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學斌
摘要:將黃平苗族泥哨融入到高中美術教學課堂當中,可以增加高中美術教學課堂的魅力,讓學生更加用心學習美術知識,從而不斷促進學生美術水平的提升。為此,廣大高中美術教育實踐者要積極借助黃平苗族泥哨這一常見的民間藝術開展高中美術教學工作,將學生的多種感官充分調動起來,讓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從而不斷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
關鍵詞:黃平苗族泥哨;高中美術;實踐
以往,高中美術教師只是依靠教材中狹隘的資源死板地為學生傳遞美術知識,卻很少拓寬自身的教學思維,將一些民間藝術,如黃平苗族泥哨等引入到美術教學課堂當中,局限了學生的思維,嚴重阻礙了高中生向前邁步。為此,廣大高中美術教育實踐者需要大膽進行嘗試,將常見的一些民間藝術引入到美術教學課堂當中,對學生的藝術涵養進行深入培養,從而能夠為學生今后的成長和成才提供極大的幫助。下面,我將對黃平苗族泥哨融入高中課堂教學實踐的意義進行一番闡述和說明。
一、激發學生美術學習興趣
黃平苗族泥哨是泥塑的一種,它的題材是非常廣泛的,而且能夠吹出非常優美的聲音,深受人們的喜愛,高中生也不例外。高中美術教師從這一點進行考慮,運用黃平苗族泥哨輔助美術教學的開展,可以讓學生帶著充足的興趣和動力參與到美術教學活動中,十分有利于高效高中美術教學課堂的打造。為此,廣大高中美術教育實踐者要積極運用黃平苗族泥哨來激發高中生的美術學習興趣,讓學生不再被強迫進行美術學習,從而能夠緩解學生的美術學業負擔,不斷助力學生的健康發展。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先為學生出示了各種各樣的黃平苗族泥哨的圖片,讓學生進行了欣賞,并讓學生實際吹了吹黃平苗族泥哨,保持了學生對黃平苗族泥哨這一民間藝術的新鮮感。然后,我對學生進行了以下表述:同學們,在課前你們也搜集了與黃平苗族泥哨有關的資料,現在,哪位同學愿意說說自己對黃平苗族泥哨的認識呢?有的學生講述了黃平苗族泥哨的發展歷史,有的學生講述了黃平苗族泥哨的藝術特色,還有的學生講述了黃平苗族泥哨的文化價值等等。在學生講述結束后,我為學生補充了更多與黃平苗族泥哨有關的資料,為后續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保障。總之,運用黃平苗族泥哨增加高中美術教學的趣味性,轉變了學生對高中美術教學的錯誤印象,使學生將自身的身心都投入到了美術學習中,取得了高中美術教學的極大成功。
二、培養學生藝術審美素養
高中美術教師指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制作黃平苗族泥哨,讓學生親自經歷美術知識的構建過程,并引導學生根據操作過程,對黃平苗族泥哨這一民間藝術進行鑒賞,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十分有助于學生美術學習取得極大的進步。為此,廣大高中美術教育實踐者要積極運用黃平苗族泥哨來對學生的藝術審美素養進行培養,讓學生對黃平苗族泥哨這一民間藝術有一個更加系統的認識,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感,從而能夠長久保持學生的美術學習動機。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先為學生講述了黃平苗族泥哨的制作工藝,并對學生提出了自己親手制作黃平苗族泥哨的要求。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了交流,每位學生都展開了想象,發表了自己獨特的想法,并綜合小組每位成員的意見,制作了屬于本組的獨特的黃平苗族泥哨。實踐結束后,我從制作過程、藝術風格、裝飾手法等方面對小組學生制作的黃平苗族泥哨進行了評價,使學生掌握了一定的鑒賞黃平苗族泥哨的技巧。最后,我為學生出示了一些黃平苗族泥哨作品,讓學生進行了鑒賞實踐,進一步強化了學生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總之,運用黃平苗族泥哨對學生的審美意識進行有效培養,提升了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促進了學生美術學習自信心的樹立。
三、引導學生傳承民間藝術
在立德樹人教育原則的指導下,高中美術教師認識到了對學生進行深刻的德育教育,提升學生道德品質的必要性。而黃平苗族泥哨作為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是對學生進行良好教育,讓學生傳承民間藝術的有效途徑。為此,廣大高中美術教育實踐者要積極運用黃平苗族泥哨引導學生傳承民間藝術,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責任意識,從而十分有利于高中生的思想道德建設。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先為學生出示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使學生明確了黃平苗族泥哨是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懂得了要傳承這一優秀民間文化。然后,我為學生播放了記錄片《苗族泥哨》,讓學生對捏泥手藝人的執著與堅守有了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使學生形成了正確的責任意識,更主動學習和宣傳了黃平苗族泥哨這一民間藝術,獲得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化產出。總之,運用黃平苗族泥哨指導學生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民間藝術,提升了學生的文化修養,充分發揮了黃平苗族泥哨的文化教學價值。
總而言之,廣大高中美術教育實踐者要認識到將黃平苗族泥融入美術教學課堂的重要性,并要充分發揮黃平苗族泥這一民間藝術的教學功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美術教學,讓學生真正獲得對自己有用的美術知識,從而能夠更好地完成高中美術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王瑩瑩,李正安. 貴州黃平苗族泥哨的藝術特色及制作工藝[J]. 裝飾,2016,000(003):106-108.
[2]楊德. 且蘭古遺國風——苗族泥哨[J]. 文化月刊,2016(1):46-51.23AA1D49-635F-42E1-BCAB-17FF3645FC3F