其中就有這篇課文。在文章里,會有這篇課文的課文動畫,而且還會進行圖文講解,幫助學生梳理課文脈絡,同時還會有互動課堂、仿寫句子、課外拓展、課堂練習等環節。并且學生可以重復觀看,一直到學會為止。因此,在觀看公眾號的這篇文章時,小學生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好的學習思路是什么,會自覺地去思考自己學習過程中有沒有這些學習環節,如果沒有,小學生就會把好的學習環節加入到自己的學習過程中,有針對性地矯正自己的學習方法。
二、改變消極學習心態
每個人在面對難題時,都會想要不要放棄,都會掙扎。小學生學習語文困難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有消極的學習心態,之所以會產生這種消極心態,原因是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難題,但是沒辦法解決,長此以往就會產生對自己能力的懷疑,進而產生消極學習心態。畢竟誰也不是天生就會心態消極。所以,要想改變小學生的消極學習心態,就要幫助他們尋找渠道去自主解決問題。在微信平臺上,除了推送文章的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也很受歡迎,功能很強大。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一些微信小程序來幫助學生學習。比如教師可以推薦學生去運用諸如小學生語文點讀機人教版這樣的學習小程序。這些小程序使用方便,功能很多。相比于微信公眾號,小程序賦予了學生更強的自主性,學生能夠自主選擇自己想要的功能。而且,通過小程序學生還可以與教師實現即時的互動,比如問題詢問、作業上交等等。
三、嚴格控制作業量
布置一些具有擴展性或者難度較高的作業時,教師可以為學困生適當地減少作業量,以保證其作業質量,在鞏固基礎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增加難度。教師要讓學困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逐漸看到自己的進步,這有利于他們提高學習成績并保持強烈的自信和求知欲,而不能用繁重和高難度的作業磨掉他們的耐心,使他們喪失信心和勇氣。例如,教師可以根據班級中學生的作業完成量對其進行適當的獎勵。如果學生的作業完成質量較好,并且能按時完成,就可以得到一枚小貼紙獎勵,當學生收集滿十枚小貼紙時就可以免除一次作業。這種小貼紙獎勵的方式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發展特點,并且能讓學生獲得積極完成課后作業的動力。學困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較低,并且在日常的課后作業完成過程中狀態并不理想,因此,想要收集十枚貼紙并非易事。只有高質量地完成十次作業才能得到相應的獎勵,得到一次免除作業的機會。為了能獲得一次免除作業的機會,學困生需要通過十次的努力高質量地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困生的作業完成動力。
四、把握好作業的難度
在小學階段,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先進生和學困生。很多學生只是由于比較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因此影響了課堂聽講的效果,導致考試成績不夠理想。對這些學生來說,教師應該保持信心和耐心,注意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從而幫助他們從學困生變成先進生。在日常布置課后作業的時候,教師就應該注意對作業內容的分層控制。對于成績比較好的學生,教師應適當增加作業難度,選擇那些需要獨立思考,并且具有創新性的作業內容,以增強學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則要適當降低作業的難度,要讓他們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做到最努力的程度就可以了。如果作業難度太大,學生就需要較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進行反復思考,而這恰恰正是此類學生所欠缺的學習能力。長此以往,學生就會感到進步無望,從而失去追求進步的勇氣和決心。為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教學內容,把難度較高的內容適當地布置成自選題目,緩解學困生的學習壓力。以一首古詩的作業為例,教師在正常布置古詩的背誦、默寫之后,可以多布置一項對原詩進行擴寫或者仿寫的作業,作為選做內容。所謂選做題,即不強求全部學生必須完成,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愿選擇完成與否。這既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優異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需求,又能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還可以使學生在自主選擇的同時,慢慢發現自己的長處,培養興趣愛好。
結論:
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正確認識學困生,以平和的心態面對每一名學生,拉近與他們之間的距離,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為他們提供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從根本上提高學困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李雯. 成才視野下小學語文學困生轉化策略探討[J]. 當代家庭教育,2021,(04):119-120.
[2]楊榮. 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現狀及改進策略[J]. 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3):141-142.
[3]陳水銀. 家校合作在小學語文學困生轉化中的作用探究[J]. 好家長,2021,(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