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函晨
摘要: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及其技術的深入發展,電視時政新聞的權威性面臨極大的挑戰,而且其傳播力受到影響,社會輿論以及主流價值觀的引導作用也受到極大沖擊。因此,相關單位以融合創新為發展思路,借助融媒體優勢,不斷地探究提升電視時政新聞傳播力的新策略,為其堅守輿論主陣地,鞏固在新聞領域中流砥柱的地位提供保障,也為開創電視時政新聞傳播新局面奠定可靠的基礎。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電視;時政新聞傳播力;提升策略
引言
近些年來,隨著媒體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的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已經走上了由簡單相加到實際相融的道路,在內容、渠道、管理、平臺等方面都進行著融合。而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最大的變化就是新聞信息傳播方式的改變。在當前媒體環境下,由于科學技術的有效加持,新聞內容從采編到生產再到傳播,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傳統主流媒體中時政新聞的地位受到威脅和挑戰。在這一背景下,許多時政新聞生產者均積極進行變革,尋找未來發展之路。
一、時政新聞特點
時政新聞是向受眾傳遞國家和世界政治生活中近期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實的新聞。時政新聞應具備真實性和及時性,以滿足受眾的真相探知需求。時政新聞涉及國家大事、世界要聞和民生,在強調新聞時效性的同時,要求準確傳遞內容。與此同時,該類新聞帶有濃厚政治色彩,要求通過正確解讀事實幫助受眾形成正確認知,發揮引導和教育群眾的作用。此外,時政新聞應體現親民性,密切關注群眾生活,反映群眾想法和需求,與群眾建立穩固的關系,確保主流媒體新聞信息能夠順利被群眾接收。長久以來,廣播電視在時政新聞報道方面過于強調真實性、政治性等屬性,卻忽視了新聞的親民性要求。面對新媒體的沖擊,時政新聞報道弊端日漸凸顯,最終導致新聞傳播受到了局限。
二、融合傳播背景下時政新聞面臨的挑戰
近些年來,媒體環境與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新的傳播平臺諸如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B站等使得普通人也有了發聲的機會,他們不僅是新聞信息的傳播者,還可以是新聞信息的生產者,主流媒體時政新聞的話語權被分割。此外,新媒介生產的新聞信息呈現碎片化、輕松化、娛樂化,這種信息呈現方式顯然更適合當今時代背景下年輕人的生活方式。而時政類新聞作為傳統主流媒體生產的主打內容,一直以嚴肅的形象出現在廣大受眾面前,時政新聞的這種形象與風格已經無法滿足當今時代背景下大多數群體對于信息獲取方面的需求。在當今這種新舊媒介融合的環境下,時政新聞的傳播受到了非常大的調整與沖擊,亟須進行變革與發展,以便有效解決其遭遇的傳播困境。
三、融媒體時代電視時政新聞傳播力的提升策略
3.1注重運用多元渠道開展全媒體報道
融媒體時代的典型特征,是能夠通過多種媒體的融合發展,在新聞傳播中豐富傳播方式和內容表現手段,從而最大限度地擴大新聞內容的傳播范圍,提升新聞內容的傳播效果。在黨報時政新聞方面,通過新聞內容與傳播方式的融合,一方面能夠讓權威媒體發布的重量級新聞第一時間傳遞給受眾,讓傳統黨報時政新聞傳播更加具有即時性。例如,在越來越多的地方“兩會”報道中,與以前受眾只能通過第二天的報紙了解會議內容相比,手機APP、微博等媒體的應用,讓受眾能夠隨時了解會場內容,實現了新聞發生與傳播同步。另一方面,新媒體在黨報時政新聞方面的廣泛運用,包括動漫解讀、短片介紹等表現手法的運用,極大地豐富了時政新聞以文字為主的表現形式,在保證新聞報道內容客觀、權威的同時,也讓報道變得更加有吸引力。
3.2重塑采編流程,實現多端傳播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工作人員應認識到不同媒體在信息形態、傳播渠道、速度等各方面存在明顯差異。想要擴大時政新聞的覆蓋面,還應加速媒體融合,通過重塑新聞采編流程實現新聞多端傳播。為做到將全媒體資源盤活,還應確立精簡、緊密的新聞采編流程,保證新聞采訪、報道等工作高效開展。從新聞產品形態、制播協調、節目對接等各方面建立相應管理機制,做好節目生產管理和評價打分,保證新聞報道質量的同時,實現節目融合傳播。為此,需要面向不同新聞制播版塊建立相應的采編播小組,根據不同媒體特性進行新聞采訪報道和運營。作為傳統媒體的廣播電視,應體現主流媒體的特色,通過現場連線等方式采訪新聞,并采取不同的報道模式,通過不同平臺多元呈現新聞內容。在融媒體環境下,堅持對重大時政新聞進行集成策劃,合理確定新聞數量的同時,保證新聞質量,借助抖音賬號、微博賬號等宣傳和經營新聞產品,最終可以獲得穩定的粉絲群體,不斷提高時政新聞關注度。
3.3強化新舊媒介融合,提高傳播影響力
所謂媒介融合,就是新媒介與舊媒介的共同融合,盡管在當前的媒體環境下新媒介發展勢頭正處于興盛之勢,但是也不能忽略傳統媒介所積攢下的資源與受眾群體,因此融合傳播背景下,時政新聞在傳播方面要想獲得長遠的發展,就要重視新舊媒介融合的強化,進而全面提高其傳播影響力。一方面,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及時入駐新媒體平臺,抓住年輕受眾在互聯網平臺上的話語權和傳播主動性的優勢。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中老年群眾這些傳統媒體環境下時政新聞的主要受眾群體,仍然要滿足他們的需求。綜上所述,要將傳統時政新聞媒介作為其權威陣地,將新的時政新聞媒介作為其更廣泛的傳播渠道與途徑。
結束語:
在融媒體時代,電視時政新聞傳播力的提升必須要改變以往新聞的制作方式和思路,要站在輿論引導和受眾體驗的角度去更好地探索制作此類新聞的要領和精髓,確保電視時政新聞能夠滿足新時代受眾的需求。同時,電視時政新聞要正確面對融媒體帶來的挑戰,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創新,利用先進理念、技術和形式推進自身的傳播和發展,增強自身傳播力、引導力,實現傳播的價值。
參考文獻:
[1]謝雪香.融媒體時代提升時政新聞傳播力和引導力的策略[J].記者觀察,2021(21):88-89.
[2]李亮.融媒體時代電視時政新聞傳播力提升策略[J].新聞文化建設,2021(12):96-97.
[3]馬春龍.融媒體時代增強電視新聞傳播力的方法探析[J].西部廣播電視,2020(1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